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西安城墙根下,我常常会想,这座见证了十三朝兴衰的古都,其实藏着另一重身份——它曾是中国革命史上最关键的转折点之一。去年秋天,我沿着这条红色记忆之路走了一遭,从市中心的张学良公馆到秦岭深处的葛牌镇,每一步都踏在历史的回音里。
建国路69号,一个再普通不过的门牌号。要不是门口那块“西安事变纪念馆”的牌子,路过的人恐怕很难想象,这座藏在闹市中的北方四合院,曾经改写了整个民族的命运轨迹。我记得第一次推开那扇朱红色大门时的感觉——院子里异常安静,只有梧桐叶偶尔飘落的声音,仿佛时间在这里放慢了脚步。
张学良公馆保存得相当完整,西楼、中楼、东楼,每一栋都有自己的故事。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西楼二层那间不大的办公室,1936年12月11日晚上,就是在这里,张学良召集东北军将领,做出了那个石破天惊的决定。房间里的陈设简朴得让人意外——一张办公桌,几张椅子,墙上挂着地图。站在窗前往外看,能看到院子里那棵老槐树,据说当年张学良经常在树下踱步思考。
整个纪念馆的展览做得很用心,不光有大量珍贵的历史照片和文件,还通过场景复原让你身临其境。特别是关于西安事变前后的那段历史,通过时间轴的方式呈现得清清楚楚——从日军侵华的步步紧逼,到国民政府“攘外必先安内”的错误政策,再到张、杨二位将军最终决定兵谏,每一个环节都让人看得揪心。我在展厅里遇到一位老先生,他指着一张发黄的电报照片跟我说:“你看,这就是当年周恩来到西安后发给中央的电报,就是这些电报,改变了历史走向。”
从张学良公馆出来,如果你有时间,建议去看看杨虎城止园别墅。这座别墅坐落于青年路111号,与张学良公馆相距不远。相比张公馆的肃穆,止园多了几分江南园林的雅致。杨虎城将军最初将其命名为“紫园”,后更名为“止园”,蕴含“止戈为武”之意,此名亦流露出主人对和平的殷切期盼。别墅里有个细节特别打动我——书房的书架上,至今还摆着杨将军当年读过的书,其中不少是关于抗日救国的。
如果只在城里转悠,你可能永远不会知道,在西安东南方向的秦岭深处,还藏着一段同样震撼人心的红色记忆。从市区开车到蓝田县葛牌镇,大概需要一个半小时。这条路我走过三次,每次都有不同的感受。春天的时候,满山的野花开得正艳;秋天去,层林尽染,美得让人忘了这是去寻访历史。
葛牌镇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古”。青石板路、马头墙、木雕门窗,典型的明清建筑风格,要不是街角那面“葛牌镇区苏维埃政府旧址”的红旗,你会以为自己走进了某个江南古镇。但这里的“红”,比你想象的要深刻得多。
1935年,红二十五军长征到达这里时,平均年龄只有二十出头。想想看,军长程子华29岁,政委吴焕先才27岁,比现在很多刚毕业的研究生大不了几岁。正是这群年轻人,于葛牌镇创建了西安地区首个苏维埃政权。镇上的老人跟我讲,当年红军纪律特别严,宁可睡在屋檐下,也不进老百姓家打扰。有一次下大雪,战士们就在屋檐下铺点稻草过夜,第二天早上老百姓开门,看到门口睡着一排“雪人”,都哭了。
现在的苏维埃政府纪念馆就设在当年的旧址里,不大,但展品很丰富。我在那里看到了红军战士用过的土枪、穿过的草鞋,还有他们写在墙上的标语——“打土豪、分田地”,字迹已经模糊,但那股子劲儿还在。馆长是个热心的中年人,他告诉我,这些年来参观的人越来越多,特别是年轻人,“他们需要知道,今天的好日子是怎么来的”。
如果你打算深度体验,我建议在葛牌镇住一晚。镇上和周边的瓦屋庄都有不错的民宿,价格不贵,一晚上一百多块钱,还包早餐。我住过的那家,老板娘做的洋芋糍粑特别好吃,配上自家腌的酸菜,再来碗热乎乎的玉米糁,比城里的大餐还让人满足。晚上没什么娱乐,就坐在院子里跟老板聊天,听他讲村里的故事,看满天的星星——这种体验,在城里是找不到的。
第二天早起,可以沿着红军当年走过的山路徒步一段。路不难走,但走着走着,你会不由自主地想,当年那些十几二十岁的孩子,背着枪、扛着粮食,是怎么翻山越岭的?路边有个观景台,站在那里能看到整个葛牌镇,青瓦白墙掩映在青山之间,美得像一幅水墨画。
其实,西安的红色旅游线路远不止这些。如果时间允许,强烈建议继续北上延安。从西安到延安,可以走西延高速,大概三个小时车程。沿途将途经洛川,此地存有洛川会议旧址。1937年召开的洛川会议确立了全面抗战路线,其意义非凡且影响深远。延安自是不必多言,宝塔山、枣园、杨家岭、王家坪,无一不是中国革命史上的坐标。
不过话说回来,即便只是在西安市区和周边转转,一两天的时间也能让你对这段历史有个基本的了解。重要的并非涉足之地的多寡,而是你是否着实用心去体悟、去领会。我见过太多游客,到了纪念馆就是拍照打卡,连展板上的文字都不看一眼,这样的“到此一游”其实挺可惜的。
临走前,我想起在葛牌镇遇到的一位老红军后代。他跟我说:“我爷爷当年参加红军时才16岁,他常说,那时候谁也不知道能不能活着看到胜利,但就是相信,跟着共产党走,中国就有希望。”这话很朴素,但分量很重。
下次若你来西安,莫要只念着兵马俑与回民街。抽出一两天时间,走走这条红色之路。不需要什么宏大的理由,就当是一次特别的city walk,只不过这一次,你走进的是历史的深处。
需提前于网上预约门票,尤其是西安事变纪念馆的门票。旺季之时,前往该馆参观的游客数量颇为可观,提前预约可避免诸多不便。
带上充电宝,因为你会忍不住拍很多照片。
若前往葛牌镇,山路多弯,易晕车的朋友务必备些晕车药。
最后想说的是,这些地方都是免费开放的,但正因为免费,更需要我们的尊重和爱护。在纪念馆里保持安静,不要大声喧哗;看到老物件不要随便触摸;如果遇到讲解员在讲解,不妨停下来听听,他们讲的故事,比任何导游词都生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