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滨州博兴县这片平凡的土地下,埋藏着代代相传的红色过往。夕阳余晖中的高家渡革命历史纪念馆,正以最质朴的姿态诉说:胜利从不是史书上冰冷的文字,而是刻在时光里的滚烫印记。
博兴的泥土浸润着不屈的血性。吕艺镇的一砖一瓦,都曾见证战争的洗礼。也正因如此,这片土地孕育出无数脊梁:敢为人先、追寻光明的张静源,“播撒火种”的刘顺元,还有更多为信仰默默献身的人们。
步入高家渡纪念馆,雕塑无言,历史有声,扑面而来的沉重感,不自觉让人肃然起敬。一张张照片、一座座雕像,是千帆过尽的印记,是挣扎奋斗的历程,是生命堆砌的希望,是光明灿烂的来路上为我们扫尽尘土的先辈,陌生却也熟悉。纪念馆长廊如时空隧道,每一步都是与历史的对话,是前进也是回溯。那些艰难岁月,如今化作寥寥数语,却藏着未说尽的沉重与期待。指尖抚过照片,仿佛能触到先辈掌心的温度,正是这无数双手,托起了民族的明天。
今日的吕艺镇,红色资源正化为奋进的力量。中小学生重温抗战路,老党员的故事在实地走访中代代相传;望着夕阳余晖下的党史馆,便想起先辈守护土地的代价,更不敢懈怠。这种将历史记忆化为行动自觉的传承,正是对胜利最好的纪念。
八十年风雨兼程,吕艺镇的红色故事仍在续写。石碑上的名字、街巷间的事迹,都在提醒我们:胜利从不是轻轻松松得来,和平需要代代守护。当我们在这片土地播种希望、收获幸福时,更要从历史中汲取力量,让不屈不挠、团结奋斗的精神,在新时代的田野上生生不息。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