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始祖伏羲在这里诞生
刑天不屈的头颅在此安眠
氐族人用358年建起悬崖上的王国
与中原23朝隔空对垒
苏东坡捧着这里的神石魂牵梦萦
杜甫留诗咏叹
“万古仇池穴,潜通小有天。
神鱼人不见,福地语真传。”
西和县仇池山
一座被《山海经》标注
被战争与诗歌反复镌刻的立体史诗
仇池山位于甘肃省陇南市西和县南境的大桥镇(东经105°20′,北纬33°45′),主峰海拔约1793米,相对高度791米,山顶平坦如舟,面积约15平方公里。其地势险绝,三面环水(西汉水与洛峪河交汇),一面衔山,丹霞赤壁耸立,自古有“羊肠蟠道三十六回”之险,形似覆壶,易守难攻,史称“大山寨”。
天险奇观·丹霞秘境
△仇池山盘山公路
△仇池山顶15平方公里山原
孤峰覆壶 三面环水:登临海拔1793米的赤色丹崖,俯瞰西汉水与洛峪河如银龙交缠,环抱山脚。山顶15平方公里平畴沃野悬于云海,形似倒扣巨舟,独享“大山寨”天险之名。羊肠蟠道三十六回,红岩绝壁千仞如削,是为地质奇观与军事要塞的完美共生。
△仇池山西石勺和小有天
五绝胜境:
️峰:伏羲崖擎天而立,百顷云田浮翠;
泉:“石勺奇潭”一孔清泉自石隙涌出,舀之不竭,甘冽如琼浆;
☁️云:云海变换翻涌,为山顶良田,戴上了一顶流动的玉冠;
洞:“小有洞天”星夜观泉如坠银河,虹照珠宫幻若仙境;
石:赭红仇池石孔窍玲珑,苏东坡藏之为宝,吟叹“老夫真欲住仇池”。
△伏羲崖耸立
伏羲仙崖、石勺奇潭、金龙滚珠、八仙上寿、麻崖古洞、东水无垠、洞涌神鱼、小有洞天等八胜,构成了仇池山“峰、泉、云、洞、石”五绝的特有美景。
神话烙印·文明肇始
伏羲圣崖:主峰伏羲崖传为人文始祖诞生之地,《遁甲开山图》载“仇夷山,太昊之治,伏羲生处”。
刑天葬首:《山海经》载战神刑天头颅葬于“常羊之山”,学者考据即仇池山。
氐人王都:步入仇池国遗址,触摸公元296年氐族杨氏建立的“百顷山国”。五朝氐政权358年,与中原23政权分庭抗礼的峥嵘史诗。
“刑天与帝争神,帝断其首,葬于常羊之山,乃以乳为目,以脐为口,操干戚以舞。”
——《山海经·海内西经》
△这里出土了三枚金印,包括“魏归义氐侯”“晋归义氐王”和“晋归义羌侯”,均为国家一级文物。
△仇池国疆域图
诗行山水·文脉千年
杜甫寻源:诗圣登临咏叹“万古仇池穴,潜通小有天”,誉其“超五岳之尊”。
东坡神往:未至而魂牵,集《仇池笔记》,以石为媒筑精神桃源。
民谣八景:传唱“伏羲仙崖第一景,轩辕神修滚龙珠。东石无根西石勺,中洞潜藏小有天……”,步步皆诗境。
秦州杂诗二十首·其十四
唐·杜甫
万古仇池穴,潜通小有天。
神鱼人不见,福地语真传。
近接西南境,长怀十九泉。
何时一茅屋,送老白云边。
双石
宋·苏轼
梦时良是觉时非,汲水埋盆故自痴。
但见玉峰横太白,便从鸟道绝峨眉。
秋风与作烟云意,晓日令涵草木姿。
一点空明是何处,老人真欲住仇池。
即刻出发
坐标:甘肃省陇南市西和县大桥镇(导航“仇池山景区”)。
✨
仇池沉凝五千霜
这里正等你轻拂华夏最初的清光
来源:陇南西和发布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