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高温天气让渭源县各大景区成为省内外游客避暑首选。渭源县以“垃圾革命”专项行动为抓手,通过“网格化保洁+流动督导”模式,确保景区“人多不脏、客走地净”,让20℃的清凉与整洁环境同步到位。
走进海拔2400米的双石门景区,记者看到,来自各地避暑纳凉的游客们正在搭起得的五彩帐篷下面烤着烧烤、喝着啤酒,悠闲自得的享受着纯天然的凉爽和乐趣。同时,身穿工作服的景区工作人员手持火剪正在全神贯注的搜寻着草地上、河流边的细小纸屑、垃圾袋等。
渭源县双石门景区环卫工人 黄吉庆
渭源县双石门景区环卫工人黄吉庆说:“我们景区组织了十五六个人员,每天早上从外面清理到里面,晚上从里面清理到外面,其余时间就是来回巡逻,清理垃圾,再通过我们的安全车引导游客,自觉把垃圾往垃圾桶里清理,监督里面有乱扔垃圾的。”
景区内的清洁队伍如同流动的清洁网,实现了从开放到闭园的无缝衔接。更创新的是,安全车化身“移动宣传站”,工作人员在巡查中引导游客正确投放垃圾,对随意丢弃行为及时劝阻,将被动清理转化为源头防控。如此“网格化+动态化”的保洁模式,确保了景区洁净度的常态维持。
定西游客 冉玉婷
定西游客冉玉婷说:“我现在是在双石门旅游景区,趁着暑假期间和爸爸妈妈出来旅游玩耍,这会让我非常地放松,这里有山有水,非常地美丽,这里也没有任何垃圾,非常干净,我们也可以随时随地看见许多可可爱爱的小动物,这里给我一种能让我融入大自然的感觉。”
双石门景区致力于景区内环境提升:扩充保洁队伍、增设垃圾桶……精细化管理的每一处都转化为游客可感知的舒适度。双石门景区内有方形垃圾箱16个,中形垃圾箱20个,景区宣传牌43个,洁净的环境大大提升了游客的满足感与停留意愿,形成了“环境留住人心”的良性循环。
兰州游客 崔景媛
兰州游客崔景媛说:“我快开学了,我的爸爸妈妈带我来这里玩,我觉得这里比兰州凉快得多,这里风景好,有水有花有草,没有垃圾。”
双石门景区将环境卫生与游客安全、游玩体验视为不可分割的整体。工作人员及时清理路面垃圾,安全车巡查与人员劝导,在规范游客行为的同时,传递出景区的温度与责任感。垃圾桶合理布局、及时清运避免异味。景区内有24小时值班人员,如遇极端天气,及时疏导,紧急避难。这些细微之处的用心,共同编织成一张“安心畅游”的服务网络。
渭源县双石门景区负责人 苟华
渭源县双石门景区负责人苟华说:“双石门景区从6月份开始进入旅游旺季,每天的游客量达到500到800人之间,我们为了给游客一个好的体验,专门派10人以上环卫工人对景区的卫生进行了打扫,保证游客玩得舒心、畅快。”
双石门景区的“垃圾革命”绝非简单的清扫行动,而是一场服务重塑的系统工程。双石门景区以重兵投入守护青山绿水的底色,将环境品质转化为独特吸引力,更将保洁的触角延伸至安全引导与体验优化,使“干净”成为可感、可知、可安享的综合体验。最美的风景,始于脚下无尘,成于心中有责。
记者:陈慧娟 陆锦锋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