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之后,湖北改过名字的城市不少,有失败的,但是也有非常成功的,那谁是改名最成功的呢?我觉得有5个城市,改名的效果是不错的,尤其是最后一个,简直是神来之笔。
第一个,红安县。红安的名字原来叫黄安,1563年建县,最开始叫新安县,过了没多久,就改成了黄安县。
1931年12月份,红四方面军夺取黄安县城之后,将名字改成了红安,1947年再次变回黄安这个名字。
直到1952年,也就是新中国成立近3年之后,黄安正式改名为红安,主要是为了纪念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和红四方面军在这里创建。
红安也是全国唯一一个以“红”字命名的县,虽然只改了一个字,但是从黄安变成红安,就像注入了灵魂一样,现在是举世闻名的“中国第一将军县”。
第二个,丹江口市。丹江口历史上的名字比较多,比如武当县和均州,均州这个名字用的时间最长,从隋唐时期就开始使用,但是到了民国时期,改成了均县。
1958年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均县县城因为修建丹江口水利枢纽,被全部淹没,当时就依大坝新建了一个县城,因为位于丹江和汉江的交汇口,所以就起名丹江口。
由于与丹江口水库同名,丹江口这座城市的名气也越来越大。顺带说一下,武当山也是在丹江口境内。
第三个,荆州市。荆州这个名字的历史相当悠久,是古九州之一。但是在1994年,荆州地区被撤销,和沙市合并组成了荆沙市。
由于这个名字缺乏文化底蕴和历史依据,出现了大量的反对声。到了1996年,荆沙市改名为荆州市,荆沙这个名字只存在了两年。
现在回过头去看,这一次改名,可以说是及时止损。如果往后拖一段时间再改回去,付出的代价不会小。
第四个,襄阳市。襄阳这个名字,已经有2200多年的历史,公元前202年开始设立襄阳县。在汉江以北,还有一个樊城,与襄阳城隔江相望。
到了1949年,襄阳和樊城组建襄樊市。在以后的几十年里,襄樊这个名不见经传名字,就取代了襄阳,知名度也急剧下降。
直到2010年,襄樊市做出了一个重大决定,将名字改为襄阳市。这一次改名,可以称得上是壮士断腕,毕竟襄樊这个名字已经存在了60年。所以这次改名的成本不低,但整体上还是很成功的。
最后一个,赤壁市。之所以把赤壁放在最后一个,因为我是觉得他们的改名,真的是很妙。赤壁原来的名字叫蒲圻,三国时期就有了这个名字。
东吴在这个地方设置了蒲圻县,主要是因为这里湖多,盛产编织蒲团用的蒲草。
之后,蒲圻这个名字用了1700多年,但是当地还是果断放弃了,在1998年把名字改成了赤壁,因为赤壁之战就发生在这个地方。
这次改名是非常非常成功的,让这个原本名不见经传的小城,一下子就成为了全国闻名的地方,也直接拉动了当地的旅游产业。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