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2日,记者从汕尾市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25年汕尾开渔文旅活动暨项目推介签约开工投产仪式将于8月16日上午启幕。
这场融合渔乡传统、文旅活力与蓝色产业动能的盛会,不仅将为市民游客奉上“海陆丰特色文旅大餐”,更集中展现汕尾建设现代化海洋经济强市的阶段性成果,成为深汕协作、两岸交流的重要纽带。
共赴开渔盛宴
感受海陆丰独特魅力
今年的开渔节活动全面升级,精心策划了“味道、文化、畅游、烟火”四大篇章,力求展现汕尾独特的海洋文化、渔乡风情和文旅融合新风貌。
“味道”篇构建完整美食体验链,通过海鲜美食集市、升级版的二马路海鲜夜市以及创新开设的“汕尾味道”开渔盛宴,覆盖从高端品鉴到大众消费、日市到夜市的完整美食体验链。
市文广旅体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汕尾味道”开渔盛宴计划在市城区玉台山慈云公园设宴200桌,预计吸引约2000人参与。该活动采用政府补贴与餐饮企业让利相结合的方式,致力于提供低价高品质的海鲜盛宴,让游客和市民一站式尽享地道汕尾鲜味。
“文化”篇深挖地域文化底蕴,包括省工人艺术团走进汕尾文艺晚会、本土稀有剧种展演以及百名画家共绘“百千万工程”百米长卷等精彩内容。开渔之后连续四周的周六晚上,市民和游客还可前往市城区小岛渔村水吧街,欣赏以白字戏、西秦戏、正字戏等海陆丰稀有剧种为主的“汕尾有好戏”海陆丰戏剧展演,享受视听盛宴。
“畅游”篇发力滨海休闲,结合汕尾市今年筹办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帆船项目比赛,活动创新开设“体育+旅游”,在红海湾遮浪街道红坎冲浪区开展“冲浪,到汕尾”嘉年华暨2025年汕尾开渔——汕尾冲浪公开赛,邀请国内外冲浪爱好者参加比赛和表演。游客还能沉浸式体验波波板,感受音乐开放麦的魅力,逛逛冲浪品牌市集,并参与净滩活动。
开渔仪式上还将发布4条高铁自驾游线路、8个研学旅游产品和酒店民宿优惠活动。这种多业态、沉浸式、全域联动的设计,有效将开渔时点优势转化为长期文旅吸引力,是汕尾市推动“山海湖城·红色圣地”品牌具象化、提升旅游综合效益的关键实践。
项目集群赋能
打造“蓝色粮仓”
汕尾市坐拥2.39万平方千米海域资源,渔业年产值稳居全省前列,是南海重要渔场。境内鱼虾蟹贝藻类齐全,水产品位居全省前列,发展现代化海洋牧场特色与优势显著。
当前,汕尾市正全力夯实现代化海洋牧场根基,科学划定22片约743平方公里海上养殖区。目前全市已开工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项目14个,总投资约36亿元,同时储备项目10个、预计总投资约99亿元。
市“百千万工程”指挥部办公室有关负责人介绍,本次活动的核心亮点还在于集中展示汕尾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的重大进展与产业生态构建。开渔启动仪式上,将重点介绍省港航集团网箱建设、中挪三文鱼陆基养殖等4个近期开工的标志性产业项目,3个近期投产的现代化海洋牧场种业项目,标志着产业链基础环节取得实质性飞跃。
更具战略意义的是现场将进行多维度赋能签约。汕尾市将与广东海洋大学、深圳大学都市农业研究所、广东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共建科研服务平台,实现“科技赋能”;促成龙头企业与本地涉海主体签订“联农带农”协议,推动产业富民;引入现代化海洋牧场保险项目,为产业稳健发展保驾护航。
此外,还将联合主流媒体签订“媒体+”赋能农产品市场体系框架协议,系统性提升“汕尾海鲜”品牌价值和市场辐射力。这一系列“开工+投产+签约”的组合举措,将清晰勾勒出汕尾从传统捕捞向高科技、全链条、强品牌的现代化海洋经济转型升级的坚定路径。
湾区枢纽联动
双向赋能共赢
本次开渔活动由深圳对口帮扶指挥部深度参与主办,体现了深汕协作在产业与消费端的共同发力。主办方还创新策划了“首届海峡两岸民俗文体汇暨台湾青年滨海湿地骑行”,以文旅为纽带促进两岸青年交流。
在传播策略上,汕尾市提前启动“汕尾海鲜图鉴”系列短视频及网红“海鲜体验官”沉浸式探营,组织网红博主美食采风团进行全平台推广,并特别策划《一条鱼的大湾区之旅》专题片,讲述汕尾海鲜一小时直达深圳、一个半小时直达广州家庭餐桌的高效供应链故事。
南方+记者 彭骏 汪旭莹
【作者】 彭骏;汪旭莹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