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周铭伟
我们浙江周氏大都是“汝南周”的后裔,但“汝南周”的祖根地在哪里?怀着对中华周姓(汝南周)祖根地的向往,多年来我一直想去探寻。
今年7月10日和爱人驾车冒着35度酷暑到了河南汝州,去当地的档案馆找资料,根据此前查询到的资料和信息显示,中华周姓祖根地——大周天子赧王之陵,位于蟒川镇寺上村。
我们按导航先至蟒川镇,随后沿山势驱车抵达名为“牛角岭”的扶贫村。
此地恰处于盆地中央的高处,向南极目远眺,一道郁郁苍翠的山岭自东向西绵延起伏,山脚依偎着一条清亮潺潺的小河。真没想到,在豫西这片莽莽群山之中,竟藏着这样一处清幽胜景。
村子依然保持着上世纪80年代的农村风貌。行走在狭窄曲折的村道上,路旁是古朴的小卖铺,更有山石堆叠的石墙、低矮的草屋——屋顶长满杂草,仿佛带我们回到了过去的时光。
向村里的理发师和卫生员打听后,我们得知了周氏陵墓的位置。出村后,沿着一条狭窄、陡峭、弯曲的小路前行。脚下溪流潺潺,自西向东流淌;抬头望去,一道壁立的悬崖赫然耸立。我和爱人驾车独享着这朴实无华的自然景观,徜徉其中,只觉神清气爽,自由自在。
沿河道溯源而上,尽头豁然洞开,别有天地。一座峡谷赫然矗立,水流雕琢的岩壁层叠嶙峋,恍若美洲西部峡谷,风韵独具。近前细观,岩石质地松软且呈层状分布,难怪这平缓河水竟能切割出如此深邃的峡谷。
谁曾料想,汝州蟒川的群山之中,竟深藏这般幽境。
驱车又翻过了一道山岭,道路陡然沉降于群峰怀抱。鸟鸣清越穿林,谷中古木参天,流水潺潺,真乃一处人间仙境般风水宝地!
又行了一段路,远远便望见一座高大的石牌楼与墓碑耸立前方。行至陵墓近前,却寻入口不得。幸得一位陈姓老人指点迷津,我们小心翼翼地绕过羊粪,深一脚浅一脚踏着泥泞小路,缓缓行至牌楼前。牌楼之后,赫然矗立着一座高大的墓碑,上书“大周天子赧王陵”,碑后刻有“赧王颂”,其后便是赧王陵寝。
陈姓老人说,这石牌楼与墓碑乃周姓后人集资修建。每年特定时日,周姓后人皆来此祭奠周赧王。此地被北大、清华等高校及研究秦史姓氏的专家学者一致认定为中华周姓祖根地。
2024年4月6日,中华周姓祖根地拜祖大典暨文化园奠基仪式于河南汝州隆重举行。活动由河南省周文化研究会主办,中华周姓祖根地建设管理委员会承办,汝州市周氏文化研究会协办,吸引了海内外千余周氏宗亲共襄盛举。汝州市政协副主席杨辉星、河南周文化研究会会长周遂记等领导嘉宾致辞,强调周文化传承之重,并对未来文化研究寄予厚望。奠基仪式于此隆重礼成。
古时守墓人在墓畔建寺,遂成天子坟寺。旁侧山上的石门禅寺,今已褪尽繁华,仅余一座朴素简陋的寺院,静卧于蟒川镇寺上村的五朵山怀抱之中。此地名为天子坟,相传因周朝末代君主葬于五朵山下,民间故称其墓为天子坟。
细观石碑文字,再结合院中所立“周赧王陵”石碑,我不禁将信将疑。堂堂周朝一代君王,竟能葬于此地?这方由蟒川旅游开发办公室所立的石碑,悄然揭开了尘封的历史:周赧王,东周末代君主,其在位时周王朝已近衰亡。公元前256年,周赧王战败身亡,遗体被秘密迁葬至湖南张家界市永定区枫香岗乡丁家溶村,以避秦王迁葬之令。
后人为纪念这位亡国之君,于其墓地附近建寺,并举行盛大奠祖仪式。两千三百余年来,寺庙虽历经多次损毁与修复,然对周赧王的纪念活动绵延不绝。明清时期曾多次修缮,新中国成立后,此地村落名为寺上村,寺庙遂改为寺上小学。1980年小学迁出,1992年大殿与配殿得以重修。
院中古碑乃明成化年间(1465-1487)所立。周赧王,一位胸怀壮志的君主,曾梦想横扫六合,重振周室雄风。奈何时运不济,虽在位长达五十九载,其治下疆域却为周朝史上最为狭小,不过寥寥数县之地。又逢国力衰微,国库空虚,北方强秦日渐崛起。秦昭襄王兴兵伐周,周赧王兵力匮乏,粮草不继,激战七昼夜,终因寡不敌众,于此阵亡。
这次汝州之行虽短暂,却感触良深。中华周姓溯源于周王朝的天子血脉,王朝兴衰是不可逆的历史规律,但也真是这历史的洪流推动着周姓如同其他中华姓氏般不断发展,终成枝繁叶茂之势,铸就强大的民族基因,使中华文明绵延千年,持续推动文明演进与历史进程。
怀揣对周氏始祖的感念崇敬与对未来生活的美好向往,我虔诚敬拜先祖,体悟周姓千年传承,祈愿民族繁荣、祖国昌盛。
2025年7月12日
--END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