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全国多地进入“炙烤模式”,思茅区却以23℃的恒温、66.04%的森林覆盖率,成为“避暑天堂”。近年来,思茅区将得天独厚的气候资源转化为发展动能,通过“气候+旅游”深度融合,推动“凉资源”变身“热产业”,走出了一条生态与经济共赢的发展新路。

思茅区航拍图。(资料图)
气候赋能 恒温康养筑旅居
在公园一号小区的凉亭里,来自浙江的旅居者黄群正与家人和朋友们惬意小聚,欢声笑语间尽显悠然自得。2017年的一次偶然旅行,让黄群一家与普洱结下不解之缘。“当时只是途经此地小住几日,没想到就被这里宜人的气候俘获了。”黄群回忆道,“四季温差小得让人忘记季节更替,推窗即鸟语花香,下楼就有便利的生活配套。”这份难以抗拒的舒适,让他们当即决定在此定居。

黄群一家和朋友在小区里散步。(右一为黄群)
如今,黄群一家已经成为普洱最好的“代言人”。“定居后我跟朋友们说,我找到了个超棒的地方,真正四季如春。朋友们听了也纷纷过来定居,我现在哪儿都不想去,就想待在这儿。”在这座被大自然眷顾的小城,黄群和她的朋友们找到了理想的生活归宿。

黄群一家和朋友在南屏镇参加“咖村家宴”活动。(左一为黄群)
普洱市位于云南省西南部,地处北纬22°左右,海拔约1300米,属南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被联合国环境署专家誉为“世界的天堂,天堂的世界”,凭借其独特的自然条件,成为云南省著名的康养胜地。作为中心城区的思茅区则连续荣获2023年“中国市辖区旅游综合竞争力百强区”和2025年“全国市辖区旅游发展潜力百佳区”两项国家级荣誉,并在2025全国康养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20强市榜单和100强县/区榜单评选中,再次入选“全国康养百强县”。

思茅区森林资源丰富,气候优越。(资料图)
“思茅区属低纬高原南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境内立体气候明显。冬季有哀牢山阻挡了北方冷空气的到来,让思茅区的冬天相比同纬度地区更为温暖;夏季受高原地形影响,气候干爽,就算白天出现炎热的天气,也极易在下午出现短时的降水,让气温变得凉爽。这两个特点让我们拥有冬暖夏凉的气候。” 思茅区气象台副台长杨蕊静介绍,根据科学计算,思茅区年平均气温在19.3℃,冬季平均气温约10—15℃;夏季平均气温22—26℃,年最适旅游的天数约214天,超国际一类标准49天,适宜期主要集中在3—11月,人体体感舒适,非常适宜居住养生。
环境怡人 绿氧净土护健康
位于思茅主城区以北10公里处的亚太森林组织普洱基地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年平均约每立方厘米10000个,年平均温度在19℃左右,为发展森林康养旅游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连日来,该基地陆续迎来全国各地的游客。

亚太森林组织普洱基地。(资料图)
清晨,薄雾未散,研学游客已陆续整装待发。在基地一角,一块实时更新的电子显示屏格外引人注目。屏幕上清晰显示着当前的空气质量指数、负氧离子浓度、温度、湿度等关键环境数据。据工作人员介绍,这套监测系统的数据实时更新,让游客们能够直观感受到思茅区的优质生态环境。

电子显示屏实时更新环境监测数据。
亚太森林组织普洱基地依托独特的森林资源禀赋,打造集生态观光、健康疗养、文化体验于一体的综合性森林康养目的地。基地以优质森林景观、清新自然环境、有机森林食品和丰富生态文化为核心特色,配套完善的养生休闲设施,为游客提供森林疗愈、休闲度假、健康养老等特色服务。自2021年7月运营以来,该基地已累计接待游客超1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突破1000万元。客源主要来自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显示出基地在高端生态旅游市场的吸引力。

游客在亚太森林组织普洱基地进行研学。
“普洱很凉爽,满眼绿意,森林覆盖率高,特别适合工作压力大的人放松,体验感超棒。”福建游客卞苑说。
和父母一起从北京来普洱进行亲子游的施轶涵同样对普洱的环境赞叹不已:“普洱森林很多,空气很好,给人一种很舒服、很清新的感觉,我们一家人都很喜欢这里。”

小朋友在亚太森林组织普洱基地开展研学活动。
亚太森林组织普洱基地是思茅生态优势的缩影。为守护这份独特的生态优势,近年来,思茅区深耕生态环境治理,持续巩固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成果,为区域生态优势注入新活力。在蓝天守护方面,通过压实部门责任、强化专项治理,全区空气质量持续向好,扬尘、油烟及秸秆焚烧等问题得到有效管控。碧水治理聚焦思茅河水质提升,通过布设19个手工监测断面、排查整治65个入河排污口,并完成15条水体大数据系统录入,水环境管理实现精细化。净土保卫工作成效显著,完成9块建设用地用途变更核查及27块地块矢量数据修正,土壤污染分级保持“安全”等级,全年未发生污染事件,为生态安全筑牢防线。这一系列综合治理措施不仅提升了思茅生态环境质量,更通过稳定的生态基底,为游客健康提供了有力保障,生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

航拍视觉下思茅区的蓝天白云。(资料图)
“思茅区生态环境优越,以‘好山、好水、好空气’著称。这里生态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达66.04%,429.3万亩林地孕育了多样的生物物种。136条河湖纵横交错,15.68亿立方米的水资源中,9个国控、省控断面水质均达Ⅲ类以上标准,4个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持续保持100%。更值得一提的是,这里的空气清新怡人,PM2.5年均浓度稳定在20微克/立方米左右,堪称‘天然氧吧’,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超过300天,优良率高达98%以上,蓝天白云常态呈现。”普洱市生态环境局思茅分局党组书记、局长朱世康介绍说。
文旅融合 生态产业促振兴
近年来,思茅区立足“绿色、生态”优势,培育了一批具有思茅特色的旅游品牌:爱伲庄园森林康养基地入选“2023年国家级森林康养试点建设基地名单”,普洱淞茂滇草六味中医药博览园被评为“国家级工业旅游示范基地”,思茅区古道旅行社有限公司“爱在普洱·醉在茶乡旅游线路”入选全国“十条最美茶乡之旅”,普洱茶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被认定为“省级文化和旅游新业态”,普洱太阳河森林公园被评为省级绿美景区标杆。通过举办“普洱茶文化节”“2024普洱原产地咖啡文化季”等特色活动,结合省内外旅游推介会、展会,创新运用短视频、马拉松赛事互动等方式,形成线上线下联动推广格局,构建全媒体传播矩阵,持续扩大思茅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爱伲庄园。(资料图)

普洱太阳河森林公园。(普洱太阳河森林公园供图)
此外,思茅区的旅居项目建设也取得新突破。大荒地、老爪箐、天干箐三个村落纳入“旅居云南”示范点,思茅老街历史风貌持续提升,戴家巷古建筑群修缮及普洱府商埠恢复工程有序推进,澜湄第一港、象山国际生态养生度假区等重大项目加快建设。康养旅居地产快速崛起,通过“家益·春风云庭”、大隐普洱等标杆项目的示范引领,思茅区着力完善旅居社区“吃、住、行、医、购”等生活配套,持续优化景观绿化品质。目前,家益·春风云庭、观澜艺墅等优质旅居项目已吸引3000余户省外业主置业安居,为打造高品质旅居地产示范区积累了宝贵经验。

业主参加家益·春风云庭小区组织的活动。(家益·春风云庭供图)
2025年1—6月,思茅区接待游客量达1220.18万人次,同比增长0.7%;旅游花费107.45亿元,同比增长6.83%,文旅产业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未来,思茅区将通过“气候+旅游”的深度融合,让思茅成为游客的心灵栖息之地。
“思茅区依托‘四季如春’的独特气候优势,正着力打造‘旅居思茅’品牌,通过品牌塑造和服务升级双轮驱动,让这里成为康养旅居的理想目的地。我们将以常态化的宣传推介和特色节庆活动为抓手,精准吸引追求品质生活的旅居人群,让更多人了解思茅、向往思茅。在提升游客体验方面,重点完善交通、康养、休闲娱乐等基础设施,持续增强旅游服务承载能力;同时深入挖掘城市特色,打造独具魅力的思茅美食文化品牌,让舌尖上的美味成为留住游客的重要吸引力。此外,我们正在推动‘茶咖文化’与‘乡村旅居’的有机融合,通过茶山漫步、咖啡品鉴、乡村生活体验等特色项目,让游客沉浸式感受思茅的生态之美与人文韵味。通过这一系列举措的实施,我们相信,思茅一定能成为令人向往的旅居康养胜地。”思茅区文化和旅游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梁家丽说。
记者手记:
从“气候舒适”到“产业舒适区”,思茅区用生态标尺丈量发展维度。当清晨薄雾萦绕茶山,旅居者在23℃的微风中晨练;当夕阳染红澜沧江,游客在负氧离子中品尝生态咖啡——这里正书写着“凉天气”与“热经济”的共生方程式。
作者:龙琦 陶俊蓉 鲁海杨 黄臣骑(实习)(文/图)
编辑:李晓晶
监审:罗 嘉

-思茅区融媒体中心-
投稿邮箱:simaotv1234@126.com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