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贵州广播电视台-动静新闻】
近年来,贵州省黔东南州施秉县始终把景区品质提升作为推动文旅产业发展的核心抓手,通过在特色IP塑造、服务体验优化、多元业态拓展等方面精准发力,成功实现了文旅产业的“品质提升”,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观光体验,“人气更旺”的良好发展态势日益凸显。
在IP打造上,施秉县紧扣杉木河漂流“矿泉水上漂”这一独特优势,全力擦亮这一金字招牌。依托杉木河清澈见底的原生态水质,将“矿泉水上漂”作为核心卖点,通过宣传物料、社交平台推广、游客分享等多种渠道,不断强化游客对这一特色的认知,让“矿泉水漂流”成为杉木河的标志性标签。
游客陈女士说:“我们从9点20左右开始漂流,中途和水流比较湍急的地方都有人在值守,感觉也很不错,体验感很好。”
“我们聚焦产品供给迭代升级,持续增强客源吸引力。在核心产品提质上,优化杉木河河道安全设施,夯实服务保障。同时,打造白沙井夜漂景区,引入多元游乐设施与特色活动,单日游客峰值突破4000人次,成功举办系列节庆活动,推出红色、非遗、农耕等主题研学夏令营,累计接待30 余批次团队,有效聚集人气,推动文旅消费增长。”施秉县文体广电旅游局副局长许悦群说。
服务提升方面,该县针对游客反映集中的交通、消费、管理等问题,以网民建议为重要参考,精准施策,全面优化服务质量。在交通保障上,为解决节假日景区周边交通拥堵问题,科学优化旅游专线调度,增加发车频次;联合交管部门在关键路段增设临时交通标识,加强现场疏导。在消费维权上,建立消费投诉快速响应机制,公布24小时投诉热线,规范景区及周边商铺经营行为,推行“明码标价”制度,联合市场监管部门开展定期巡查,严肃处理违规商家。在管理优化上,吸纳网民建议,增设指示标识,加强员工服务礼仪与应急处理能力培训;引入智慧管理平台,整合票务、客流、安全等数据,实现景区运行状态实时监控,提高了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
施秉县公安交警大队教导员沈耀文说:“针对近期人流高峰,我们采取了分流措施,在主要出城路口引导过境的货车以及其他车辆改走其他道路。在景区沿途游客服务中心白沙井、聂家堰以及景区大门,根据流量,适当地增加警力。周末的话,我们全体的民辅警在岗,所有人都参与到景区的管理,以及其他的交通管理,确保秩序畅通有序。”
业态拓展上,施秉县积极突破传统观光模式,新增夜间项目与年轻化业态,打造全时段、全龄段体验场景,丰富了游客体验,延长了游玩时长。在杉木河部分河段打造灯光夜漂项目,利用LED灯、投影等技术,在河道两侧营造主题光影场景,让游客体验到与白天截然不同的“梦幻漂流”。在县城区白沙井区域新增蹦极、天梯等极限挑战项目,瞄准年轻人追求刺激、乐于打卡的需求,打造“施秉网红挑战地”,并同步完善周边配套,形成“挑战+休闲+消费”的一体化场景,有效带动了区域人气与消费增长。
“为了给游客带来更好的旅游体验,面对旅游高峰,我们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更多配套的渠道信息发布。通过景区官方微信公众号、抖音直播等方式,实时更新客流量、排队情况、天气预警、活动安排等信息,让游客提前做好规划,错峰出行。在杉木河景区大门及游客服务中心休息区增加临时座椅、共享充电宝、饮水站;在景区排队通道扩大等候区域,搭建了遮阳棚、增设壁挂风扇等设施,安排专人引导排队,营造舒适排队和购票环境,全力提升旅游品质。”杉木河公司票务经理杨通宇说。
如今,施秉县已实现“白天漂流赏景、夜晚光影夜游、城区潮玩打卡”的多场景联动,满足了不同群体的游玩需求。未来,该县将继续以游客需求为导向,深化IP价值、优化服务细节、拓展更多元化的文旅业态,推动文旅产业从“流量”向“留量”转变,持续推进文旅产业升级,真正实现“量质齐升、人气更旺”的长远发展目标。(杨旭、彭刚、刘晓源、杨彤)
编辑 | 潘成婷
责编 | 杨静
编审 | 杨旭
本文来自【贵州广播电视台-动静新闻】,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