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随州人的天门行记
一笑轻尘
引言
天门,古称竟陵,位于湖北省中南部,江汉平原北部,是湖北省直辖县级市。天门是鱼米水乡,城区湖河密布,曾是云梦泽的一部分,水域覆盖率居江汉平原之首。天门是湖北南部平原城市,随州是湖北北部丘陵城市,两者从地理上相隔也较远。查了历史方知,天门与家乡随州还有渊源。
1937年改属第三行政督察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设随县(今随州市),直至1948年天门县城解放为止。1994年10月24日,经国务院批准天门市、潜江市和仙桃市实行省辖直管。天门市成为全国最早设立的三个直管市(天、仙、潜)之一(随州于1994年11月5日设立为直管市,于2000年8月升地级市)。如今随岳高速(许广高速)串联随州好和天门,从天门出发,开车只要两个小时就可以到家。随州是神农故里,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天门是茶圣陆羽故里,世界茶文化的发源地,同样影响深远。这次,我暑假带着女儿探访天门,我与天门又产生怎么的链接,我在天门又会有着怎样的收获呢。

1 天门的人聪明而勤劳 &女儿说去天门看奶奶和弟弟
我们从广州出发,直达天门。母亲在天门帮三弟带娃,今年是第六个年头,用母亲的话说:“老妈在哪里,家就在哪里”。
女儿很喜欢坐火车,也喜欢画画,出门四件套是一个行李箱,一个背包,一支笔,一个画画本。女儿上了火车,便拿出画笔和本子画画,记录一路的风景与探亲的美好心情。
从广州到天门要五个小时。女儿不断喜欢画画,还喜欢聊天。

火车的隔壁位坐了一个妈妈,抱着一个小男孩。女儿便好奇地问小男孩几岁了,妈妈说一岁多,会走路了。她又问可以和小弟弟一起玩吗。得到肯定的回答后,她带小男孩在火车站捉迷藏。火车小孩子很多,两个三个四个,很快就玩在一起。
车厢变得喧闹,在列车员制止下各自回到座位。
女儿回在座位上,又坐小男孩的妈妈聊了起来。她说:我要回湖北看奶奶,奶奶在天门,天门中断楚江开…
女儿背起来古诗,把我也逗笑了。
小男孩妈妈问女儿说,奶奶是天门人吗。她说,不是,是随州人。又问,妈妈是天门人吗。女儿还是说,不是,妈妈是潮州人,我还要回潮州。

没想到我们平时的聊天,女儿记下来这么多。
我的目的地确实是天门,母亲那在天门带娃,我带母亲和两个侄子一起回随州老家。
火车接近武汉时,还有一个多小时到天门站。女儿也玩累了,我抱着睡了一下。隔壁小男孩也睡着了,小男孩的妈妈在玩手机。
我跟小男孩的妈妈随便聊了几句。
得知这位妈妈也是去天门。她一个人带小孩回天门老家。目前这位妈妈和家人在广州开厂做服装。据我所知,湖北人,尤其天门仙桃人在海珠做服装的很多。我问在在海珠鹭江吗。她说不是,是在后窖。
我并不知道后窖的城中村也有服装产业。
这位妈妈说她每年回来一两次,每年都回湖北,小弟弟一岁多,还没上幼儿园,户口在老家。她没想过把户口迁过来广州,也没有想过在广州买房。

窥一斑而知全豹,这或许是在外打拼天门人的一个缩影。天门人敢于拼搏,顾家而勤劳。我想起我一个在佛山工作的大学学妹也是天门人,正是如此。
天门地处江汉平原腹地,汉江流过天门,创造了丰富沔阳文化。谈起美食,我想起上过《舌尖上的中国》的天门蒸菜,是国字号招牌菜,是成为继排骨藕汤、热干面等之后的又一湖北特色美食。我有幸在三弟结婚的婚宴上吃过一整席,极富特色,印象深刻,名副其实。

天门话我是听得懂的,母亲也听得懂,不会讲。天门方言属于北方方言,西南官话区的武(汉)天(门)片,也称天(门)汉(阳)方言,是湖北方言的代表,但比武汉话要柔和。在这里生活多年后,三弟学会了天门话,在天门也讲天门话。
快下车时,我们来到车门处等候。女儿不停摸摸小男孩的头,经过五个小时相处,似乎很不舍分开的样子。

最后女儿和小男孩在火车上告别,说:回来我们还坐一起,我们坐绿皮火车,再坐一起。我们被逗笑了。心想,虽然反程也是打算回天门坐车,再遇到那时概率非常小的。
童言无忌,小孩的天真与率性,让大人感动。小孩子的单纯和美好,让大人温暖。
2 天门的夜温柔而静美 &悠长的歌唱穿越古今的深情
刚到天门正值黄昏时分,远方晚霞漫天。道路两天的荷花池告诉我们来到广袤的江汉平原富饶的鱼米之乡。
一路上我并没有看到山。查阅地图,发现脚下曾经的云梦泽的一部分。秦朝以前古竟陵城在西北部,现在市区这一片还是烟波浩渺的云梦泽,楚王狩猎的地方。
三弟的住的地方在竟陵街四牌街。到了目的地已是万家灯火。晚饭,母亲炒了几个小菜,煎了几条小鱼。饱餐后,我不觉困,自个人出去逛逛。没多远有一家中百仓储,我去买了一双拖鞋。

天门的夜晚很安静,路上很干净,行人也不多。
第二天,我开三弟的车带母亲和两个侄子回随州老家玩几天。仅待了三天,小侄子发烧,我们又从随州提前返回天门。出发前一天我在乡镇买了些药带上,小侄子可能水土不服。
我们周五下午回到天门。晚上三弟从武汉坐高铁回来,带我们要万达吃饭。三弟在同济医院学习培训一年,每个周五才回家。三弟是2014年大学毕业,在此成家立业,至今已有10余年。前几年全脱产读研,毕业后一直留在天门工作。
天门万达位于天门新城区,从老城区过来半个小时车程。如今不少县级市都有了万达,有万达的地方必然是新社区,新楼盘,人流很大,十分热闹。
吃完饭,沿着陆羽大道我们去北湖公园散步。从地图上来看,北湖公园位于湖北省天门市城区北部、汉北河以东,形状像一把绿色的“玉如意”。这里靠近新城区,公园环境十分优美,是天门人茶余饭后的生活休闲地带。

三弟说,天门有东南西北四个湖,北湖是天门最大的城中湖,其中水域面积有上千亩。除北湖之外城区还有东湖、西湖,在城区成三足鼎立之势。
可能天门经济发展不错,可能靠近武汉。城市面貌和夜景风景都不错。北湖的夜晚热闹非凡,很多人在这里散步、锻炼、逛夜市,也有网红在打卡拍照。这里的夜间经济和地摊经济十分火爆。
北湖边上的一座红色的建筑吸引了我的注意。建筑呈现金字塔式造型,采用喜庆的红色,在夜间灯光的照射下更加艳美,当之无愧为北湖地标性建筑。

三弟说这是华侨博物馆,已经建好,但是尚没有对外开放。
这让我很惊奇。像广州、潮汕、江门等沿海城市很多华侨。我想不明白为何一个内陆小城市,会成为中国内陆最大的侨乡。
手机查阅资料得知,天门有多达28万天门人当年为了生计,漂泊在世界各地。难以相信,一百年前有一群群多天门人跋山涉水去国外打拼,需要多大的勇气,遇到多大的困难。
或许地理和环境因素造就了天门人的经商精神。泰康保险的李东升,是天门人。看过《十三邀》对他采访,当回到天门曾经生活的地方,回忆年少岁月,他流露出很深的感情。
继续往前走,我又看到一个淡黄色灯光的多孔拱桥。我看到桥边有人在直播唱歌,似乎是黄家驹的粤语歌曲,一群人围着听,如痴如醉。

天门人是懂生活的。
悠悠的江水,歌声在盛夏的夜空,激情滂湃,神情无比。我觉得唱的很好听,就停下里听了一下。
湖边的柳树在随风舞蹈,我折了一小段枝条给女儿玩,这是在广州她是没有见过树木。

古人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我说:城不在大,有人则名,有水则灵。北湖公园从荒郊田野蝶变为城市客厅,无疑是成功的。天门北湖的夜晚充满灵动,充满烟火气。
北湖的夜晚热闹,西湖的夜则安静很多。

次日夜晚,三弟带我和三个孩子又去了西湖公园走走。西湖公园还有一个名字是陆羽故园。这里是唐代“茶圣”陆羽的出生地,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是江汉地区最大的城市公园,水域面积高达20万方之辽阔。
西湖公园文化氛围很浓,明代“竟陵十景”之一,围绕茶圣故里的文化内涵,以茶文化为主题,以陆羽这一独特的人文景观来打造。
但是进门处并没有收我们门票。一走进公园,首先看到是陆羽高大的大理石雕像,高达数十米,不由让人肃然起敬。

人生如茶。中国能形成一种文化和礼仪,在全世界普及流行,陆羽功不可没。
陆羽是天门最大的文化资源,但并不独享。我查阅资料得知,陆羽的出生地在湖北天门(很多人不知道古竟陵就是今天门)。在浙江湖州,陆羽晚年隐居苕溪完成《茶经》奠定茶文化基础。当地也建有陆羽雕像,以纪念其贡献。在江西上饶,陆羽曾隐居茶山寺(今江西上饶)完善《茶经》并推广茶文化。也建有陆羽公园,部分区域保留其生活痕迹。
孩子们不懂文化,他们来西湖公园另有所图。

西湖公园树木葱郁,在每个高大的乔木上密密麻麻有很多小螺蛳。在我们的灯光赞助下,孩子们玩起了抓螺蛳,不亦乐乎。
我想不通,为啥螺蛳在湖里待着不舒服吗,为何要爬到大树上。
西湖公园标志性景点是茶经楼博物馆,远远望去流光溢彩,威武雄壮。三弟说里面收藏了很多跟茶有关的书籍。
晚上茶经楼没有对外开放,我们还是走到跟前,近距离一睹华章。

3 天门的城宜居而舒适 &清晨绕东湖跑一圈是挺美的一件事
三弟住在老城区,在天门中心医院上班,住所离医院不远,隔着一个东湖。

回到天门的次日(周六)上午,三弟说带女儿和侄子们去捉小虾子。他们从家带了鱼网子和小水桶。
我问三弟,一会去哪里有得抓?三弟告诉我在东湖公园。
据说十年前东湖公园与西湖陆羽故园同日开园。东湖公园湖边的水草里就有不少小虾米,周末他经常带孩子去抓来玩。
听着很有意思,我便跟着孩子们一起出门。
这是我第一次在东湖游玩。2018年春节第一次来天门时,刚好下了雨,给我第一感觉是天门的路面泥巴多,在三弟的和单位之间有一个大湖,现在看来就是东湖公园。

东湖、西湖相距不远,似两片肺叶位一左一右居城市中央。因为是白天,天晴晴朗,湖面波光粼粼,满湖的荷花开得娇艳无比,湖边的林木高大葱郁。
三弟找好位置,给孩子们师范捞虾的方法,孩子们听得认真。经过多次实践。孩子们看到活蹦乱跳的小虾子被捞起来开心地跳起来,急忙捡起来装进小水桶里。

美丽的荷花,弹跳的虾米,无不是天门城市生态和水质指标优良的一个重要体现。
三弟和孩子们在一遍捞虾,玩的不亦乐乎。不远处,看到旁边一个老人在吹悠扬萨克斯,陶然自得。独乐乐不如众乐乐,老人家很懂得分享,带着音响,开了直播,可谓装备齐全。

我站在一旁听了一段,没有打扰这位艺术家。
天门文化从古到今源远流长。深厚的文化底蕴繁育出异彩纷呈、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使得天门荣膺"中国蒸菜之乡"、"中国曲艺之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等称号。
天门人的民间文艺热这两天我是感受到了。在老人不远处,我又发现曲艺博览园。仔细观察,这一处处以雕塑形式表现的文化景观,有花鼓戏、皮影戏展示,有天门锅盔、北门酒制作。我一一看过来,受益匪浅。

周日早上,我早早起床去附近的东湖公园去跑步。我认为跑步这是认识一个城市,观察一个城市的绝好机会。
一是可以锻炼身体,呼吸公园城市清晨的新鲜空气。二是可以用脚步丈量城市,用眼镜观察城市,发现天门这个城市一些藏起来或者还没感受到的风韵。

首先,我发现三弟住的小区比上来来干净、整洁、漂亮了。墙体刷成统一的米黄色,院内划分了停车位,拆除了个人违章搭建的各类窝棚,释放了空间增加了生活配套设施。所有的大马路都是干净的沥青路,路上没有一点垃圾。
我在一个公告牌上找到答案,这是经历了社区微改造后的效果。

走出小区我远远湖边一个医院,正是三弟在天门上班的地方。这个医院很多名,仙桃和潜江也会过来看病,这几个城市文化和语言差不多。天仙潜电话区号都是一样的,文化相通,地理相近,有点像广东的潮汕地区(潮州、揭阳、普宁)。
沿着昨天去抓虾子的方向我往前跑步,来到了东湖的另一面,看到一个巨大的凤雕像。
我知道古代楚国人爱凤,有很多有关的历史典故。天门跟凤有有什么关系呢,这激起了我的求知欲。

从质地上来看,这只凤是青铜器质地,纹理粗犷有力,大凤趁势而起,展翅欲飞,昂首挺胸,十分有精神,有气势。原型来源于四千六百年石家河遗址出土的玉器“凤鸟杯”。
湖北是千湖之省。从地图上看,位于江汉之间的天门湖泊同样众多。查阅历史地理得知,秦汉以前今湖北南部出现的地名还只有安陆、竟陵、江陵等少数几个。其中,安陆的意思是“安之于陆”,是云梦泽的东界,竟陵是为山陵到此终止的意思,是云梦泽的东界,都属于古郧国。江陵是云梦泽西界,楚国建都于此。
历史就是这么机缘巧合。

沧海桑田,斗转星移。矗立东湖湖畔的凤雕像在新时代表达了天门这座城市筑巢引凤的胸怀,彰显了天门人民开放、创新的精神。
我继续往前跑,东北方向有一片生活区,可以走进去。我看到有人在悠然打太极,有人在骑行运动。我还看到一块牌子上面写着“社区便民利民15分钟生活圈”,把东湖周边的生活设施标注得清清楚楚。

这是一个城市以人为本的生动实践。
天门的社区环境和生态环境不断得到整治提升。围着东湖公园跑步是非常舒适的的一件事。穿越一片水,一片林,时不时邂逅数只小鸟在林间跳跃,在水面飞翔,让人心头一喜,如同安静的湖面被一颗小石子泛起了涟漪。

看到的越多,越感觉城市变化越大,越感觉环境变得越美好。竟陵城,天门人,在此刻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具象化。
发现一个城市的美,地标性建筑要看,也要从细节入手。如脚下的城市井盖。
我看到东湖公园路边雨水井除了注明管道直径为400毫米外,多写了八个字“茶圣故里、中国天门”,上面还在铸造有浮雕,是茶经阁的建筑轮廓。
这是一种很好的文旅宣传,也让一个普通之物变得好看而有内涵。

我边走边看,边看边想,跑跑停停,花了一个小时,在八点半折返回家。母亲给我准备的早餐有一碗黄鳝鱼面,说是天门的特色。味道我现在忘记了,感觉蛮特别的。
这几天都是母亲自己做饭,是随州老家的口味。没有再尝一尝火辣辣的天门蒸菜,这或许是唯一的遗憾。
后记:
旅行的时间总是过的匆匆,又充实无比,累并快乐。
我感觉天门最大的特色就是生态好,江湖多,不输江南水乡和岭南水乡。北湖、西湖、东湖三天时间里我都领略过其风采。它们既是天门城区公共的开敞空间,又是城市重要的生态绿肺。
我查阅资料还了解到,近年来天门市久久为功,以水为媒,退林还湖、退耕还湖、退渔还湖,充分挖掘城市湖泊的文化内涵,最终成功打造出城水相依、绿水相融的水乡园林风貌。曾作为一名规划师的我真心为之点赞。
满打满算,在天门待了三天四晚的时间。周一我带女儿回广州,女儿说还没玩够,我又何尝不是。三弟和弟妹都回到各自工作岗位,帮我叫了滴滴车去火车站,弟媳给我寄了一箱本地特产,其中就有莲藕排骨和天门酱鸭。

这次从广州回湖北,回随州,访天门,我和女儿都收获很大,丰富了知识,游玩了山水,加深了感情。孩子一生陪伴我们的时间并不多,趁刚上小学,学业没那么重,多回老家走一走。多去外面看一看,是正确的事情。
这短短数日,不能看遍一个城市。天门与随州之间的历史在延续,随州人和天门人结下来深情也必将延续。
去高铁站的路边,我欣喜地看到现代化服装厂鳞次栉比。这或许是早些年从广州开始的产业转移落地生根,天门人回到家乡创业,对家乡的发展不失为一家好事。
最后的最后,就以我在网络上看到一句话结尾吧:
当你漫步在东湖旁,抚弄湖畔的红花绿柳的时候;又或者当你徜徉在西湖边,感受碧水的灵气神韵的时候,你就不难明白“茶圣”陆羽在《六羡歌》中的感叹了:“不羡黄金垒,不羡白玉杯;不羡朝入省,不羡暮登台;千羡万羡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来?”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