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人参在中国,中国人参在东北”。来东北旅游,很多人都会买人参做伴手礼或自用,其名气在全国都是响当当的。而在古代,人们普遍认可的人参品种并非东北,而是山西上党参。东北人参实属后来居上,在明朝时因上党参绝种才成为达官贵人的选择。
到了清朝,清政府专门在东北设立了三大官参局管理人参相关业务,其中吉林官参局地位最重要,存续时间也最长。如今来吉林旅游,打卡复建的官参局,可以详细了解东北人参的前世今生。
青砖建筑带着典型的民国气质,展馆内部装饰同样怀旧氛围浓郁,老照片、老物件,加上复原出的老场景,曾经忙碌的吉林官参局现在成为人们了解人参知识和历史的好去处。
展馆共三层,地下一层,地上两层,从“紫气东来——吉林人参地位的确立”“参业专管——清参务与吉林官参局”“参韵流芳——吉林市人参产业发展”三大方面详细讲述了吉林市人参产业的历史地位和文化优势。
版画作品生动再现了辽代东北地区的人参交易,当时女真人以人参易物时,受到了辽人的恶意压价,也正是这种不平等贸易最终导致了辽末完颜阿骨打以宁江州作为首战地掀起了反辽斗争。
沙盘等比例复原了清代皇室朝贡基地——打牲乌拉总管衙门,这里直接隶属北京内务府,是与江宁(现南京)、苏州、杭州齐名的清代四大朝贡衙门之一,当地的人参、鹿茸、貂皮等名贵土特产都是由这里统一运往清廷的。
作为重要药材的人参在清初就已经成为皇室贡品。由于药用价值极高,价格高昂,利润可观,吉林人参遭到疯狂采挖,为解决此问题,清政府在乾隆十年(1745年)设立了吉林官参局。
官参局设立后,吉林成为清政府参政管理和人参贸易的中心,采用“参票制”进行配额管理,对人参实施低买高卖、课敛重税的专营。
清朝的人参属于皇家私产,老百姓想要上山采参必须有官方发放的参票,一张参票就是一张许可证,也可以说是一张通往富裕之路的门票。
如今的人参对普通老百姓不再是高不可攀,家中用人参泡酒的也不在少数。参观吉林官参局,了解东北人参从皇家贡品到飞入寻常百姓家的变迁,满满历史感。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