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机领完行李,我们按着场内的指引导,找到了机场大巴售票处。
“你好,想请问一下去钟楼站是在这买票吗?” 售票室里坐着的一位胖姐姐,这大巴售票处,看起来更像是国外机场的外汇兑换处。
“您好,是的,半小时一班,25块一张票。”
“小孩多少钱一张呢?”
“一米二以上的都是全票。”
那两个人就50了,还蛮贵的,干脆看看打车要多少钱。
“那我们再看看。”
说完我和儿子就站到了一旁,我打开滴滴开始查预估车费。
七十多,比起坐大巴也没贵多少。不过网上的攻略都说西安这个城市比较塞车,能坐地铁就不要打车,要不,坐地铁过去?
一查,我去,坐地铁还要转几次线,就我这又拖着行李又带着孩子又人生地不熟的,是怕自己过得太安逸吗?
算了,还是坐机场大巴吧,打什么车呢,为地球减负!
买了两张车票,我们拖着行李来到了候车室。这候车室,凳子是有的,不过大部分人都站着在排队,闹哄哄的。
这个时节也那么多人出来旅游吗?都不用上班上学?说好的头悬梁锥刺股为国争光呢?
等了好一阵,车才来。前面的人哗啦啦,全涌上车了。唉,看来我们是要等下一班了,我为啥不打车呢,在这干等。
正在我要快放弃希望的时候,司机走到车门往排队的我们喊道:“还有两个位!”
骇,老天爷还是偏爱我们的,儿子,给我上!
上车找了一圈,只有一个位置,哪来的两个座位呢?
“师傅,只有一个位置啊!”
“两个位置的,你看看是不是有小孩占了座!”
我来回兜了一圈,果然在一个靠窗的位置发现了占座的始作俑者,那是一个看起来才一岁多的宝宝。
“你好,麻烦抱一下宝宝,这个位置是我们的。”我跟坐在孩子旁的那个女人说。
女人抱起孩子,递给了坐在她前排的老公。
车上的另外一个空位旁,坐的是一个大学生模样的小伙子。为了能和儿子坐一起,我硬着头皮问他能不能坐到那个宝宝刚才坐的位置,让我和儿子坐一起。
尽管我是鼓起了勇气才开口,对方不需要勇气就拒绝了我:“待会我下车了你们再坐一起吧,我很快下车的,又在一辆车上,(走不丢),有啥关系呢!”
好你个西安,刚到站呢,你就给我上了那么热情的一课。
儿子不情不愿,而我也不想回到候车室再等多半个小时,就劝他先在小伙子旁边坐了下来。而我坐到了原先小宝宝坐的那个位置上。
痛失座位的宝宝也是很不甘心,不依不饶地哇哇大哭。
做爸爸的似乎深知自己没有把他哄好的能力,又把他扔回了做在我旁边的娃他妈。
妈妈从包里掏了些山楂片出来,剥开纸掰了一片塞到了孩子嘴里。宝宝顿了一下,用手把嘴里的东西掏出来看看,又看看妈妈,呵呵地笑了起来,把山楂片重新放回嘴里,开心地嚼了起来,脸上还挂着没来得及擦干的泪珠。
车子很快下了高速,进入了城区路段。这油车在车流的裹挟中走走停停,又不时停车下客,怪耗费时间,又怪大油味的。
儿子旁边的那个小伙下车后,我赶紧坐到了他身边,这时心才终于安稳了下来。
“仔,你看,这旁边的都是梧桐树,秋天的时候应该很好看,现在叶子都差不多掉光了,没掉的又都焦焦黄黄的,我们来晚了。” 我指着车窗外一排排的绿化树对儿子说
“你怎么知道它是梧桐树?!”
“你们都还学过一篇课文么,梧桐树的叶子像手掌吖,你看看这树的叶子是不是像手掌。”
“呃……是有点像。”
城区里的房子老老旧旧的,平时有这些梧桐树的映衬,应该也是蛮好看的,适合拍八九十年代的文艺片。
我们在钟楼饭店站下了车,据艺龙上面的指引,我们是得从一个地下通道穿过去,去到对面我们所定的酒店。唉,为啥当初我们不直接订钟楼饭店的房啊,也没贵多少,现在还要穿过什么地下通道,多折腾!
这地下通道跟我设想中的地下通道有很大区别,这哪是地下通道呢,简直是一个庞大的地下城,跟广州的体育西地铁站地下城比,有过之而无不及。这横七竖八,四通八达的地下城,除了络绎不绝的游人以外,还有很多摆卖小商品和纪念品的小贩。
不过地下城里的指示也还算清楚,我们很快就找到了酒店所在的出口。这酒店看起来不小,但前台可真小,里面站着一老一嫩的两位姐姐。
“您好,您订的这个房型没有了,我们帮您升级到可以看到钟楼的房间可以吗?”
可以啊,当然可以,太可以了,谁会拒绝免费升级呢!
办理完入住,我和孩子拖着行李坐电梯上了三楼。
“哇,这走廊的地毯很豪华啊,而且这灯好像是动作感应的!”
儿子说着,就侧身弹跳式跑向了走廊尽头的房间。长长的走廊就像一个无限延长的画框,框内的灯随着孩子身影的移动,一明一灭。
他在走廊尽头停了下来,看看右侧,又看看左侧,对我喊道:“妈,是这里了,你快点呀!”
“我也想快点,你过来提行李箱啊!”
儿子涎着脸笑笑,没再催我。
What ,这房间门口对着的竟是人行楼梯?昏暗的楼梯间里还放着台平时酒店清洁工们推着上门保洁换被单的车子,看起来蛮阴森的,怪不得免费给我们升级呢,免费的果然没有好东西,让你贪便宜!
打开门,我更确定了自己的愚蠢。
这房间虽然能看到钟楼,但只有一个小小的窗户,那铝合金窗只能拉开一半。我有点不甘心,但好像又不能不接受。
那时已经接近黄昏,夕阳的光透过窗户洒在了床头上,显得还挺温馨的。
窗户外面,确实就正对着钟楼,把手机伸出去的话,可以拍到完美的全景图。作为一生要出片的中国女人,有没有大窗户又有什么关系呢。
放好行李,摊在床上歇了一会,我们就背上相机,准备出去觅食。
朋友一家所坐的航班比我们晚,他们还是坐地铁过来的,估计还没那么快到,我们先到楼下转悠一下,再与他们汇合。
刚出酒店,就被这里的寒气给震住了,来的时候还没那么冷,这里昼夜温差那么大吗?
酒店门前的空地,我们入住时还空空如也,如今却多了很多卖小吃的档摊。
“老妈,可以给我买一串冰糖葫芦吗?”
紧挨着门口的那档冰糖葫芦,看起来确实很诱人,草莓,猕猴桃,橘子,山楂,葡萄,小番茄……琳琅满目的水果,在糖衣的包裹下熠熠生辉。
“可以呀,你要吃哪种水果的?”
“我想吃草莓!”
“老板,冰糖葫芦多少钱一串?”
“15块!”
“那来一串草莓。”
有了草莓的抚慰,儿子对眼前的景色也变得感兴趣起来。
“妈,你看,钟楼的灯亮了!”
对哦,那钟楼就矗立车流的中央,成为了现代环形公路中间的一个岛台,南来北往的车子都绕它而行。车流的动,更映衬了钟楼的静,车灯和楼灯相映交辉,让人有一种大唐盛世今尚在的错觉。
“您好,要给你们来一张合影吗?“ 一个脖子上挂着单反的男孩子走过来笑眯眯地问我们
哟,看来我们娘俩的形象还不错哦,那么快就被玩摄影的人邀请做他的模特了。
欸,不对,怎么那么多姑娘穿着汉服站在围栏前让摄影师给她们拍照,而且摄影师还不止一个,而且每个姑娘都有一盏灯照着,而且她们的背景都是夜色下灯光中的鼓楼。
原来这摄影师是过来招揽生意的,就我这臃肿的模样,我才不要留影,就这瑟瑟的寒风,我才不要穿那薄薄的汉服。
“不拍,谢谢哈。”
我和儿子继续在酒店外的广场溜达,朋友说她还有两个地铁站才到酒店,再等等吧。不过真的好冷啊,这妖风吹得,鼻子都好像快要冻掉了,幸好我和儿子都带了帽子和手袜,不然真的冷到头都痛。
咦,那里有两棵梧桐树,它们的叶子还没有掉光,也没有焦焦黄黄地蜷曲起来,必须得给它们拍张照。
我走过去,仰起头,举起手,让相机紧贴着树干,摁下了快门,黑色的天空,映衬着黄色的梧桐叶,还蛮好看的。
“妈,玲姐姐他们还没行吗?!” 儿子有点不耐烦了
“应该没那么快,她刚刚还说还有两个站才到酒店,到了酒店还要办理入住和放行李,估计还要等一会,我们先找个地方避避风吧,冷死了!“
我们躲进了梧桐树旁的一家书店,冻到找不着北的我们,从掀起塑料门帘的那一霎那起,就回到了南方,真他奶奶的温暖呐。
这店里除了书,还有很多文创产品,把儿子看得双目发光,恨不得全都纳入囊中。为了避免发出吵闹事件,我提前给他打底:“我们进来是避风头,不是买东西的,你看看就算了哈。“
“一样也不能买吗?“
“最多买一样,价格在15块钱以内的。“
“好,那我选一样!”孩子开心地说
没出息的玩意,挑来挑去,还是挑了糖果,不过那糖果里面有一个小灯泡,只要拨动管子这头的按钮,里面的灯泡就会亮起来。
现在的商人为了促进消费,真是无所不用其极啊,这糖一吃,这棍子一扔,最后又不知道被堆到了哪个山头,流进了哪片海域,吞到了哪条鱼的肚子里。
“你要买的话就多买一颗,到时留一颗给阿良(朋友的儿子)。”
“可以呀,那我要蓝色的,这红色的留给他!”
结完帐,我忍不住打电话给朋友,问他们还有多久才能到。
“我们没那么快呢,要不你们先去吃东西吧,待会有时间的话,我们再看看在哪里汇合一下。”
好吧,我也是饿得发慌了,赶紧出发觅食去。
“那我们吃什么?”儿子问
“我看网上很多人说有家叫‘辣串串’的火锅挺好吃的,又不贵,不过不知道离这里远不远。”
“你搜一下呗。”
“呃……这里显示是在回民街外面,感觉还挺偏的,要不我们在附近找点吃的算了,这里小街小巷的,路况那么复杂,都不知道能不能找到。”
“我想吃辣串串,我们跟着导航找就行。”
“导航都未必能找到,那么多路口,还挺远的,不知道要找多久,你不饿吗?”
“我现在还不饿呀,我们先找找看嘛。”儿子的倔劲又来了
“那你找哈,我看不懂这些地图!”我把手机递给了他
“可以呀!”孩子接过手机“我们先沿着这条路一直走。”
早知道不提那个什么“辣串串了,这条街上有那么多好吃的东西,烤羊肉串,烤羊排,手抓羊肉,肉夹馍,还有各种泡馍啥的,在这里吃不好么?
“儿子,我们要不要买杯石榴汁喝喝,这里的石榴汁看起来是鲜榨的。”回民街上到处可见的半掰开的石榴和鲜红的石榴汁,让我想起了《中国新说唱》马骏和PQ 1V1的那场“街上都是迪丽热巴和古力娜扎…………我喝了16次的石榴汁在大巴扎。”当时就很好奇石榴汁的滋味,如今满街都是,怎能不一尝为快。
“好呀,试试呗。”儿子说
我们挑了一家看起来最新鲜的,老板娘是一个包着粉红色头巾的中年大妈,不管是摊档还是她本人,看起来都是干干净净的。
“阿姨,这石榴汁多少钱一杯?”我问
“15”
“可以现在榨给我们吧?”
“可以,都是刚榨的,你要现在榨也可以。”
“那给我们新榨一杯吧。”
阿姨用勺子把一部分石榴籽刮到了榨汁机里,她一边刮,机子一边“滋滋滋……”地动了起来,鲜红色的汁液汩汩地从榨汁机的管口流到了杯子里。
付完钱,我接过了阿姨递过来的果汁。
“来,你先尝一下。”我递给了儿子
“不用,不用,你喝就行,你慢慢喝。”儿子一副很客气的样子
给我装,你这以“色”辨食的家伙,肯定是觉得不好喝呗。
“你先喝一口,如果不好喝你再还给我。”
“不用了,我真的不想喝。”
“你不试一下怎么知道好不好喝,你不喝的话,我也不陪你去吃辣串串了!”我使出了杀手锏,再次把石榴汁递了给他。
儿子不情不愿地吸了一口,然后捧住了杯子“还挺好喝的,这个给我了,你再买一杯!”
“哼,都说什么都要先尝一下再决定要不要吃啦,老是看样子!”
“嘻嘻……”儿子涎着脸笑了一下
“喝完待会再买吧,天气太冷了,你别喝那么快,待会你鼻子会受不了。”
我挽着他的手继续往前走,步行街内不时会有那么一两台拉货或载人的小三轮挡住去路,要么就是擦着行人开过,感觉还挺危险的。走到了一个十字路口,儿子看着导航举棋不定“应该是往这边走”,他拉着我往那边走了两步,又否定了“好像不是这边,是那边”,走了两步“欸,怎么显示又错了”,又拉着我另外一个方向走,如此踯躅几回,因为是他找,不是我找,我倒还是耐住了性子“是这边了,是这边了,往这边走。”
在他的领航下,我们终于抛弃了人群,走到了回民街的尽头。
“显示就是在这附近了。”儿子说
我四周瞄了一下“那边,你看,写真辣串串!”
比起回民街里的琳琅满目,这里明显冷清得多,辣串串就在回民街尽头的一条横街旁,小小的房子,走廊底下放着几张小桌,有些桌子旁已经已经坐了人,中间架着一只在冒烟的锅,我和儿子在一张空桌旁坐了下来。坐了一会也不见有人过来招呼,忍不住起身,掀起旁边的门帘走了进去。
哟,原来这门帘后面是一个小楼梯,有一个穿着一件红马甲的老头正走上来“老板,请问里面还有位置吗?外面怪冷的。”
“有,你是说有吗?”因为老头说得很小声,我听不太清,所以又问了一遍。
“我说没有,在外面等吧!”
这老头,怎么那么嚣张,我虽然看起来不像上帝,也蛮像天使的。
“你们要拿位,是吗?”一个同样穿着红马甲的小伙子出现在老头的身后。
“是的,里面还有位吗?”我问
“没有了,你们几个人呢?”
“两个”
“那你们先拿票等一下,很快的。”
“前面还有8桌人呀?大概要等多久呢?” 我看了看他递过来的排队单,问道
“应该等十来二十分钟就行。”小伙子说
那还差不多,别像太二一样,动不动就等两三个小时。
“那石榴汁先别喝了,太冷了。你的鼻子会受不了,待会吃火锅的时候再喝,解渴。”我对儿子说
我们坐下以后,不少食客也纷至沓来,看来这小店确实是声名在外,位处如此偏僻的地方,大家都愿意找过来,也不知道是否有传说中的那么好吃。
“仔,你把脸侧过去,风刚好往你那边吹,会溜进你脖子里的,侧过来它就只能吹到你连衣帽上了。”
“我感觉不冷呀!”
“你侧过去嘛,居然待会你的鼻子又要告状了!”
儿子禁不住我的啰嗦,把头侧了过去。
“还蛮久的,你确定还等吗?”想起回民街上热辣滚烫的羊肉串,我又试图说服儿子转移战场。那么大老远来到西北,怎能不吃西北菜,跑来吃火锅呢。
“再等一下嘛,你看,都不断有人吃完出来了,应该很快会到我们。”这个时候的他倒很有耐心了
“142号……”
“是我们,我们!”儿子兴奋地举起手中的票喊道
穿红马甲的小伙子领着我们走下了先前看到的那段小楼梯,穿过了一条窄窄的过道,过道的一旁似乎摆了几个放菜的架子,好些人排着队往自己的篮子里塞菜。我们跟着小伙子拐进了所谓的“3号房”,房前摆着一张桌子,上面似乎放着些香菜,葱蒜,辣椒等味料。
3号房里有几张小矮桌,桌子上都一个炉子。
“你们要什么锅底呢?”
“来个鸳鸯锅吧。”我说
“好的,菜在外面的架子上,自己想吃什么拿什么。”服务员对我们说
“仔,那你先去拿,自己喜欢什么拿什么,拿自己的就行哈,因为你喜欢吃的我不一定喜欢吃,我待会自己去拿就行。”
儿子领命而去,我默默地刷着手机等他。
直到锅里的水都煮开了,还没见儿子进来,我有点担心,隔着墙朝边上的窗子用粤语喊了一声:“仔,你还没拿到吗?”
“快了,有好多人在排队!”
“不要拿太多,拿够你自己吃的就行!”
与其在这空等,还不如先去弄点酱料。房间就那么大,人就那么多,相机背包放座位上估计也不会有人顺走。
我把脱下来的毛衣,围巾,外套都盖在背包上,让它不至于一览无遗,就到门口的酱料桌上取酱料去了。
连取酱料都差点要排队,边上几个人已经把一张摆满酱料的八仙桌给围住了。
桌上除了常见的葱花,剁椒,香菜,蒜蓉,油盐醋之外,还装着一小碗一小碗的芝麻酱,还有一大盘深绿色的浓稠的酱,五花八门,琳琳种种的。
我一如既往的往碗里舀了一勺蒜蓉,加了点剁椒,葱花个香菜,再浇上酱油和花生油,末了,再拿了一小碗芝麻酱,既然店主搞了那么多芝麻酱,说不定这才是最合适配火锅的。
等我拿完酱料坐下,儿子也提着一大篮菜进来了,我内心第一时间炸毛,公众场合,还是尽量压低了由声音传播的火力:“不是跟你说了只拿自己吃的吗,你拿那么多干嘛,还都是土豆和豆腐!”
“这就是我自己吃的呀!”
“那么多,你能吃得完吗?!”
“吃得完啊,你看,一串才两三片土豆!”
他说得似乎也有道理,串看起来比菜还多,店家可够坑的,一串才片薄薄的土豆,平均五毛钱一片,他拿上一堆,估计也不过是一只土豆而已。
“那你拿着木瓜干嘛?拿来煮吗?!”
“这不是木瓜,这是哈密瓜,拿来生吃的,你一块,我一块!”
哟,听我说谢谢你。这哈密瓜这样跟蔬菜放在一起,我不用脑补都能想象它的干净程度,但我能说啥呢,难得儿子终于想起了他还有个妈。
“那你先烫来吃吧,锅里的水已经滚了,可以放菜下去了。不过要这样轻轻放下去,避免那些油溅起来烫到你。”我轻轻地放了两串豆腐下去,给他做了个示范。
“那你先吃,顺便看东西,我去拿点肉。”终于轮到老娘出马了,为了找这家饭店,饿死我了!
排队拿菜的人是真的多,为了避免拥堵,我基本都是见到啥肉拿啥肉。那些串起来的肉肉,每串都只有一丢丢,勉强达到塞牙缝的宽度,感觉拿上一筐也未必能吃饱,而且肉质看起来也一般,并没有想象中的新鲜,那么大老远的跑过来吃这些,值得吗?
最怕人多的我,随便挑了一些肉便返回座位了。
回去看到儿子已经吃起了鹌鹑蛋:“这蛋热了吗,你不煮久一点呀?”
“这蛋本来就是熟的呀,为什么要煮那么久!”
你说得也有道理,不过啥都不煮到它滚烫,我心里总怀疑它有什么不干不净的,但我又没根据,所以随你吧。
“喲,这个麻辣锅底是真的辣,你看,翻滚起来的都是辣椒。你不要放菜里面煮了,免得晚上你的鼻子又拉警报,咱们未来几天还要到处去玩的呢!你先把菜,豆腐那些放清汤锅里煮熟,然后再放麻辣锅里捞一下就夹起来吃,这样就没那么辣了!”
一向固执的他遇到更固执又掌控财政和行程的我,只好放弃抵抗。
另一方面是大概他也觉得锅底实在辣于寻常,先前买的那瓶石榴汁很快被他干到底了,我们又点了店里的解冻神器—冰粉。
整顿饭吃下来,我觉得平平无奇,儿子却异常满足,不断地说好吃。直到我俩人都干不动了,篮子里都还有两串老豆腐,败家玩意。
喊人来结账的时候,价钱却低到出乎我意料,锅底免费,酱料免费,服务员还叫我们怎么用美团券扣减,一顿猛如虎的操作下来,才花了六十多块。原来蔬菜类的,并非一元一串,而是一元三串,肉肉才是一元一串。荷包一稳住,顿时又觉得这顿饭吃得太美了,底料香,酱料足,服务好。怪不得我们离开的时候已经九点多了,还有人源源不断地涌进来,我们还听到了有人在用粤语交流,果然是“酒香不怕巷子深”,那么多人抵受住了回民街上琳琅满目的诱惑,还是跑到这边来了。
回去的路上,我故意对儿子说:“仔,幸好有带你来啊,不然我自己是找不到那么山卡拉的地方的,幸好你方向感好,你方向感不好,谁会带你出来啊!”
“有人会带啊!”
“谁呀?”
“婆婆(外婆)呀,以前在老家的时候,我不认识路,婆婆也带我到处去,还带我去吃簸箕炊了!”
“呀,我妈居然对你这么好啊?她怎么就没有带我去吃?”
“因为我是她的外孙呗。”
“那我还是她女儿呢,我妈可太偏心了!”
经过回民街的时候,我们又买了一杯鲜榨的石榴汁,体验了一把类似在“大巴扎”的幸福。
回到酒店,穿过长长的走廊的时候,儿子又向我表达了一番他内心的恐惧:“你不觉得这很恐怖吗,很像我最近看一个游戏里的场景,那场景就跟这里差不多,有很多鬼涌出来追杀人类,而且我们的方面还对着一个楼梯口,那里还放着一台清洁车,感觉阴森森的。”
“是有点阴森,不过我们之前订的那种房应该没有呢,入住的时候前台就说我们预定的那种房型没有了,才把我们升级到这房的。”
“要不你问问前台,明天能不能换?”
“可以呀,不过那些房子的话,就见不到钟楼哦。”
“看不到也没关系啦,反正我们晚上回来都是睡觉的。”
“也是,那我问问。”
我是一个极度怕多事的人,怕和前台沟通,怕要把所有拿出来的行李又收拾好,再搬到另一个房间去,不过大哥害怕,又有啥办法呢?
“今天是已经住满人了,您如果想换的话,明天下午有房,等客户退租之后我们可以带您去看看,不过那些房间的床只有1.35米宽,你们现在房间的床是1.6米的,而且其他房间是看不到钟楼的,您确定要换的话,明天下午两点之后可以打电话给我们。”前台彬彬有礼地说
“明天中午我们可能不在酒店,要晚上才回来呢,那我们先考虑一下,有需要的话再联系您,谢谢!”
挂完电话,我向儿子转达了服务员的意见。
“明天我们要去秦岭,去一整天,回来估计都很晚了,应该换不了呢。不用害怕啦,有你老妈在,你怕啥,不管发生什么事,我都会在你身边的,我那么雌武有力,你怕啥。”
“你能打得过鬼吗?”
“我打不过,阿弥陀佛镇得住呀,你怕鬼的时候就念“阿弥陀佛”,什么邪魔外道都近不了身!”
“你看一下外面的钟楼,晚上开了灯之后,看起来更漂亮了!我们要不要开着窗帘睡呀?”
“不要吧,反正睡觉的时候也不会看外面。”
“但我们明天起来,一睁开眼就可以看到钟楼呀!不过还是算了,我们明天起来的时候,天都还没亮呢,早点睡吧,明天还要一早出发!”
与朋友一家商量好,我们第二天还是向秦岭出发,他们提前帮忙买好了从西安到宝鸡的火车票,到了宝鸡,再转车去秦岭,如此奔波,希望能看到雪吧,积雪也好呀。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