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暑假
位于陕西杨凌的
西农大博览园“火出圈”!
继央视新闻频道深度报道
揭开动人面纱后
这座高校“宝藏博览园”
迎来全国众多游客慕名前来打卡,
感受它独特的内涵和魅力!
数据显示,七月份博览园接待游客总量已达2.4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9%,创下历史同期新高。8月以来,客流量更是持续攀升,8月6日已连续两日打破非黄金周单日接待纪录。
“课本上的昆虫图片‘活’了!亲眼见到这么多标本,太神奇了!”夏令营学员李秋辰在昆虫博物馆非常兴奋。他近距离观察昆虫的奇妙世界,直呼“比书本有趣一百倍”。
这种惊喜体验是博览园精心设计的结果。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览园宣教部李姗姗介绍,园内6座博物馆各有侧重:在馆藏150万号昆虫标本、8000多件动物标本前,总围着睁大眼睛、充满好奇的孩子;而存放3万册古农书原籍的展区,则成了不少成年人静心“充电”、品味农耕智慧的角落。
暑期亮点当属三大特色夏令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览园原副主任魏永平介绍,“虫虫总动员”“植物科考”“秦岭科考”三个活动都遵循着“上午看展、下午动手”的节奏——孩子们既能亲手制作标本,也能跟着老师在园区认植物、辨昆虫。
来自四川的游客冯子英表示:“亲眼看到150万件标本和数字化展示,确实很震撼。”在动态展示区,他通过触摸屏细致观察金斑喙凤蝶的翅脉结构,科技手段让传统的标本展示变得更加生动、易懂。
从国际濒危物种金斑喙凤蝶到到猛犸象骨骼化石,从翩翩起舞的昆虫到沉睡千年的土壤,从远古农具到现代科技……趁着暑期,不妨带孩子走进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览园,来一场所走就走的科学探秘和农耕文化体验之旅。
服务小贴士
暑期的参观攻略:大家可以登录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览园的微信公众号实名预约购票,开放时间为每周七天,没有休息日,从早9点到晚6点。三日内都可预约,预约成功后游客凭购票二维码和本人有效身份证件即可入园参观。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览园简介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览园(农林博物院),国家级二级博物馆,AAAA级景区,位于国家级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园区占地200亩,包括昆虫博物馆、动物博物馆、土壤博物馆、植物博物馆、中国农业历史博物馆、于右任教育思想纪念馆、中国葡萄酒博物馆(北校区)、校史馆等8个专业博物馆和蝴蝶园、树木园及植物种质资源圃等,是全球目前最大的农业主题博物馆组群。
博览园共收藏昆虫标本150余万号,动物标本8000余件,植物标本55万份,土壤标本2000余种,农史文物及农具2000余件,线装古籍50000余册,树木800余种,典藏量居全国高校之首。是集教学科研、标本展览、文物收藏、园林观赏、科普教育、旅游休闲于一体的农业科技教育观光点。享有“农耕文化的中心画廊,最美的科普殿堂’之美誉。
(记者:刘晓)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