行程第三天上午,我们随旅游车前往10公里外的红格尔敖包参观游览。
红格尔敖包位于希拉穆仁镇政府正北6公里,是希拉穆仁草原上最大的敖包,也是当地极具特色的旅游景点,所在景区规划总控制面积为600亩。
很多年前,听过也会唱蒙古族民歌《敖包相会》,可是并不知道敖包是什么意思,只以为是蒙古包。
其实不然,敖包是蒙古语的音译,意为“石堆”。最初用于标记游牧边界和道路,后来演变为祭祀场所,象征神灵居所,成为蒙古族文化中祭山神、路神和祈求丰收、平安的地方。人们外出远行,路经敖包,都要下马参拜,祈祷平安,并往敖包上添几块石头或几捧土后才上马行路。
离开停车场我们看到,景区大门是高大粗糙的旧木质结构,最上方是两只牛角夹一只雄鹰,雄鹰头顶太阳,往下是蒙古文字,再往下是大红色汉字“红格尔敖包。”大门两侧是木质栅栏,栅栏上悬挂着刀枪剑戟以及盾牌等冷兵器。原来,大门是仿造十三世纪蒙古部落战区城楼的样式建造的。站在这一风格独特的大门之下,我们立刻有了一种置身成吉思汗时期战火硝烟的感觉。从大门城楼处向内,能看到一排威武的苏鲁锭(蒙语意思是“矛”),其正后方高高耸立着威严肃穆的红格尔敖包。
走上前去,红格尔敖包为三层圆锥体构造,底座直径22米。据说它是由成吉思汗的弟弟哈萨尔的后裔修建完成的,是蒙古民族祭拜祖先祈求平安的神圣殿堂,距今已有400多年历史。敖包所在处为希拉穆仁草原的最高点,海拔1690米。红格尔敖包不远处还有很多小的石堆,那也是敖包。不知道它们是做什么用的,我们没有近前观察。
导游说,根据蒙古族习俗,参加祭祀的人们要围绕敖包按顺时针方向转三圈。我们虽然不是祭祀,也转了三圈。我看到,敖包上挂有五色布条和经幡,布条上写满了蒙古文字和汉字,大都是祈福的内容。
红格尔敖包每年农历五月十八日举行祭祀活动。祭祀时,牧民把自带的供品放在敖包前,期间有喇嘛诵经吹法号,焚香点火,然后面向主祭,围跪在敖包前,祈求降福,保佑人畜两旺。祭祀活动结束后,通常会举行传统的赛马、射箭、摔跤等活动,蒙古人称为“那达慕”。我们之前进景区时,看到大门西边有一处建筑,指示牌标示为“《漠南传奇》演艺场”。演艺场里摆有很多兵器和战车等。那里一定是面向游客开放的收费项目。不过,我们今天的行程不包含这个。
看过了红格尔敖包,导游把我们带到旁边的民俗村,进一户蒙古包,与牧民交流。这家牧民的女主人自称50岁,普通话讲得很好。圆柱穹顶型的蒙古包里,中间用木质山墙隔断,前面是客厅,后面是卧室。山墙中央悬挂成吉思汗画像,右边是一幅巨大的国家领导人访问蒙古牧区时的照片。客厅里的陈设处处体现蒙古族特色。我们坐下,一边品尝女主人提供的奶茶,一边听她讲如何脱贫致富的故事。大家都为她的口才和牧民们的幸福生活由衷赞叹。谁知,她讲着讲着,却扯上了蒙古银子,拿出许多银器向大家展示,最后领大家去旁边的大厅里买银器。一两个小时后,大家才离开这个景区。
原来这是导游和银器店设计好的旅游购物活动。有没有人买,我没有注意,反正我是不会买的。因为每年都有几次旅游,每次都能遇到这样的购物,再买就多余了,二来旅游购物的物品价格极贵。在去下一个景点的车上,导游竟然说,那个银子价位太高,不建议大家买。不过,他接着向游客吹嘘起了随身携带的和田玉。估计这是为下面的购物作铺垫。
来到内蒙古,不能不提起成吉思汗。导游在行车途中,讲成吉思汗讲得很多。他说蒙古是游牧民族,大多是一生吃肉,特殊的生活习惯养成了彪悍的性格。游牧民族不缺肉吃,但是缺少粮食和许多生活用品。于是视角必然向草原外延伸,进而向外扩张。由于势力强大,成吉思汗带着蒙古铁骑西征到黑海之滨,向南统一中原建立元朝。蒙古人尊成吉思汗为民族英雄。《人民日报》曾经有社论称:“一代天骄成吉思汗,是名扬全球的英雄”,是“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的历史人物。”
下午四点,我们跟随旅游车来到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敕勒川镇的哈素海景区。哈素,蒙语意思为青水湖,因湖水呈青色而得名。内蒙古地处内陆,根本没有海,把湖称为海,可能源于人们对海的情结。哈素海原为黄河故道,属于牛轭湖。黄河流过时,会自然形成弯曲河道,也会自然裁弯取直,取直后废弃的一部分就是牛轭湖。哈素海面积约30平方公里,平均水深2米。哈素海拥有秀丽的湖光山色和丰富的水上活动,还有舒适的温泉体验,是国家AAAA景区。
站在湖边,我们看到这里的生态环境良好。湖面碧波荡漾,芦苇呈片状生长,一对对鸥鸟在低空翻飞,一群群野鸭在苇丛中出没,到处是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当地人把哈素海比作塞外西湖,依我看,名副其实。
哈素海在敕勒川镇,是内蒙古敕勒川草原文化旅游区的一部分。其实,敕勒川比哈素海更有名。小学一年级课文:北朝民歌《敕勒歌》“敕勒川,阴山下。…”课文中的地名敕勒川就是这里。阴山山脉横跨内蒙古中部和河北省北部,呈东西走向,长约1000公里。敕勒川在阴山南麓。
我们行走在敕勒川时,天空阴云密布,四周是连绵起伏的群山、碧绿的草原和碧波荡漾的哈素海。这景象真的如《敕勒歌》所唱:“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古人真的了不起,用非常简练通俗的文字,把如此壮美的景色表达出来,如果不是在现场很难做到,如果不来现场也很难体会到。途中,我们短暂下车,以阴山为背景,与草原和牛群羊群拍照留念。
接着,旅行车继续向南,晚上八点到达鄂尔多斯市的达拉特旗。正赶上达拉特旗大暴雨,城内积水严重,车辆如同舟船在“海”中冲浪。仅在城区就用了一个多小时才到达酒店。
我看地图,达拉特旗在包头南30公里。向南120公里是鄂尔多斯市,再向南260公里是陕西省榆林市,再向南就是延安和西安。这些城市差不多在同一条纬线上。
我们明天的旅游目的地是达拉特旗境内的银肯塔拉沙漠。沙漠、驼铃、响沙,一定很好玩!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