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公园里总能听见老人聊旅游:"我上个月去了三亚""她刚从欧洲回来"。好像退休后不去游山玩水,就白活了。可小区里几位七十多岁的老人却说:"跑了大半辈子才明白,瞎折腾的旅游,还不如在家门口晒太阳。"

1. 你以为的看世界,其实是被当成"提款机"
张大爷跟着低价团去云南,导游天天带他们进购物店,说"不买就是看不起少数民族"。他架不住劝,买了一万多的玉石,回来才发现是假货。小区里这样的老人不少:去海边被忽悠买了产权式公寓,去国外被推销高价保健品,一趟下来,退休金花了大半,家里堆着一堆没用的东西。
那些喊着"关爱老人"的旅游团,眼里盯着的不过是老人的钱包。你以为是享受,其实成了别人赚钱的工具。

2. 没文化的旅游,就是换个地方发呆
李奶奶跟团去了趟故宫,回来就抱怨:"累死了,全是房子,还不如公园好。"可隔壁王爷爷自己去故宫,拿着史书对着红墙琢磨半天,回来能给我们讲半天康熙议事的故事。
差别就在这儿:有的人旅游是"打卡",到了景点拍张照就走,听着导游背现成的台词;有的人是"探秘",带着脑子去看,在山水里找历史,在老街里品生活。前者跑断腿也记不住啥,后者逛条胡同都有收获。

3. 钱花光了才懂,养老比看风景实在
前楼刘叔夫妻俩退休后,拿着二十万积蓄环游全国,三年就花光了。去年刘叔生病住院,想让儿子垫医药费,儿媳不乐意了:"当初旅游那么大方,现在倒要我们掏钱?"老两口只能默默把养老的钱挪来治病。
老人手里的钱就像过冬的粮,旅游花多了,万一遇到病痛、急事,就只能向子女伸手。到那时候,再美的风景,也抵不过手里没钱的难。
其实老人想出门转转没错,但不必扎堆去远方。楼下公园的树发芽了,菜市场的花开了,甚至坐在阳台看云飘过,只要心里有滋味,就是最好的"旅游"。把钱留着养老,把力气省着遛弯,活得踏实,比啥都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