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旅居红河 村长有请”系列主题活动屏边站启动,数十位来自全国各地的网络达人们走进屏边,跟着村长的脚步,爬大围山、看人字桥、参观苗医药博物馆、蹦篝火苗迪,感受了屏边的独特风韵。
当达人团乘车到达,滴水苗城日月广场上的迎宾仪式在欢快的音乐中开始了,芦笙阵阵中,达人们一边欣赏歌舞,一边品尝当地特色米酒,感受苗家最隆重的欢迎仪式。在非遗传承人的带领下,达人们一边了解花米饭制作技艺,一边学着用斑斓米饭捏制饭团,清香四溢的花米饭成功俘获了达人们的味蕾。
在云南博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全球规模最大的天然虾青素生产基地更揭示了这方水土的珍贵馈赠。那源自雨林深处微藻的鲜红生命力,被科技萃取,成为守护健康的自然秘钥。达人们走进其中,数百亩养殖生产线玻璃管中的雨生红球藻,在阳光照射下呈现出红、绿、黄、紫、蓝等不同颜色,宛如一个巨大的调色板,色彩斑斓,蔚为壮观。
屏边的绿意是盛大而慷慨的,作为云南唯一的苗族自治县,屏边坐拥北纬23°“太阳转身之地”的独特坐标。这里年均气温稳定在17℃左右,四季温润如春,高达68.3%的森林覆盖率造就了每立方厘米负氧离子超3000个的清新空气,是名副其实的"中国天然氧吧"。伴着晨雾,达人团队随“村长”深入大围山国家森林公园,在原始森林的茫茫林海间,循着斑驳的苔痕、根部盘错的古树,沉浸式感受森林的呼吸。达人“最美云南”感叹:“大围山的绿意是活的,有呼吸的,在山里能够感受真正的 ‘森呼吸’!”
苗绣针尖下的情意,在指尖上缠绕成永恒。达人团队在非遗传承人的引领下,体验苗绣与蜡染的巧艺。针线穿梭于土布经纬,蜡刀勾勒出古老图腾,靛蓝在时光浸染中沉淀。
苗医药博物馆里,千年智慧沉淀在草木根脉之中。走进博物馆,目光所及皆是神秘的民族风情,是源远流长的苗族文化,是历久弥新的苗医苗药。在这里,琳琅满目的标本,生动的图文、视频,惟妙惟肖的动植物模型,带你了解屏边民族医药发展历史,感受苗医药的神奇;在这里,你可以近距离识别各类苗药,感受神奇多彩的苗医药世界,开启一场曼妙的苗医药之旅。达人们听苗医讲述着草木金石化身为药的玄机,体验拔罐、推拿的传统医术,药香氤氲中,仿佛能触摸到生命与自然间最原始的连接。
暮色四合,花山宴在欢声笑语中开启。长桌蜿蜒如龙,铺满了苗乡山野的慷慨馈赠。腊猪脚、炒腊肉、花米饭,各种山茅野菜,让大家享受了属于屏边的美食盛宴。当篝火在夜色中腾起,芦笙热烈奔放,众人与盛装的苗族同胞手挽手,围着跃动的火焰跳起“苗迪”,火光映照着一张张欢畅的笑脸,大家与当地同胞一起狂欢,共同感受苗城的歌舞魅力。
最后一站,达人们一起前往世界三大工程奇迹之一的人字桥,与历史对话。这座钢铁骨架的百年传奇,静卧于险峻山谷之上,犹如巨人以双足撑起天堑通途。爬上山腰,漫步铁轨上,感受百年滇越铁路的时光印记;指尖抚过冰凉的铆钉,仿佛触碰到了滇越铁路百年脉搏的余温;汽笛声声中,缓缓驶过的米轨火车,见证了百年滇越铁路不朽的传奇。
旅居红河,村长有请。当苗岭清风拂过面颊,当篝火的温度仍在胸中跳跃,屏边,这方康养秘境,已备好绿意满怀的呼吸,备好五彩糯米的清香,备好篝火不熄的暖意。来吧,在“康养秘境·森息苗韵”的永恒画卷里,赴一场村长之约,在隐秘的山水秘境中沉浸式感受千年苗文化的底蕴。
文丨孙思漫
图丨红河文旅
编辑丨杨燕婷
审核丨华芳
运维 | 云报集团·文旅头条新闻网
各位小伙伴,红河文旅的投稿邮箱已经开通,欢迎各位读者朋友积极来稿哦!
投稿邮箱 : hhlysck@163.com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