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神话悟空游戏带火山西后,原来默默无闻的隰县小西天,因是游戏的取景地之一,突然之间成了网红景点。悬塑这种独特的艺术表现方式,也渐渐为人们所熟知。其实在山西,拥有悬塑的寺院绝不止小西天一处,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要属与小西天齐名的长治观音堂,它们一同位列中国三大悬塑(另一处是陕西蓝田水陆庵)。如果来长治只能去一个地方,那必须是长治观音堂!
观音堂就位于长治市区,在山西,大部分珍贵古建都在偏僻的乡野山间,去观音堂参观的便利程度让人十分意外。观音堂现存两进院落,中轴线上依次有山门、香亭、观音殿,钟鼓楼位居山门两侧。观音殿为寺院中的正殿,建于明万历年间,比建于清顺治十三年(1656)的隰县小西天足足早了70多年。其余建筑均为清代遗留。
观音殿面阔三间,进深两间,单檐悬山顶,前檐设卷棚顶抱厦献亭。若是单看建筑的外观,长治的观音堂在山西各类珍贵古建里不值一提,但观音堂的精彩之处,就在40平米的空间里,三面墙上布满大大小小塑像500余尊,最大的约2米,最小的仅10厘米。除了悬塑,还有圆塑、凸塑、组塑、贴塑、浮塑等多种手法,在方寸之间呈现了一个“仙之人兮列如麻”的理想世界。
殿内的主尊为“三大士”(从左到右为普贤、观音、文殊),往往游客的注意力,却被围绕在“三大士”周围那些丝毫不含糊的“配角”们吸引,再微小的细节也经得起360度细看。他们或坐坛上、或依山墙、或悬椽望;有的雄健威武,有的雍容典雅,有的安静慈祥,有的神情俊逸...百余尊造像无一雷同,精雕细琢之下仪态万千。
普贤
观音
文殊
内部整体布局对仗规整,南壁与北壁从下至上三层依次都是十八罗汉、二十四诸天、十二圆觉;不同的是南壁第四层为道家神祇,北壁第四层为儒家七十二贤。再仔细看,柱子上、梁架上、甚至是屋顶的椽子上都是密密麻麻的彩塑悬塑,目及之处皆有布局,几乎找不到留白。中式极繁美学,永远令人为之倾倒!
南壁从下至上:十八罗汉+二十四诸天+十二圆觉+道家神祇
北壁从下至上:十八罗汉+二十四诸天+十二圆觉+儒家七十二贤
不大的殿堂内,彩塑题材丰富到令人咋舌,除了反映晚明儒、道、释三家圆融的观念之外,还不乏民间传说与信仰,比如你可以找到《三国》里的关羽,《西游记》里的师徒四人,甚至还能找到助力明英宗朱祁镇夺门复辟的民间小众宗教。
从左至右:孔子、释迦、老子
道教仙乐
后羿
韦陀
悟空
唐僧(八戒和沙僧所在的地方太暗了,没拍清楚,只拍到了悟空和唐僧)
西王母与三门天将
玉皇大帝与文武百官
去土木堡路上的明英宗朱祁镇
雷音寺
这些都流露出明代造像对人性与世俗的追求,曾经高高在上的宗教变得更接地气、更具个性化。
7月观音堂的人气还是超过了我的预期,40平米的殿内游人络绎不绝,闷热难耐;而五百余尊彩塑势必无法走马观花一看了之,于是我只能看一会,去屋外透口气休息一会,再进屋继续看余下的。如此循环往复,短短2小时很快过去,人也一直在大饱眼福与窒息胸闷之间反复横跳。
虽然观音堂的悬塑彩塑在规模和数量虽不及小西天,但是胜在细节诸如人物的表情、衣饰更为精致灵动,姿态也更洒脱不羁。可以说在艺术造诣和视觉冲击力上,观音堂相比小西天不遑多让,甚至更胜一筹。
观音堂坐东朝西,这个朝向也决定了观音堂的最佳游览时间是下午到黄昏这段时间。当落日余晖斜照进原本昏暗的殿内,浮尘在光里苏醒,那些描了金的悬塑瞬间被光照亮,漫天神佛,金碧辉煌,刹那间宛若神迹降临,周遭一切都生动了起来!在场所有人惊叹出声...
而最淡定的莫过于保安人员,他告诉我,再等等,晚上6点的时候光会全部照进殿内,到时会更好看!我想比观音堂更绝的,就是有了光的观音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