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千米彩虹路,西江潮平两岸阔。昔日渔村在彩虹步道的蜿蜒伸展中,绘就了一幅江畔新画卷。
彩虹延伸,唤醒江畔新风景
清晨的西江薄雾缭绕,沿着新延伸的彩虹村道漫步,三三两两的游客早已架起相机,捕捉肇云大桥的雄姿。村民李婶推着餐车来到彩虹路旁边的小吃街临时摊位,熟练地摆出一排金黄油亮的虾堆。“路通了,人气更旺了。”她笑着指向身后,“以前这里杂草丛生,现在抬眼就是西江过往的船只。”
这条全长1000多米的彩虹村道,如今已成为湾边村旅游发展的新动脉。它从湾边村核心区向西江河鲜美食一条街伸展,沿路清理了杂树杂草、破旧房屋和闲置集装箱,近一公里的西江美景豁然开朗。游客们既可观赏大美西江日落、千船竞渡,又可欣赏肇云大桥等“湾边五景”。
彩虹村道的延伸段还新增了防护栏和休憩长椅,在最佳观景点设置了诗意打卡牌——“我在湾边,很想你”“想你的风,还是吹到了湾边村”等标语,成为了游客们的拍照热点。傍晚时分,江风拂面,游客们络绎不绝,远眺船只穿梭,近观万家灯火渐次点亮。
五景联动,绘就西江新画卷
彩虹村道的延伸,让湾边村引以为豪的“五景联动”格局更加完善。站在延伸段的观景平台上,一幅壮丽的滨江长卷徐徐展开:东望肇云大桥如长虹卧波,北观“西江明珠”金鱼沙岛郁郁葱葱;西江上千船竞渡,广州港云浮国际物流港作业繁忙。落日熔金时分,晚霞染红了江面,拍照声此起彼伏。
来自广州的摄影爱好者陈先生支起了三脚架,他的镜头里,彩虹路如彩带蜿蜒,与碧水蓝天相映成趣。“这里视野太好了!一次看尽西江之美。”他感叹道。
村道延伸不仅打开了视觉通廊,更串联起了文旅新空间。沿路新增的江滨观景平台成为了书法家义写春联的文化驿站;休憩凉亭变身“民谣角”,假日里常有吉他声与江风和鸣;草坪绿地旁的肯德基咖啡车,也即将迎来开业的满月。
美食飘香,激活江岸新经济
彩虹路的延伸终点直抵西江河鲜美食一条街。路通人旺,这里的特色小吃摊档迎来了生意的春天。“节假日每天能卖上百杯!”潘伯的蔗汁摊前游客排起了长队。隔壁李婶的虾堆香气四溢,都杨大粽、都杨大糠糍等地道美食也让游客们驻足品尝。
近年来,渔家主题民宿在湾边村一带悄然兴起。2020年,都杨镇创新政企合作模式,引入碧桂园集团参与投资,将零散闲置的古民居修缮改造为民宿集群。如今,这些保留着“防洪屋”“下巴屋”特色的建筑成为了网红打卡点,游客们可在此体验“推窗见江、枕涛入眠”的渔家风情。“节假日基本满房,得提前一周预订。”悦盛山庄民宿负责人指向前台的订单本说道。
据统计,2025年春节假期,湾边村接待游客超16万人次;“五一”期间又迎客超10万。彩虹村道的延伸不仅带来了人气,更激活了江岸的新经济。
村民共建,共享旅游新红利
彩虹村道的延伸凝聚着村民共建美丽乡村的合力。“清理杂草杂物时,村民自发带着工具来帮忙。”村委工作人员回忆道。当施工队拆掉废弃房屋时,屋主徐伯也主动配合:“村子变美了,游客多了,我们卖特产的收入也高了。”
村民们在参与中共享旅游红利。彩虹路延伸段新增的二十余个摊位优先租给本村村民经营。村民们巧妙融合网红小吃、创意饮品与渔耕主题文创,形成了“民宿聚人气、美食引客流、文创延体验”的增收模式。
云帆起航,擘画发展新蓝图
彩虹村道的延伸只是起点。都杨镇正以湾边村为支点,串联金鱼沙村、官坑村等打造乡村旅游矩阵。湾边村旁的云帆公园作为云安区花卉产业园都杨镇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占地8000多平方米,将建成游客服务接待中心、大型停车场等服务设施。其形似巨船扬帆的设计也呼应着西江航运文化。
“乡村振兴不是造盆景,而是要让村民从旁观者变成主演者。”都杨镇相关负责人强调。云帆公园创新采用村企合作模式,引入专业运营团队与村集体共同管理猫山星空露营地、特产商店街等项目。未来,游客们可沿彩虹路漫步至云帆公园,再串联金鱼沙村史馆、东西干渠、将军山等景点,体验“运动+旅游”“生态+旅游”的深度游线。
彩虹村道的延伸不仅为湾边村带来了美丽的风景和经济的繁荣,更凝聚了村民们的智慧和力量。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他们正携手共创更加美好的未来。
【记者】柯如茵
【通讯员】黄天康
【编辑】董琼 陈熠 陆致彤 区云波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