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这两年,国内旅游专列产品呈现爆发式增长态势,2024年铁路部门开行银发旅游列车1860列,运送旅客超100万人次,创历史新高。
高端旅游专列如“熊猫专列·成都号” “星光·澜湄号”“丝路梦想号”等供不应求,部分线路和时段提前半年甚至一年售罄。
前段时间,我和专注于做旅游专列业务的旅行社老板冯导交流,我还是先说结果。
冯导从2022年后开始做短视频,目前全网有15万粉丝,2023年旅游业复苏后,她通过短视频引流,她的门店每月最多时能收客3000人,通过一条视频,就卖掉了一节高端旅游专列,今年她将业务聚焦在旅游专列,只卖旅游专列产品。
旅游专列的生意到了2025年,到底还是不是好生意呢,我来给大家拆解一下冯导的旅游创业转型升级故事。
不安于室的初心:从稳定到自由
年轻时的冯导,也曾尝试过朝九晚五的安稳生活。她做过老师,也坐过办公室,但这些在旁人看来安稳的职业,始终无法满足她那颗渴望闯荡的心。
命运的转折,来自姑妈的引领。在姑妈的建议下,冯导踏入了导游行业。这一步,仿佛为她打开了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门。
凭借着对家乡的热爱和骨子里的韧劲,她在导游岗位上大放异彩。市里边的比赛,一等奖、二等奖拿了个遍,“优秀导游” 的荣誉也接踵而至。
创业的起落:从巅峰到谷底
积累了足够的经验和人脉后,冯导决定放手一搏。她陆续成立了两家旅游门店,凭借着 “对人真诚,做事踏实” 的信条,公司很快就步入了正轨,规模也逐渐扩大。
客人相互介绍,真的是络绎不绝,这样的口碑效应,让她的旅游门店每年都能获评 “优秀门店”。
然而,生活总是在不经意间给人沉重一击。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整个旅游行业陷入停摆,冯导的公司也未能幸免。
“房租、工资让我濒临倒闭”,回忆起那段艰难的日子,冯导的语气中仍带着一丝感慨。
曾经门庭若市的门店,变得冷冷清清;曾经信心满满的团队,也面临着解散的危机。
但四川妹子骨子里的 “不服就干”,在冯导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她没有被困境打倒,而是选择与铁杆小姐妹一起,靠着卖水果、小商品艰难支撑。
“那一晚一晚的睡不着觉,想着未来到底该怎么办。”迷茫与焦虑曾一度笼罩着她,但她从未想过放弃。
转型的曙光:从短视频到直播
在最艰难的时候,冯导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拍短视频。“刚开始也很害羞,不会说也不像现在敢拍,害怕熟人害怕亲戚朋友笑话。”
但她知道,这是唯一的出路。于是,她鼓起勇气,拿起手机,开始记录自己的生活和对旅游的理解。
从一开始的生涩胆怯,到后来的从容自信,冯导在短视频的道路上不断摸索前行。
2024年,她更是主动找老师学习直播,让自己的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随着粉丝数量的增长,冯导开始尝试通过线上渠道组织旅游活动。她陆陆续续组织了数百人乘坐旅游专列游新疆,还和粉丝在乌鲁木齐相约,开开心心地度过了15天。
“一个人做直播很孤独的,但是我一直在坚持,因为你们相隔几千公里不认识,不见面就下单、转款、签合同,这件事情我一直非常认真地在对待。”客人们的这份信任,是冯导前行的最大动力。
为了不辜负粉丝的信任,冯导在服务上倾注了大量心血。
客人们不论飞到成都飞到新疆,她都安排接机送机安排酒店入住,无论是她带队还是领队带队,她们随时都会跟客人保持联系,了解客人路途上的情况。
一趟趟团走下来,真实的反馈让她赢得了越来越多客人的认可。
方向的笃定:从火车旅游到未来布局
在探索线上运营的过程中,冯导敏锐地发现了火车旅游的潜力。
她认为,传统的旅游的购物也好,自费也好,就像挤牙膏一样,一路让客人消费,这个体验真的是太不好了。
但是她对于现在的高端的火车旅游,她认为是真的太棒了。一站式的旅行,高端的服务没有增项的自费,让中老年银发一族能够在这个旅行中,真正体会到服务的魅力,体会到铁路慢生活、慢旅游的舒适节奏。
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冯导果断地在做短视频时,选择了火车旅游这个方向。
她用最柔软的话语,说了一句最硬的话,“我们不需要做第一,但是我要成功,要做唯一。”
对于未来,她说,她将坚定不移地跟着中国铁路,跟上各列中高端列车,为更多的中老年朋友带来更好的银发旅游产品和服务,让他们真正体验跟着铁路去旅游的魅力。
如今,冯导已经在北京成立了自己的国际旅行社。对于未来,她充满了期待。
从四川小县城的小导游,到旅游门店店长,再到如今的文旅主播,北京国际旅行社的创始人,冯导的故事充满了转折、起伏与梦想。
她用自己的经历告诉我们,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只要心怀热爱,坚守真诚,勇于创新,突破升级,就一定能在人生的道路上找到属于自己的方向。
我们每位在旅游行业,已经工作了5年10年以上的旅游人,谁又不是因为这份热爱,才坚守到今天的呢,大家一起继续努力向未来吧。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