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6日傍晚,虽然暑热还未完全消退,但是衢州常山县长风村溪东童话村的江边,已经聚集了上百位来自周边村镇和县城的市民。滨水梦幻小镇——溪东亲子童话度假村试运行还不到半个月,但这里已经成了常山知名的消暑度假目的地,每天的游客络绎不绝。
滨水梦幻小镇
“这里依山傍水、交通便利,休闲旅游的天然条件就非常好,我们针对性的开发了亲子休闲旅游项目,实实在在地用活了水陆两种资源。”常山县何家乡党委副书记严君说。
近年来,衢州市依托丰富的钱塘江上游水域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大力推动交旅融合,发展水上休闲旅游产业,通过政策创新、项目延展和品牌打造,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交旅融合产业培育和发展模式,逐渐涌现出一大批长风村这样的涉水文旅项目或者业态。
水路交旅融合赋能城乡旅游
2024年12月,衢州市交通物流高质量发展大会暨衢江港区二期开港活动在衢江举行
衢州自古因水而兴,是海上丝绸之路重要的水陆中转节点,后随水运式微而逐渐沉寂。2019年起,衢州市沿衢江、常山港、江山港、马金溪、石梁溪和庙源溪“一江两港三溪”的“Y”形水脉,沿水修路以水为媒、以路为脉,串联起1个中心城区、5个县城、47个乡镇、377个行政村。这条覆盖全市近14%的面积、60%常住人口的诗画风光带,形成交旅融合发展轴,加快城乡资源融合分配,交旅资源融合转化,让衢州市发展的春水再度奔涌。
夜游项目《夜游信安湖》入选“泛舟浙里”必游榜(2025)
今年以来,衢州古城“5A”景区创建工作如火如荼,重点打造的水路交旅融合项目“信安湖风情游”游线成为创建亮点。游线以信安湖为舞台、水亭门千年历史为背景,日间游饱览两岸自然风光与现代都市景观,感受城市发展脉动,体悟南孔文化与南廉文化;夜游项目创新融合光影艺术与真人表演,游客可乘船以“行进+沉浸”方式观演,跟随孔氏族人南行历程,感受南孔文化魅力。整个项目水城辉映,船行碧波,成为讲好衢州故事、推动夜间经济发展、促进旅游产业升级的点睛之笔。
开化觅乐水运动,游客体验亲水运动的无限乐趣
龙游的龙舟赛,常山的皮划艇,开化的桨板俱乐部,柯城区的漂流……不知不觉间,衢州的水上休闲旅游产业已经逐渐形成了矩阵式、品牌化发展态势,交旅融合、水路共赢,衢州的城乡旅游多了一抹水的颜色。
亲水休闲激活城乡共富密码
水路交旅融合培育出城乡旅游新业态,而滨水而兴的休闲产业,则成为激活城乡共富的密码。
“咖啡配馒头”引来游客纷纷打卡
暑期旅游旺季结束前的这段时间,衢州市衢江区高家镇盈川村的古埠头人流依旧。往来的人流中,大多数是为了在古埠头的网红店里,品尝独具特色的“咖啡配馒头”。
85后徐元红经营的“馒头咖啡馆”里,既有乡村元素,又有都市风情。咖啡豆馒头、蔓越莓馒头、抹茶馒头整齐陈列,让人有一种时空错位的感觉。徐元红曾在大城市承包食堂馒头业务。选择回乡后建起日产5万个的馒头工坊,滨水开店,让古渡和现代文化实现交融。
盈川瀑布咖啡厅
这几年,这个小小的江边村落,以“唐风盈川”为主题发展乡村旅游,引进文旅公司盘活闲置农房102间。千年前,初唐四杰之一的杨炯赴职“盈川令”时登岸的古码头,而今成了城里人体验水上休闲生活的起点。古村蝶变成度假村,年接待游客超50万人次,村集体经营性收入从20余万元跃升至150余万元。目前衢州全市有近百个乡村依托休闲水道、古渡古迹,各美其美,和谐发展。
一些原本无人问津的江边荒坡、江心沙洲也从无到有焕发升级。
龙游县融合三江口凤翔沙洲、废弃船厂等资源,整合沙洲岛村落、河滩、湿地、田园等山水资源,打造出水上“浙西山居图”,凤翔沙洲已经带动周边上百户群众走进水旅融合新生活。
龙天红木小镇
与衢江水系贯通,开辟荒山依水而建的红木小镇则以龙游文化和红木文化为主题,集家具制造、旅游休闲、文化创意、商业服务和生态住宅等多种功能于一体,形成独特的涉水文化旅游目的地。目前,红木小镇的客运码头,也是浙西功能较为完善的旅游码头,承接过来自杭州的水上研学、旅游团队。
水润千年文脉,而今再启新程。适逢全省“泛舟浙里”水路交旅融合品牌建设高水平推进,作为浙西门户、钱江源头的衢州市,全面开发美丽沿江公路、衢江水上观光游及接驳水岸景观旅游等形式,促进城、乡、水、旅、文、体资源再分配,打造人文水道、美丽衢州。
近日,全省“泛舟日”活动将落地水亭门码头。活动将以“泛舟浙里 水韵三衢”为主题,有机融合人文与自然、文脉与山水、遗产与景区资源,将成为衢州乃至全省水上交旅融合发展的新起点、新风尚。
微信编辑|林伟凡
分发编辑|陈上
记者|吴迪元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