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1日
《中国旅游报》刊发文章
《峡谷清凉三重奏:巴山大峡谷的夏日解码》
关注达州宣汉巴山大峡谷
↓↓↓
原文转载如下:
巴山大峡谷。(王梦 摄)
炎炎夏日,何处寻一方彻底清凉?是纵情山水的欢歌,是河畔晚风的低语,还是星空下的悠然入梦?或许,有一个地方,可以满足这所有的清凉愿望。大巴山南麓的褶皱深处,桃溪谷的溪水正冲刷着游人的暑气,独特的“三重清凉密码”,吸引着追寻夏日惬意的人们。
这里不仅是国家4A级景区,更是一个正在向国家5A级景区全力冲刺的文旅新地标。依托被地质学家誉为“天然褶皱博物馆”的独特资源(452米至2480米的巨大高差造就了“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奇观,55条飞瀑、72个溶洞、99座险峰星罗棋布),将亿万年地质奇观转化为文旅融合的清凉高地,更书写了动人的脱贫故事。开园七年已累计接待游客超1146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突破75亿元,带动了周边102个贫困村、9.1万贫困人口走向新生。
深山藏人家。(巴山大峡谷)曾宪平 摄
峡谷寻幽,地质奇观纳清凉
烈日当空,何处避日?避暑的第一要义是“躲”。躲进桃溪谷深邃的怀抱,便是躲开了烈日的锋芒。
踏入谷口,一段湿漉漉的青石板路就像天然空调,瞬间褪去大半燥热。循着潺潺水声深入,一泓清澈溪流跃入眼帘。饱受暑热煎熬的游人迫不及待踏入水中,泼水嬉闹,静坐纳凉,欢笑声与流水声交响,夏日的活力在此尽情挥洒。
峡谷深处千仞,将灼热的阳光温柔消解,只留下满谷的幽静清凉。阳光透过峭壁上茂密的草木,在谷底洒下斑驳光影,行走其间,仿佛置身于光与影交织的秘境。走累了?不妨在独特的“穴居咖啡”小憩。坐在洞穴般的空间里,品着咖啡的醇香,思绪仿佛穿越千万年,触摸古巴人生活的印记,历史的厚重与当下的清凉在此刻交融。这儿也是景区智慧化升级的缩影,数字化改造的溶洞(如大象洞化身“时空幻旅”体验馆)正为游客提供穿越亿年的新奇体验。
若静极思动,桃溪泉水漂流便是点燃激情的出口。或泼水嬉闹,或静坐溪边,也可以乘皮筏顺流而下,水花飞溅,清凉透骨,欢声笑语回荡在古老的岩壁之间。和你的三五好友或家人,来一段激情四射的桃溪泉水漂流,让夏天的快乐更加多元。
游客正在漂流歇凉(四川巴山大峡谷供图)
河畔听风,巴风土韵醉清凉
没有水的夏天,不够激情;没有风的夏天,缺少浪漫。巴山大峡谷的清凉,离不开水与风的合奏。当白日的激情稍歇,夜幕降临,渡口风情小镇便成为体验清凉与文化交融的舞台。
前河之畔,晚风习习,送来沁人心脾的凉爽。这里是感受巴文化与土家风情的绝佳窗口。大型沉浸式演艺《梦回巴国》震撼上演,全国首个纵向升降“悬挂式”体感观众席带您穿越时空,亲历巴人的古老传说与史诗。您或许还能偶遇热闹的土家婚俗表演,甚至像重庆的张女士一样,因接到绣球而成为临时的“土家新娘”,沉浸于淳朴的民俗欢乐中。
风情街上,灯光渐次亮起。品尝一桌地道的土家美食——腊猪蹄炖岩豆、摔碗酒……当浓烈的土家美酒遇上原生态的山野滋味,味蕾的满足与河风的清凉相得益彰。耳边或许还飘来铿锵的锣鼓点,那是源自国家级非遗“薅草锣鼓”的现代演绎。这祖辈用于田间协调劳作的古老艺术,如今已成为景区鲜活的文化风景线,游客亦可参与其中,执锄学步,击鼓对歌,感受非遗的魅力。
当然,你也可以停下来,在前河之畔,静静聆听晚风拂过的声音,寻觅前河水哗哗啦啦流淌过的痕迹,这些都是大自然给巴人最慷慨的恩赐。
巴山大峡谷景区——鱼泉飞瀑
半山揽星,山居岁月享清凉
巴山大峡谷的夜,是清凉的升华。当喧嚣渐隐,沿内环线向半山而行,风格各异的酒店和民宿散落山间,土家老乡的热情也给山居之夜增添暖意。
选择半山而居,最大的馈赠是那片触手可及的璀璨星空。躺在露台或庭院,晚风温柔拂过,仰望浩瀚星河,尘世烦忧仿佛被这清凉的夜色涤荡一空。您可以伴着星辉安然入眠,在清晨的鸟鸣中自然醒来;也可以任由思绪在星空下自由驰骋,在清凉的包裹中进入梦乡。清晨,在清冽的山风中苏醒,远眺峡谷云雾缭绕,新一天的画卷在清凉中徐徐展开。
这里的民宿客栈,也是景区带动发展的见证。像“黑湾鱼庄”的老板朱国富,靠着旅游开发带来的机遇重开餐馆,旺季时座无虚席,腊猪蹄供不应求,年收入可观。峡谷周边近200家农家乐、民宿,承载着当地居民“让最穷的山区变成最美的景区”的梦想,讲述着从“靠山吃山”到“绿富同兴”的生动故事。游客吃着山野土味,让身心融入广袤的自然生活。
巴山大峡谷景区
巴山大峡谷的“清凉密码”,远不止于自然的恩赐。它是亿万年地质奇观赋予的天然优势,是巴文化、土家民俗(薅草锣鼓、土家歌舞等)的活态传承与创新表达,更是当地人民通过文旅融合、脱贫攻坚、5A级景区创建(智慧停车场、VR体验馆等)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动能的智慧实践。
当游客在桃溪谷踏水欢歌,在渡口小镇聆听薅草锣鼓的回响,在半山民宿枕着星河入眠……无论哪样,巴山大峡谷半山之上的凉风,从未辜负过任何一个远道而来的客人。在这里欢笑,在这里哭泣,也能发着呆等待下一个明天……
(作者:刘金波)
来源:中国旅游报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