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目前杭州市城区少有的一座具有苏州园林风格的特色公园,融江南园林、苏杭格调为一体,被周边市民亲切地称为“隐于闹市中的后花园”。
主入口(西大门)
从主入口步入公园,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墅园”“大运河书法公园”两块竖立于草坪中的巨石,旁边还种有叶子花、锦带花、黑心金光菊等花卉,色彩丰富。
墅园,也称湖墅公园,位于莫干山路上,始建于1956年,1985年再次改建。现如今也作为大运河书法公园。整个公园以苏州古典园林为基调,是一个文化休闲公园。
公园中央有一个占地约12亩的人工湖泊,隔湖相望,廊阁起伏、亭台隐现、波光粼粼,别有一番意境。一湖石,一亭台,一楼阁,曲曲折折,别有洞天。
左:怀素唐代草书家。有“草圣”之称。在中国书法史上流传着“颠张狂素”的美谈,其中“张”为唐代草书大家张旭,“素”即指怀素。代表作《论书帖》中:毛泽东书法界公认的20世纪书法大家,《五律看山》为1955年夏秋之际毛泽东来到杭州游兴所作。右:张旭在中国书法史上流传着“颠张狂素”的美谈,其中“改”为唐代草书大家张旭“素”即指怀素。代表作《古诗四帖》
最先抵达的是园内的书翰室和啼莺阁,两处建筑以深棕色廊道相连,前面还有一座小亭子,亭子正中央摆设着一件青铜三足鼎……
“曲水流觞”后面就是王羲之的雕塑,左侧草地上还设置有王羲之的介绍牌。雕塑中的他一手提笔,俯身案桌,栩栩如生。
王羲之,东晋大书法家,被誉为“书圣”。不仅能精通书法各体,集当时书法之大成,更在于其能自成一家,开创了具有独特风格的王派书法。楷书以《黄庭经》《乐毅论》等最有名,行书以《快雪时晴帖》《丧乱帖》最出色,草书则以《十七帖》最传神,代表作《兰亭集序》更是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让人眼前一亮的“曲水流觞”区域。据介绍,“曲水流觞”的设计灵感源于“兰亭雅集”。原来,东晋永和九年(353)的暮春三月初三,王羲之召集40余位贤达名士与世家子弟在兰亭举行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文人雅集,行“修禊”之礼,在曲水流觞之际众人共赋诗37首,汇成《兰亭集》。走在公园的这处景观中,游人似乎可以穿越时光,看到那场名垂千古的流动盛宴。
“曲水流觞”区域可以说是公园的中心区域了,空地面积大,坐在这里闲聊赏景也是极佳。
倚竹轩是位于园内中心高处的一座独立的建筑。倚竹轩三面墙上均有书法碑刻,有《宣示表》《伯远帖》《平复帖》《兰亭序》等书法作品,余下一面则设置了围栏,凭栏而坐,可以欣赏到园内的人工湖、茂密的樟树、湖边的杨柳以及通向公园深处的精致拱型小桥,静静地感受江南园林风光之美。
欧阳询,是中国历史上著名书法家,唐朝“楷书四大家”之一,其楷书字体被称为“欧体”。宋代雕版印刷浙本多沿用欧体字。到明万历时,演变为今印刷所用宋体字。
《九成宫醴泉铭》是欧阳询楷书代表作之一,被称为“天下第一楷书”。
雨过天晴 晶莹水珠留置在荷叶上……
虽然已经是八月中旬 池中的荷花依旧火爆开放
座石,石鼓上皆是书法作品
笠亭
木板上的书法作品 别有风味有几块上刻书法作品的木板,有褚遂良、虞世南、怀素等人的作品及介绍牌。
颜真卿,唐朝书法家。他书法精妙,擅长行、楷。形成其雄伟刚劲、大气磅礴的独特风格,被称为“颜体”,在中国书法史上起了承先启后的作用,对后世书法艺术的发展影响极大,为百世之宗。与柳公权并称“颜柳”,被合称为“颜筋柳骨”。
人造小瀑布 也很灵动
这一段,我个人认为是最接近苏州园林风格的,很耐看,一步一景。我来回走了三趟……
苏轼,,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擅长行书、楷书、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为“宋四家”,存世作品有《赤壁赋》《黄州寒食诗》等。
这里也是养鸟爱好者晨间“遛鸟”的好去处
烟村榭、暮雨榭、晚翠堂……都是十分有文化感觉的名字,很有苏州园林的风味。
这里是印章的放大集合,有齐白石、沙孟海、丁敬、赵之谦等大师的印章。
走到空旷处回望,公园里湖面、假山、亭阁、水榭一同构成水天一色、尺度相宜的美丽画卷,不仅让人感受到苏州园林的精致,还可以让游人领略到杭州园林的大气襟怀。
清溢亭
这里是北宋书法大家黄庭坚、米芾和蔡襄等作品制作成的石碑,散落在草坪上,便于市民们观赏。
論詩將通禅
為文以载道
围墙上是《千字文》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