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和朋友去过一次南宋五凤楼,特别震撼,想让孩子也过去感受一下。”“晚上在东掌九院民宿住宿,吹着凉风、听着蝉叫,是我想了很久的田园生活。”这个暑期,上党区正在吸引越来越多人的关注。这座小城,以一种反向旅游方式成为许多人心中的“诗和远方”。
触摸历史温度
近日,在长治市文化和旅游局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中,位于上党区苏店镇看寺村的正觉寺位列其中。这座展现宋代建筑“以材为主”建造艺术的古寺,无声印证着上党的历史温度。在上党,可触碰历史的厚重。
精卫填海,女娲黄土造人、炼石补天,炎帝神农氏食五谷、尝百草,这些家喻户晓的神话传说无不和上党有着千丝万缕联系。如果说前述正觉寺是上党区北部的历史印记,那么五凤楼、天下都城隍则是上党区南部的历史记忆。
五凤楼,始建于唐,集楼、阁、亭、台于一体,五重飞檐如凤凰展翅,斗拱交错、气势恢宏。每到节假日,会有大量游客来此打卡拍照,感受古建筑的独特韵味。今年端午假期,来自太原的游客许士心女士在参观结束后兴奋地感叹,“这一趟真的是不虚此行,了解到以前自己不熟悉的晋东南地区古建筑的很多知识,五凤楼这个建筑实在太宏伟了。”
天下都城隍,始建于东汉,全国唯一建在山顶的城隍庙。相传,刘秀曾在此避祸,登基后赦封其为“天下都城隍”,统管天下城隍,由此赋予了这座庙宇独特的文化地位。每逢农历三月十八庙会,八方香客云集,民俗表演精彩纷呈,成为感受上党民间信仰的绝佳窗口。
沉醉山水诗意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用这句话形容上党区的四季景色极为恰当。在上党,可体验沉醉山水的诗意。
紧邻上党区主城区的海子河公园,是市民与游客共享的生态绿肺。这里曾是古上党“海子”湿地的一部分,经过生态修复形成了现有景观格局。清晨,伴着虫鸣鸟鸣,晨练的人们已经太极起舞;午后,沐着和煦微风,柳树下时不时传来亲子互动的欢笑;黄昏,与亲朋好友或是恋人沿着河畔栈道漫步,看夕阳洒金、晚霞映天。海子河公园对面烈士陵园内“上党烈士纪念碑”高高矗立,将红色记忆融入绿色生态,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课堂。
老雄山,海拔达1419.5米,被称为“上党群山之王”。盛夏时节,漫山青松郁郁葱葱,仿佛一片绿色海洋。寻一处松荫坐下,静静聆听习习松风,欣赏蝴蝶翩翩起舞,那份惬意让人全身心沉浸在自然的馈赠中。
东掌村,又有“东掌避暑小镇”别称。全村森林面积300公顷,公共休闲绿化面积50000平方米,“夏天住东掌,凉快儿得很”,这是很多村民最真实的感受。村中以“一村四寺八景九院”为旅游格局,打造手工工坊、网红桥、九院民宿等吃、住、玩、体验等系列项目。其中,这些工坊专为村里二次创业的人群提供,90后店主毕慧燕和爱人就经营着一家粉皮坊,“村里对我们二次创业非常支持,给我们提供平台。利用空闲时间,我们就手工做粉条、粉皮,现在做得有声有色的,名气还不小呢。”毕慧燕高兴地分享道。
品味烟火滋味
食在太行,味在上党。起个大早、排队也要等着吃的荫城猪汤,冒着热气的酥肉汤,能品尝到原汁原味、姜味十足的小粉煎饼,还有将“养生”“大健康”融入菜系的神农宴菜品……在上党,可品味烟火的滋味。
来上党,不可不尝一碗荫城猪汤。经过时间与火候双重“雕琢”,骨汤已足够香醇;猪肝、猪心、猪肚、猪肠等配料同时入汤煮沸,舀入碗中时,或搭配方便面、碎烧饼,佐以葱花香菜、陈醋辣椒。一碗猪汤下肚,开启活力满满的一天,已然成为上党区一景。
同成为“一景”的,还有小粉煎饼。浓郁滚烫的姜汤作基底,搭配薄如蝉翼的小粉煎饼和弹劲十足的面筋,连汤带料吸溜着吃。“从我姥姥那辈开始就制作这道小吃了,现在我继承了这门手艺继续经营,盼着它能代代相传。”上午10点,荫城小吃街段浩鹏的小粉煎饼摊位前,依旧有不少人前来尝味。
吃得美味、也要吃得健康,紧跟全民大健康潮流,“上党神农宴”系列菜品顺势“诞生”。春吃芽、夏吃叶、秋吃果、冬吃根,桑叶、荷叶、党参、马齿苋、薄荷叶等顺应四时节气的道地中药材纷纷入菜,黑黍黄米糕、香椿豆腐丸、桑叶凉粉、党参猪脚等诸多新鲜菜品让人们吃出不一样的健康口味。区宾馆负责人郭飞玲称:“在深入研究四季养生理论基础上,融合地方药膳精髓,团队现已研发出二十四节气等时令菜品超百道,含小米宴、南瓜宴、豆腐宴等多个菜系。这么做,是让炎帝农耕智慧在百姓餐桌上得到延续,让‘上党神农宴’这张文化名片被更多人知晓。”
体验古今交融
文旅融合、古今交融、老城新貌。八义窑红绿彩陶瓷文化园、荫城古镇、振兴小镇、西岭古村等地,在文旅融合大潮中,找准自身优势、打造创意集结地,让古老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活力。
“中国陶瓷史上第一抹彩虹”,八义窑红绿彩从诞生之初便注定了它的不平凡。现在,园内不仅设置有展示区,满足游客参观浏览不同红绿彩瓷的制作工艺及艺术特色;同时设置制作体验区,从揉泥、拉坯、成型,到施釉、烧制,每一个环节给人零距离感受陶瓷制作的机会。当前,八义窑红绿彩分别与中央美院、景德镇陶瓷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开发出高档宴会瓷、日用瓷、文创周边等,真正实现了让红绿彩瓷走进千家万户,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明清时期全国文明的“铁货之乡”,“万里荫城、日进斗金”的美誉流传至今,荫城古镇的文化历史渊源可见一斑。全长1.5公里的古镇主街,两旁店铺多保留着明清风格,青砖灰瓦、飞檐翘角,铁器叮当、千家铁炉、万人挥锤的盛景似乎就在眼前。依托古镇文化渊源,现在,上党文旅集团不断丰富文旅业态,引入特色餐饮、手工作坊、非遗展示、古装体验等,满足游客观赏感受、沉浸体验多重需要。前不久,北京交通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共青团上党区委与上党文旅集团共同启动“跟着悟空游山西、住在荫城访上党”升级版项目,来自10个不同国家的留学生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高校的研学学子共同在荫城古镇开展联谊活动,共同感受千年古镇的文化魅力。
“清凉之地、无扇氧吧”,找准这一定位,今年暑假期间振兴小镇启动“振兴小镇水世界水上嘉年华活动”,设置亲子玩水项目、水上飞人特技秀、泼水大战等“消暑”项目。来自河南省郑州市的游客郭俊彤体验水上项目后认为,“像儿童版的音乐节,很好玩”。此外,振兴小镇同步开放元宇宙体验馆、无动力乐园、农业科技体验园等为亲子互动提供了绝佳空间。
来西岭村慢游,老宅听风、布虎纳福,进入假期,苏店镇西岭村也迎来了热闹季节。对部分老宅院改造升级后打造成的乡土特色民宿,正在接待一批又一批四面八方游客的到来。其中几处小院民宿被改造成文化体验馆,游客不仅能体验返璞归真的生活气息,还能在体验馆中跟着非遗传承人制作布老虎、香包香囊等,感受指尖飞针走线的魅力。
“对一个城市最好的记忆,是把它的文创产品带回去”,这是当前不少人的旅游观念。基于此,围绕上党区文物古建(如黎都古建群)、民俗风情(如八义窑红绿彩瓷)、地标建筑(如南宋五凤楼)等,上党区文创专业镇相关部门单位设计开发了“上党古建”“创世神话”博物馆、清廉文创、煤炭宝宝、“上党印象”等不同系列的文创周边产品,包含冰箱贴、手办、文具、家居饰品、车载用具等,将上党历史文化、风土人情融入进接地气的产品中,宣传上党、推介上党。
从历史深处走来。向美好未来奔去。上党区正以“文旅+”的无限可能,完善“吃住行游购娱”全链条服务。这里有故事可听、有山水可赏、有美食可尝、有体验可寻,离你最近的诗和远方,来上党,不虚此行。
来源:上党全媒体
编辑:贾霄星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