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15日
是第三个全国生态日
今年的主题为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20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省安吉县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两山”理念。近年来,绥阳县在这一重大理念的引领下,立足“洞林秘境·翡翠山水·诗画绥阳”定位,厚植发展优势,不断探索“两山”论转化路径,走出了一条绿色生态引领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之路。
旺草镇,位于绥阳县北部,拥有贵州省19个万亩大坝之一,常年轮作种植油菜、水稻两万余亩,历来便是遵义产粮重镇。春赏油菜,秋观稻田,每年盛放的油菜花海和丰收的万亩稻浪都是旺草镇的一大看点,生态旅游发展前景广阔。
这些年来,旺草镇在生态旅游的浪潮中乘势而上,充分利用其得天独厚的农业资源和良好的交通区位优势,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产业。先后举办了油菜花节、稻田音乐节等消费场景系列活动,接待游客达40余万人次,促进和带动消费超260万元,依托新消费场景带来的客流量,农家乐和民宿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为村民们开辟了在家门口就能实现致富的广阔道路。
在旺草镇晨光村万亩大坝里,有一处农家乐——阿昌农庄,经营者陈广昌是土生土长的旺草人,此前一直在外地打工,家乡发展日渐繁荣,为他提供了返乡就业的机会。
2024年,陈广昌开办了农家乐,凭借着一手好厨艺和地道的特色农家菜肴,生意屡攀高峰,第一年就远超曾经的收入。每逢旺草镇一年两度的活动,阿昌农庄都热闹非凡、座无虚席,平均每天要接待游客90余人,这番热闹光景,是陈广昌以前从未曾想过的。
“绿水青山,就是我们老百姓的幸福靠山!”旺草镇晨光村村民陈广昌笑着说,“好山、好水、好土地、好空气,就是我们旺草最响亮的招牌。现在来旺草玩的游客越来越多,我在家门口就赚到了收入,生活过得有滋有味。”
通过发展生态旅游,旺草镇周边经济也迎来了蓬勃发展,这些年来,随着游客不断涌入,徐记糯食经营者徐廷友的收入水平显著提升。
在旺草镇农贸市场,徐记糯食摊位干净整洁,极具乡村特色的旺草糍粑,使用传统柴火加工搭配旺草当地种植生产的糯米,口感顺滑,香甜软糯,美味十足,不仅是当地群众的日常美食,更成为众多游客的新式打卡美食。
“我做糍粑已经有11年了,以前都是当地的老百姓来买,这几年旺草活动多了,游客也多了,他们来到旺草都会买点我们当地的特色品尝,我的糍粑很受欢迎,现在收入也提高了,日子红红火火。”徐记糯食经营者徐廷友介绍说。
短短几年,旺草镇就变了样,从昔日普通乡村变身为热门旅游打卡地,实现了从“靠天吃饭”到“卖风景、卖体验”的华丽转身,生态资源成功转化为经济收益。
旺草镇的蝶变,正是绥阳践行“两山”理论的生动缩影。以旺草镇举办的生态旅游活动新场景为起点,绥阳县宽阔镇、黄杨镇、枧坝镇等各乡镇也不断丰富生态旅游产品供给,先后陆续推出了清凉村市、农文旅活动周、溪田音乐季等特色活动,让更多人走进绥阳、了解绥阳,切身体验绥阳的优质生态旅游资源,也让更多群众端起了生态碗,吃上旅游饭,走上致富路。
2023年12月,绥阳县荣获“贵州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称号。如今的绥阳,“生态+文旅”发展效能持续释放,不仅绘就了全域旅游新图景,更绘就出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的乡村振兴新画卷。
“站在新的起点,我们将立足生态本色,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大力实施‘文旅+’发展路径,打造更多沉浸式、体验式、互动式优质消费场景,不断提升“洞林秘境·翡翠山水·诗画绥阳”的知名度、美誉度,以实际行动续写更多“绿水青山带笑颜”的精彩篇章。”绥阳县文化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余倩表示。


主办:中共绥阳县委宣传部
承办:绥阳县融媒体中心
监制:石芝谋 | 总编辑:王宇
副总编辑:彭坤煜 陈霞
责任编辑:周丽蓉 | 责任校审:王宇
全媒记者:娄云霄 黄河鸥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