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人周末三件套:上山、下海、逛公园。”
在社交媒体上,一位市民分享的三个关键词勾勒出深圳人的日常休闲生活方式,映照出深圳实施山海连城、建设公园城市深入人心,既不断优化了城市宜居环境,也重塑着这座超大城市的气质。
45年来,深圳公园与城市社会经济同步发展壮大,公园数量从经济特区建立前的2个增至1320个,千园之城迈向全域公园城市。同时,近年来,深圳高质量实施山海连城计划,首条山海通廊、“五园连通”、鲲鹏径、滨海骑行道等项目频频落地,最美徒步之城、骑行友好城市正在成为深圳的新“标签”,生动诠释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生态建设协同推进的示范路径。
打造全域公园城市:
从2个到1320个,从“千园”到“一园”
8月,罗湖区“八园连通”的关键拼图红岗公园西马岭试运营。年初1月,红岗公园东马岭开园。罗湖区银湖山郊野公园、红岗公园、围岭公园、布心山郊野公园、仙湖植物园、东湖公园、人民公园、洪湖公园“八园连通”的脚步加快。预计到今年底,八园初步实现“串珠成链”,深圳人将解锁新的诗意栖居方式。
公园连通是深圳全域公园城市建设的创新思路,也是40多年来积累的丰厚公园“家底”的跃升。1980年深圳经济特区建立前,全市仅有中山公园和东湖公园2个公园,特区建立后,连续多年把公园作为政府为民办实事工程之一,掀起公园建设的热潮,每年平均建设30个公园。2019年,深圳公园达到1090个,2024年深圳公园达到1320个。
在公园数量年年攀升时,深圳有了更高的追求,通过生态廊桥串联起一片片绿肺,以慢行系统编织山水画卷,大力推进公园群建设、公园连通、城园融合。2022年,深圳市公园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发布,提出建设令人向往的“全域公园城市”。2024年,《深圳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得到国务院批复,到2035年,建成各类公园1500个以上。
从“千园星罗棋布”到“全域互联互通”,深圳努力实现“整个城市就是一个大公园”的目标。在福田区,莲花山公园、笔架山公园、中心公园、梅林山公园、银湖山公园“五园连通”率先实现;在前海,前海石公园、桂湾公园、滨海文化公园等连片成网,公园与城市融合,自然景观与繁华都市交织,成为深圳新晋文旅目的地。此外,深圳还在推进宝安区“八园连通”。
构筑最美徒步之城:
千公里远足径网络年底建成
夏日炎炎,仍阻挡不了市民游客打卡户外徒步的新名片——鲲鹏径,拥抱大美深圳。登上塘朗山极目阁,城市天际线与深圳湾映入眼帘;驻足深圳中轴线上的梅林山,饱览中心区全景;挑战东西涌穿越线,拥抱碧海蓝天……户外徒步网络红人“廖师兄”感叹,“走过鲲鹏径更懂这座城,每一次行走都是与自然、城市的亲密对话,每一处风景都值得珍藏。”
在罗湖区红岗公园片区,深圳山海连城计划的重点工程——鲲鹏径2号桥与3号桥正在紧锣密鼓地赶工。两座生态廊桥横跨城市主干道,串联红岗公园东西马岭与银湖山生态资源,推动区域生态融合,预计将在今年年底建成连通,届时,徒步鲲鹏径将更“丝滑”、更生态。
摊开深圳地图可以看到,鲲鹏径长200公里,如一条“绿色动脉”在千万级人口城市的中心穿城而过,贯穿东西,展示着这座科技之城的另一面——一个充满自然之美和生态智慧的城市。2024年10月,鲲鹏径荣膺2024年全国十大登山户外运动特色目的地之一,走向全国。在上榜的目的地所属城市中,深圳是唯一入选的一线城市。
这座以“深圳速度”闻名的城市通过规划构建“三径三线+郊野径”的千公里远足径体系,让都市人“零距离”与自然相拥。除了鲲鹏径,已贯通的还有凤凰径、翠微径与阳台山环线、马峦山环线、三水线,约420公里。同时,不断“上新”各具特色的郊野径,龙华区郊野径-樟坑径线、雪竹径郊野径、东湖公园郊野径-莲塘口岸线……到今年年底,超1000公里的远足径体系将建成。
建设骑行友好城市:
多条“山海cityride”线路走红
深圳骑行道火至全国,网络上,“深圳骑行路线推荐”相关话题成为热点,多篇推荐笔记点赞量破千,“求攻略”“周末必去”的评论刷屏。
骑行火热的背后,是深圳发力建设世界级骑行城市。今年,《深圳市休闲骑行道专项规划(2025—2035年)》发布,并加快实施休闲骑行道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其中提出,全市规划构建“1+3+N”的休闲骑行道体系,到2035年,将建成超1000公里的休闲骑行网络。其中,“1”指1条200公里的滨海骑行道;“3”为西部、中部、东部的3个百公里级山海骑行大环;“N”是遍布全市的特色骑行环,均超20公里。
到今年年底,深圳人将拥有一条长达200公里的滨海骑行道。线路西起宝安区茅洲河口,东至大鹏新区鹿嘴山庄,宛若1条滨海蓝带,重塑水际线,深圳海洋中心城市的滨海风情将扑面而来。2024年年底,长50公里的滨海休闲骑行道西段宝安固戍码头-福田红树林先行贯通。眼下,滨海骑行道全线贯通工作正在加速推进中。
今年,深圳已建成、推出多条新的休闲骑行路线,环西丽湖休闲骑行道、光明科学城到中山大学深圳校区休闲骑行道、盐田半山休闲骑行道、罗田森林公园骑行道……迅速点燃市民骑行的热情,一人一车就能穿越山林、游览河湖、畅游海岸,如此美好场景让城市焕发新的吸引力。
“骑行是一种美好生活的方式。”资深骑友吴先生感叹,“深圳骑行道最重要的是串联了城市街区、景点,骑行环境特别美,让人更加专注地享受骑行运动的快乐。”
数说公园城市·山海连城建设
45年来,深圳公园从1980年前的2个已增长至2024年的1320个,到2025年底,全市公园总数将达1350个。
截至今年4月,全市已贯通休闲骑行道100余公里,到2025年年底将累计建成休闲骑行道300公里。
截至2024年底,“鹏城万里”户外步道里程达3600余公里,生态游憩网络持续扩大。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