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前满目疮痍的废弃矿山,如今成了游客争相打卡的“东北小九寨”、赛博朋克风乐园和百合花海!吉林用“魔法”般的生态修复,让土地“伤疤”长出真金白银。

采石坑长出“长白山小天池”!
在吉林梨树县,当地人骄傲地指着碧蓝的“小天池”说:“这儿以前连鸟都不落脚!” 上世纪70年代起,采石场轰鸣作业,山体裸露、粉尘漫天,村民吐槽“晾衣变灰衣,庄稼绝收”。现在66万棵树“钉”进陡峭岩壁,最深矿坑积水成湖,倒映青山如画,网友称它“平替版长白山天池”,年吸引游客超10万!专家用“钵苗移植”绝活,在垂直岩壁种活云杉,硬核复绿3042亩矿山。

摩天轮从废墟里升起!
辽源市的黑金小镇,夜晚比白天更魔幻——生锈的工厂骨架间,“辽源之眼”摩天轮闪着霓虹,机械花车巡游仿佛穿越到未来世界。政府+企业“47天极速审批”,把108万平方米采煤沉陷区变成东北最潮工业风乐园。年接待游客破百万,周边餐饮、文创店激增,村民笑称:“以前躲着走,现在抢着卖奶茶!”

矿渣山上种出“三色花海”!
通化县光华镇的百合花田火了!60亩红、白、黄花朵铺成彩虹坡,游客却不知脚下埋着30多处硅石矿渣。回填矿坑+梯田改造,砸5000万让废土“复活”,如今1200亩红松林、800亩赤芍药材成了“绿色银行”。分区开发文旅科普,农民种药+卖门票双丰收,“以前炸山,现在卖山景民宿,收入翻5倍!”
全省57座废弃矿山变身文旅区、建材基地,盘活5100亩土地。生态修复拉动产值近10亿元,相当于少挖3座矿山!从“卖矿石”到“卖风景”,吉林的逆袭证明:绿水青山真的能“刷”出金山银山。下一个“矿疤变网红”的奇迹,会在你的家乡吗?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