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经济报记者 赵显志
8月8日,2025南阳市推动文化繁荣兴盛暨文旅产业发展大会在南召县召开,全市各界齐聚一堂共商文旅发展大计。这座位于豫鄂陕三省交界处的历史文化名城,正以 “山水、文化、康养” 三大核心魅力,书写着“三顾忘返”的新篇章。而南召县的生动实践,正是南阳文旅活力的鲜活注脚。
南阳古称宛,2.66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藏着“一顾惊艳”的山水密码。森林覆盖率达39.5%,水资源总量全省第一,淮河源头与南水北调渠首的清澈,滋养出无数自然瑰宝:西峡老界岭的22℃盛夏,恐龙遗迹园的史前奇观,桐柏淮源的“四渎”灵韵,丹江水库的万顷碧波,还有穿城而过的白河湿地,构成北方罕见的水城画卷。其中,南召县的山水尤为独特——宝天曼作为“世界人与生物圈保护区”,集“北雄南秀”于一身,与五朵山的道教仙气相映成趣;九龙瀑布群的飞瀑流泉、伏牛天池的静谧湖光,连同白河漂流、猿人山滑雪场等业态,让这里成为“四季全时”的旅游乐园,为南阳的生态画卷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二顾倾心”的文化厚度,在南阳5000年文明史中层层积淀。从“四圣”先贤的智慧光芒,到武侯祠、医圣祠、内乡县衙的历史遗存,24处国保单位、21万件馆藏文物勾勒出楚汉文化的脉络。南召县更是这文化长卷中的璀璨一章:“南召猿人”揭开中原人类起源的神秘面纱,“楚长城”被誉为“中国长城之父”,丹霞寺的晨钟暮鼓与五朵山的道教传承交织,让远古文明与宗教文化在此共鸣。当地精心打造的沉浸式红色旅游项目,更让曹店第一党支部、高嘴坡战斗遗址成为传承红色基因的生动课堂。
“三顾忘返”的康养之乐,根植于南阳“世界中医药文化发祥地”的底蕴。30万亩艾草种植基地、占全国70%的艾产品市场份额,以及“八大宛药”的道地品质,让中医康养融入旅游肌理。南召县深谙此道,将辛夷、艾灸等元素融入“一宿一主题”的民宿集群,464套特色民宿涵盖高山康养、中医理疗等多元体验,五朵山的云上伴山、野舍帐篷酒店更是成为网红打卡地,带动旅游综合收入同比增长12%,让“为一间房,赴一座城”照进现实。
如今的南阳,正以“文旅+”融合发展为引擎,推动全域旅游提质升级。南召县探索的“三变三增”模式,让村民通过旅游产业增收致富,120多个农旅融合示范村实现“一村一景”;全市则紧扣“一城两翼三片区”布局,推进五朵山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创建,做强“原生山水、民宿南召、全域旅游”品牌。从南召的星罗棋布景点到全市的文旅资源矩阵,南阳市正以独特魅力证明:这里不仅是历史上值得“三顾”的诸葛茅庐所在地,更是如今让人流连忘返的文旅胜地。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