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2日,打开携程、美团等APP,“無念山居”民宿的页面下显示已满房。“暑期民宿的16间客房几乎每天爆满,平均入住率达到95%。”“無念山居”民宿主理人杨钦然说,来自广东、重庆、湖南、福建等地的游客都有,平均住2.3天,最长的直接按月租住。
“無念山居”民宿位于雷山县丹江镇白岩村干力自然寨,“游客来这里可以徒步、溯溪、品尝当地的特色美食,享受惬意的假期,还可以免费借用民族服饰拍摄,在村寨购买农特产品和文创产品。”杨钦然介绍,自2023年民宿开业以来,土鸡、稻田鱼、酸汤、杨梅汤等当地美食受到游客的好评。
游客在民宿参与康养体验。(杨钦然供图)
“村子很原生态、空气风景很好,很安静,适合放空发呆,比人挤人的景区更让人向往。”居住的游客评价道。
这个暑期,“無念山居”民宿的餐饮收入达到客房营业额的60%左右。村民的信心更足了,积极参与培训上岗,民宿的店长、管家、保洁、后勤人员、厨师人员配备齐全。
“民宿+”的融合发展模式,将乡村农业、文化、自然风光等多种产业结合,为众多的“山外来客”提供了多元的乡村旅游体验。
游客在“無念山居”民宿休闲。(杨钦然供图)
“無念山居”民宿所处的雷山县制定了全县民宿发展地方标准,出台推进精品民宿发展实施方案,探索“公司+农户”“合作社+农户”“创客+农户”等发展模式,经营业态由原来的单一住宿逐步向“民宿+农耕文化”“民宿+乡村美食”“民宿+非遗”等多种体验融合发展。成功在白岩、白碧、龙塘等村寨打造出循美·牧云涧、群山之心、龙塘山房等独具特色的精品民宿。
白岩村党支部书记唐文德介绍,“今年的暑期,白岩村的民宿几乎天天都是满房,自驾来的游客都喜欢住上两三天。”
不断增长的客流促使越来越多的村民加入到民宿的经营中。白岩村民宿的房间数也由去年的67间增加到82间,床位数也由113个增加到138个床位。
蓝天白云映衬下的白岩村。(唐文德供图)
通过融入村寨风貌,深挖当地民族文化,白岩村开发出众多体验项目。刺绣蜡染、农耕文化、采茶、陶瓷制作、非遗手工、芦笙、旅拍等一系列的乡村旅游产品满足了不同游客的需求,激活了白岩村的旅游活力,成为游客热衷的打卡村落。
优美的自然环境、多彩的民俗文化、丰富的特色美食成为黔东南农文旅融合发展的底色。
黔东南州接连出台《黔东南州“十四五”文体广电旅游发展规划》《黔东南州民宿产业发展总体规划》《黔东南州民宿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等系列文件,进一步明确黔东南州精品民宿经济发展总体目标、重点发展区域、发展方向,优化民宿产业发展布局,推动民宿产业转型升级。
研学团队在倚山人工坊学习蜡染制作。(倚山人工坊供图)
坐落在榕江县栽麻镇丰登村的倚山人工坊,是以织染为主题的侗寨民宿。“民宿只是我们的一部分,主要还是以植物染布、手工织布、文创产品、非遗研学体验、非遗技艺课程为主。”创办人杨成兰说。
靠着良好的口碑,研学团队接踵而至。7月以来,倚山人工坊已累计接待研学游达2000人次,“大部分研学团队来自北上广深等城市,研学为主,22间客房暑期基本上是满房的。”杨成兰说,为了保证服务质量,基本控制接待每个团队人数最多在30人。
研学团队在倚山人工坊学习蜡染制作。(倚山人工坊供图)
乡村旅游型、景区依托型、生态资源型等民宿业态在黔东南不断涌现。
截至目前,黔东南州共有等级民宿51家,民宿运营团队达20家。其中,榕江县月亮山居·大利生活民宿、凯里市乐里民宿、镇远县宛若故里民宿、黎平县碧隐古歌秘境民宿等7家民宿被评为金山级民宿,银山级民宿17家,青山级民宿26家,乙级1家。
接下来,黔东南州将着力打造镇远、施秉、黄平等为代表的山水人文北部民宿产业带;整合黎平、从江、榕江等丰厚的侗族文化和梯田风光旅游资源,打造以侗族文化和农耕文化为代表的南部民宿产业带。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戴正国
编辑 欧阳章杰
二审 陈丹
三审 周灿璧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