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朝步入画卷,一眼观尽运河……8月13日,由银川西夏陵区管理处、中国大运河博物馆联合策展的“中国大运河史诗图卷展”在西夏陵博物馆正式对游客开放。此次展览将展出3个月,以大型美术创作的形式全方位展现大运河的独特魅力,吸引许多参观者驻足探寻大运河的迷人风光和文明脉络。
到西夏陵博物馆看“中国大运河史诗图卷”。
作为银川西夏陵区管理处2025年度精心策划的重点展览之一,该展览不仅是首次引进的世界文化遗产专题展览,还有效扩充了西夏陵博物馆现有展陈体系,更为我国两大世界文化遗产跨时空对话搭建了平台。展览以《中国大运河史诗图卷》长卷为展览主体,凝聚着运河沿线8省市15位名家的心血,既是一次穿越时空凝聚而成的艺术结晶,更以浪漫的笔意诉说大运河千年流淌的故事。这幅纵高3米、横宽135米的画卷,从时间、空间、文化等多个维度,通过艺术家手中的画笔,将长卷分为古代历史篇和新时代华章篇两部分。上卷为“中国古代伟大创举”,以描绘与大运河有密切关系的历史人物为主,着重表现了中国大运河的开凿、发展、西进、通航等历史进程,通过“春秋争霸,吴凿邗沟”“雄才大略,沟通江浙”“汴河畅通,繁荣京华”“一统天下,南北交融”四个篇章,讲述了大运河两千多年的历史,再现历史时空中人物的时代特质及精神面貌。下卷为“新时代辉煌篇章”,以描绘大运河两岸的山川新貌为主,通过“北国瑞雪”“冀鲁高秋”“江淮绿野”“吴越花雨”四个篇章,表现中国大运河沿线一年四季不同的景致及改革开放以来的新风貌、新气象。
“中国大运河史诗图卷”吸引不少游客观展。
中国大运河是世界上最长的运河,也是世界上开凿最早、规模最大的运河,它地跨北京、天津、江苏、浙江等8个省级行政区,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是中国劳动人民用智慧乃至生命创造出来的历史遗迹。2014年,中国大运河成为中国第46个世界遗产。
两大世界文化遗产跨时空对话。
今年以来,银川西夏陵区管理处以“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强化文化交流交融,先后联合宁夏博物馆、银川文物管理处在上海历史博物馆、北京周口店博物馆、青海海西州民族博物馆举办《贺兰山下桃花石——西夏文物精品展》《“山河之间”银川地区历史文物展》,并邀请山西博物院在西夏陵博物馆举办《晋韵华彩——陕西琉璃艺术》展览。
“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守护者,我们将持续扩大展览的覆盖范围与深度,通过‘主题巡展’‘跨文化对话展’等形式,打破时空界限,让这些珍贵文化遗产‘活起来’,为增强中华文明国际影响力、推动全球文明交流互鉴贡献力量。”银川西夏陵区管理处相关负责人表示。(宁夏日报报业集团全媒体记者 张雪梅)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