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大家来到张世英书院!我是茅庙集社区“古镇小喇叭”依晨,接下来将由我带领大家开启本次书院寻踪之旅!”
8月14日,在柏泉街张世英书院,10岁的古镇小讲解员依晨举起扩音器,正在为到访者进行讲解。这场由柏泉街道茅庙集社区凌燕舞蹈队组织的文化探秘活动,让沉寂的书院变成了孩子们的“历史文化课堂”。20名“古镇新苗”志愿者和亲子家庭在文化导师和社工的带领下,用脚步丈量青砖黛瓦,用童声激活百年文化基因。

本次活动创新采用“参观+议事+实践”三位一体模式,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张世英书院为鲜活课堂。在柏泉文化导师的引领下,孩子们首先沉浸于书院的建筑格局、珍贵文物与醇厚家风展陈中,探寻书院与柏泉历史脉络的深厚联结。孩子们化身“文化小侦探”,用心记录下书院动人的细节。

议事赋能,童声献策是活动核心亮点。围绕“如何向游客生动介绍张世英书院历史文化”这一议题,儿童议事会热烈展开。小议事员们思维活跃,结合自身参观感受,积极提出富有创意的讲解建议,共同凝练张世英书院历史文化讲解内容,为后续文化服务提供了宝贵的“童言”方案。

知行合一,文化代言环节将思考转化为行动。孩子们自告奋勇进行“古镇小喇叭”模拟导览实战,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家长和志愿者讲解书院展区,接受“内容准确性”与“趣味性”的双重考验。随后的非遗手工体验——制作融入张世英家训元素的“书法纸编船灯”,更让孩子们亲手触摸传统文化魅力,其精美作品将成为未来社区文化展览的亮眼内容。


活动在孩子们的收获与期待中圆满结束。通过深度探秘、议事发声与动手实践,孩子们不仅增强了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与自豪感,更锻炼了观察思考、表达协作及文化传播能力,有效强化了其作为“社区小主人”的角色意识。

“当孩子们能对着百年建筑讲出它的故事,文化传承的种子就真正种下了。”茅庙集社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本次活动由专业社工团队、社区志愿者、文化导师及安全员共同保障,是“童创古巷·益启未来”项目探索志愿服务赋能社区共治的又一次生动实践,未来还将走进杜公湖湿地公园等地,持续打造“行走的历史文化课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