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夷陵区邓村乡,一种“凉”与“茶”的邂逅,正悄然绘就一幅别具一格的避暑图景。
“自然凉”引人
“老板,麻烦再留两间房,我们23号又要来的。”8月15日,在邓村乡艳清农庄,老板向国艳展示着远安游客王仕珍的订房信息。
7月下旬,王仕珍和家人、朋友来到艳清农庄避暑,本计划住三五天就回去,可当地的清凉和惬意,让她住了半个月,直到8月9日才离开。回去不久,又订下房间,计划8月23日再来。
邓村乡平均海拔850米,最高海拔2008米,背倚大老岭国家森林公园,森林覆盖率75.54%,发展近10万亩茶园,茂密的植被形成了天然“氧吧”,有效调节气温,夏季平均气温24℃。
向国艳介绍,农庄所在地的海拔为1200米,不用空调也凉快,晚上还要盖被子。2016年,向国艳开起农家乐。随着前来避暑的人越来越多,2019年,向国艳扩大经营,新建了民宿。
“今年夏天以来,18间房一直处于满房状态,已被订到8月底。”向国艳说。
距离艳清农庄仅有10分钟车程的金栖茶谷民宿项目工地上,工人正在抓紧装修施工。金栖茶谷民宿项目是邓村乡黄金河村的村集体项目,预计今年11月开业,建成后可提供餐饮、住宿等服务。
“民宿在前往大老岭的必经之路上,海拔约1100米,具备发展民宿的良好条件。”邓村乡黄金河村党支部书记刘萍介绍,村里长期以来以茶产业为主导,产业结构相对单一。
如今,借助全乡推进茶旅融合发展的契机,不断丰富集体经济形态,拓展增收渠道,预计村集体收入年增加10万元。
目前,邓村乡有民宿32家、餐馆60家,为游客提供了亲近自然、体验乡村生活的食宿选择。
除此之外,三峡茶旅小镇千山云舍、三峡茶栖谷野奢营地成为精品民宿的代表,游客可在茶山环绕中,赏星观月、追萤逐蝶,感受山乡的宁静和露营的快乐。
“创意凉”留客
有着“自然凉”的资源禀赋,吃和住的问题也得到有效解决。怎么让游客留得下、玩得好,则成为邓村乡发展避暑经济的关键课题。
“你看那边,再放松一点……对,就这样!”在海拔999米的三峡茶栖谷野奢营地,游客袁仁楸轻声引导着爱人望向远方,手中的镜头定格了茶乡的晨光美景与家庭的温馨时刻。
选择来邓村避暑,袁仁楸一家有自己的考量:这里不仅清凉宜人,更是一处绝佳的“摄影胜地”,层层叠叠的茶园如诗如画,随手一拍便是大片。
(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
采茶、制茶、品茶等沉浸式体验项目,可让对观景兴致不高的孩子动手参与其中,感受乐趣。
邓村茶文化底蕴深厚,早在1700多年前便有种茶历史。唐代“茶圣”陆羽在《茶经》中盛赞“山南以峡州上”,高度评价包括邓村在内的峡州茶叶品质。
而这,正是邓村探索的破题之策。依托近10万亩茶园资源,邓村乡激发“凉”经济和“茶”文化的融合,串联大老岭国家森林公园、三峡茶旅小镇、三峡茶栖谷野奢营地等旅游资源,丰富茶园游、休闲游、避暑游等多元形态,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
2020年8月,湖北文旅集团与夷陵区共同投资开发三峡茶旅小镇开门迎客。这座集茶旅田园综合体、高山民俗度假村、康养避暑度假区于一体的特色小镇,为“留客”提供了坚实支撑。
2023年,宜昌首家、湖北最大的太空舱营地——三峡茶栖谷野奢营地对外营业,为喜爱自然、追求新鲜体验的年轻游客提供更多选择。
面对火热的避暑市场,邓村乡和市场主体再度发力,通过产品上新、业态创新升级“凉意”,引进汉服旅拍项目,开设茶艺体验课程,策划研学夏令营活动,持续提升游客参与度和体验感。
数据显示,2024年邓村乡吸引游客5万人,实现旅游收入1000万元。2025年7月至8月,游客与去年同期持平。
“品质凉”兴旅
“我们一家已经连续三年来邓村避暑了,当然是因为这里凉爽的气候和惬意的氛围。”来自武汉的游客杨佳坦言,“旅游产品还是比较单一,据我了解,到这里的主要人群还是中老年群体。”
游客的反馈,直指邓村清凉经济发展面临的瓶颈。对此,邓村乡党委副书记、乡长孙佳有着清醒的认识:“目前我们的茶旅融合还停留在‘茶园观光+采茶体验’的浅层,产品单一,业态不丰富,品牌形象不够鲜明,游客停留时间短,‘过路客’多,‘回头客’少。”
破局之道,在于向“品质”要效益。
“金栖茶谷民宿建成之后,运营将选择专业化的团队,以确保服务品质。”刘萍说。
这正是邓村乡以创建三峡茶谷公园核心区A级景区为契机,倒逼环境整治、服务升级和管理规范化带来的积极成效。除民宿提档升级外,集镇停车场、茶文化旅游产品交易市场、邓村旅游环线设施等公共项目建设也在加快推进,为景区创建和游客服务提供有力支撑。
作为邓村乡茶旅融合的龙头项目,三峡茶旅小镇持续拓展休闲、康养、研学、度假等多元业态。湖北文旅宜昌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宋翀介绍,将开发非遗手作、茶山瑜伽、星空茶会等深度体验项目,满足游客个性化、品质化需求。
与此同时,邓村乡紧抓大老岭国家森林公园重新开业的机遇,力促“茶山”与“山林”旅游资源的深度融合,延长游客停留时间。
从“自然凉”的资源吸引,到“创意凉”的活动留客,再到如今聚焦“品质凉”的系统提升,孙佳相信,峡州上的这道夏日“清凉茶”将烹出更醇厚、更悠长的韵味,必将滋养一方水土的兴旺与繁荣。
三峡日报记者 杨春艳 陈在 严万琴 陈司 付蓓蓓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