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日即将来临。
日前,我随朋友私驾车,从无锡行车2个半小时,再次踏上曾是苏锡常“老三届”去战天斗地一代青年的“第二故乡”--苏北盐城。
那天,我站在大纵湖景区内的龙兴寺,导航显示此地离大纵湖镇三官村只有10分钟车程。不由我回忆起当年乘铁驳船“北漂”到盐城大纵湖镇三官村,住在用棺材板做门的三官村知青小屋里的袁坚、邢怡生、潘宝顺等知友;不由我想起我们从大纵湖景区悬挂的“欢迎无锡市知青艺术团来大纵湖旅游观光”红色条幅下步入景区寻觅抗战时期爱情与革命抉择的经典电影《柳堡的故事》拍摄景点;不由我想起乘船穿越大纵湖芦苇荡,听船工讲新四军利用芦苇荡天然迷宫击沉鬼子汽艇的战斗故事。
盐城是一片浸润着红色基因的革命老区。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军部在盐城重建,成为华中抗日根据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无数英雄儿女,在盐城这块红色土地上前赴后继、奋勇抗战。
回望盐城建城史,古称盐渎,在西汉设立盐渎县,意为“运盐的河道”。 东晋义熙七年(411年),盐渎县因“环城皆盐场”更名为盐城。
盐城“煮海为盐”的盐场与“穿渠通运”的运河,成为历史上东南沿海的盐业生产中心。在2000多年的历史上,盐城几乎没有遭受过兵戎之苦,人称一方福地。然而,这座古城的平静与安宁,被法西斯入侵骤然打断。
据史料记载,1938年3月30日,日机对盐城进行狂轰滥炸。4月26日,盐城沦陷遭空前浩劫,无数百姓脱逃不及,遭到残酷的杀戮,城内到处是烧焦的瓦砾和被抢劫一空的民宅。仅盐城原西大街400多家商号,日军纵火之后只剩下一家徐同茂大楼没被烧毁。整个盐城被日军烧毁房屋58000余间,店铺1000多家。无数名胜古迹也毁于一炬,规模宏大、文物众多的陆秀夫公祠,被洗劫一空,火烧后只剩下一座门楼。
日本侵略者在攻占盐城后实行三光政策,整个盐城变得空无一人。法西斯侵略者对寺庙也不放过,盐城城外明朝天启年间(1621-1627年)山西五台山僧人在此地挑土建造的“龙兴禅林大庙”也惨遭毒手。
“龙兴禅林大庙”原有楼房瓦屋35间,主体是前后两大殿,前殿韦陀殿、后殿大雄宝殿,另有藏经楼等多幢楼宇。两侧建有厢房,除供佛徒食宿外,分别设有“同善堂”,“益兴堂”两个“理堂”。凡参加佛教的人都必须在此两堂戒烟酒、戒性欲,学坐禅,练修身养性之功。
大庙东厢房东侧为一巷道,巷道东另有两幢楼房,前为文昌阁,后为魁星楼。前后殿天井间有一座小花园,遍植梧桐、银杏、绿竹、曲径通幽,清静幽美,天井中间立有丈余铁鼎香炉一座,旁边不远处放有石头一块,此石放到水里不沉,人却搬不动,出家人都把它当着一块仙石,坐此石上削发烫戒疤。后来,人们便把这块石头叫“求戒石”。
1941年该寺庙被日伪军抢占,先后拆除魁星楼、文昌阁,在庙四角构筑炮台对抗新四军,庙墩成了“鬼窝、匪巢”,始建于明代的龙兴寺大庙在战火中被毁灭。
日本侵略者在中华大地上的暴行罄竹难书。日、伪军在盐阜地区残害百姓,造成盐城境内民众伤亡超57万。
时光流逝,我们永远无法忘记14年浴血奋战,全国3500多万同胞伤亡的国仇家恨。
盐城东晋水城、蟒蛇出没的千年大纵湖,涛声依旧,被毁的明代“龙兴禅林大庙”遗址告诉我们要爱国兴教,要铭记家仇国恨。我们应世世代代传承中华民族创始神盘古开天劈地的大无畏精神,让革命前辈用生命与热血筑起的伟大抗战精神丰碑永远屹立在世界东方。(许伟文)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