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重要讲话精神,同时为上合组织峰会成功举办营造积极氛围,8月7日,一场以“何以中国·和合共生”为主题的红色文化探寻活动在平津战役纪念馆隆重举行。由中央主要新闻网站、省市重点新闻网站、头部商业网站及知名网络大V组成的80余人媒体采访团齐聚平津战役纪念馆,循着总书记的足迹,深度探访红色地标,解码中华文明的精神密码。
本次高规格、广覆盖的媒体采访团,汇聚了主流权威声音与新兴传播力量。在平津战役纪念馆讲解员叶浩林的带领下,采访团成员沿着历史脉络,沉浸式感受珍贵文物蕴含的红色内涵。一幅幅定格烽火岁月的照片、一件件饱含硝烟的文物、一封封体现运筹帷幄的电报,生动再现了平津战役的恢弘画卷与人民支前的磅礴伟力。
采访团成员们驻足凝视、认真记录,用镜头捕捉历史细节,以笔触感知革命精神,深入挖掘文物背后所承载的智慧、勇气、团结与力量。
作为本次活动的亮点环节,采访团成员集体观看了平津战役纪念馆特色球幕影院电影。平津战役纪念馆副馆长梅鹏云热情地向大家介绍道:“平津战役纪念馆球幕影院将超大全景数字球幕电影与多通道环绕声场、多维度动感230°视觉效果、360°旋转看台相互交融,影片不仅仅是对战役过程的再现,更是对其中蕴含的智慧与精神的一次深刻诠释。相信当大家置身于这巨大的穹幕之下,身临其境般感受那段烽火岁月时,能更真切地体会到,平津战役的胜利,是战略运筹的胜利,是人民力量的胜利,更是对和平、团结与统一不懈追求的胜利。”随着梅馆长的介绍,影院灯光渐暗,震撼的音画效果瞬间将大家带入那段决定中国命运的壮阔历史现场,沉浸式体验战火纷飞与战略决胜。球幕技术以极具冲击力的现代视听语言,将革命历史讲述得更加立体可感,令媒体人深受触动。观影后,采访团成员纷纷表示,这种创新形式不仅增强了历史的感染力,更让“和合共生”所蕴含的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军民同心的历史必然性深入人心,为讲好中国故事提供了崭新视角。
除了参观和观影,采访团还积极开展采访工作,与馆内相关业务部门、研究专家进行深入交流,挖掘更多关于平津战役和红色文化传承的背后故事。针对记者们提出的关于战役关键决策、历史细节、文物背后的故事以及“和合共生”理念在平津战役中的具体体现等问题,平津战役纪念馆党总支副书记、副馆长祁雅楠进行了耐心细致的解答:“战役中展现的高超战略智慧、军民鱼水情深、对和平解放古都的卓越努力以及最终实现北平和平交接所体现的‘和合’精神,这些正是中华民族追求团结统一、珍视和平安宁的生动写照,深刻回答了‘何以中国’的历史逻辑,也为理解当代‘和合共生’理念提供了宝贵的历史镜鉴。”
参观尾声,平津战役纪念馆内独具匠心的红色文创产品吸引了采访团成员驻足。从设计精巧、寓意深远的纪念徽币、帆布包,到印有经典语录、特色地标建筑的笔记本、明信片,再到融合革命元素与现代美学的文具、生活用品,这些文创将厚重的革命历史以新颖、时尚、可亲的方式呈现出来。它们不仅是历史的载体,更是“和合共生”理念在当代的创新表达——让红色基因“活”起来、“潮”起来,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成为连接历史记忆与现代生活的生动纽带。采访团成员们饶有兴致地观看、询问和选购,认为这是活化利用红色资源、拓展文化教育功能的成功实践。
本次“何以中国·和合共生”主题媒体行,不仅是对天津深厚红色文化底蕴的深度挖掘,更是为上合组织峰会预热、向世界展现中华文明精神特质的重要窗口。采访团成员纷纷表示,将充分运用此行采集的丰富素材,通过全媒体平台与创新表达,向全国乃至世界生动讲述天津的红色故事。
以历史之光启迪当下,以文明交流促进相知。平津战役纪念馆作为全面展现平津战役伟大胜利的专题性纪念馆,自建成开馆以来,一直是开展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阵地。这里不仅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更见证了中国革命战争的光辉历程。采访团的集中探访与报道,将有力推动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跨越时空,在新时代焕发光彩,为上合组织倡导的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的“上海精神”提供深厚的历史文化支撑。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