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9日22时许,兴义万峰林下纳灰村民族文化广场上,杨姐的手机不断跳出新消息——“记得留50斤米”“民宿要100斤米当伴手礼”。
杨姐叫杨开开,是在万峰林的“收米人”,被游客称为“峰林米管家”,大家亲切称她开开姐。
8月9日22时许,夜色中的兴义万峰林下纳灰村民族文化广场游客如织,老百姓摆摊卖货。(图/钱星星)
2023年,开开姐在下纳灰村租下三层民房,签下10年租约,开设“峰像”工作室——洗照片、卖相框。
“那时候就想着,万峰林风景美,兴义世界地质公园又火热,游客肯定愿意带几张照片回去。”但景区同类店铺扎堆,游客停留时间不长,生意不旺,后来卖酒、代销土特产。
杨开开售卖的峰林米。(图/钱星星)
2024年盛夏,有人在开开姐店里买特产时随口提了句:“万峰林蛋炒饭这么火,本地大米又这么香,咋不卖米?”
这句话让她动了念头。她走村串寨找好米。
万峰林下纳灰、万福村所产大米颗粒饱满、黏性足、品质稳定,煮饭时满屋飘香,村民大多自产自销,缺乏稳定销路。
杨开开在朋友圈分享万峰林纳灰村老百姓晒米日常。(图/钱星星)
2024年7月,开开姐收了批散米,试着在朋友圈发了条卖米信息,配文“峰林新米,平价配送5元/斤”,注明“加好友,一年有新米”,附赠“吃米指南”。
没想到,第一条订单就来自深圳游客,对方直接要了100斤米。随后,口碑逐渐在游客群体中传开,有人专门驱车来买米,有人回城后反复回购,更有商铺、民宿主批量采购给客人伴手礼。
万峰林的稻田。(图/钱星星)
因品质好、发货稳定、善于琢磨,杨姐火速“混”成了物流公司VIP客户。“米商、老百姓只管把米交给我们,剩下的打包、代发都不用愁。”扫码杨姐的平价配送方案可见:代发省内约1.2元每斤,省外大部分地区约1.5元每斤,偏远地区2元每斤。她还开发出“民宿定制服务”,为客栈提供1斤米+1元成本的礼品包装方案,既满足游客伴手礼需求,又帮助民宿提升服务附加值。
“万峰林的米一年大约有10万吨,我这一年卖了上万斤大米和上千斤刺梨干,80%以上的顾客是外地人,有客人一次回购了300斤米,真的很有成就感。”
万峰林的金黄水稻。(图/钱星星)
更关键的是,开开姐不收陈米、不掺次米、不压价收购,只为让万峰林大米真正走出大山。“好山好水好米,我少赚点,老百姓多挣点,我的米源也更稳定,客户也更有口福。”
今年万峰林格外火热,每天都接到买米客户加好友的申请,散米带着其他土特产订单量激增,让开开姐感慨贵州山货被看见了。
万峰林老百姓丰收水稻。(图/钱星星)
“游客来万峰林,要的不仅是风景,还有‘带得走的山水和泥土芳香’,万峰林的山货不愁卖。”在她看来,每袋米、每粒果都是“会说话的名片”。正如游客留言所说:“在万峰林,每一粒米都藏着‘诗和远方’。”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钱星星
编辑 段源兴 何涛
二审 张恒
三审 许邵庭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