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潭这个名字,其实我以前只在地图上见过。直到这次真的来了,才发现——这里不仅是大陆离台湾最近的地方(直线68海里),还是个能把你焦虑吹散的海岛。三天行程,不完美,甚至丢了拖鞋,但正好让我在“海风的教育”里,读懂了点关于生活的小答案。

第一天:68海里的风,吹到心口发颤
早上到的第一站是【68海里景区】。
站在猴研岛的礁石上,拿着望远镜拼命找台湾岛的影子——真的能看到一点轮廓。那一刻心里怪复杂,血脉、乡愁、历史,全都随着海风涌上来。
景区里有个“同心石”,做成巨型邮票的样子,上面刻着《乡愁》里那句“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老实说,我本来觉得有点“煽情”,但当海风一吹,竟然有点鼻酸。再走几步到“望归石”,一个形状像海龟的礁石正对着台湾方向,当地人叫它“盼归”,看着它发呆的时候,我突然理解为什么游客喜欢在这拍照了。
下午听导游讲了阿波丸号的沉船故事:一艘载了两千多人和黄金的日本船,沉在这片海里。海浪拍打礁石的时候,我脑子里就自动浮现出那些往事,平潭的海,比想象的厚重。

第二天:骑小电驴,一路跟风和日落赛跑
平潭的风是真大,但吹得很舒服,头发乱了也不在乎。第二天我租了辆小电驴,从北线海岸一路往前跑。
【仙人井】让我震惊。火山岩被海水啃出一个巨大的“天窗”,浪涌上来时声音像龙在吼,怪吓人但又很好看。
中午溜达到【北港村】,石头房子一栋一栋挤在一起,老人坐在门口补渔网,孩子追着鸡跑,巷口挂的渔网被风吹得像风铃。那一瞬间觉得很生活化,比景点更打动人。
傍晚去【最美环岛路】,镜沙滩的黑沙像撒了金属粉,长江澳的风车田在夕阳里一排排转,余晖打在风车叶子上,海面闪得跟撒了一把星星似的。
至于丢拖鞋的事——我真的是在沙滩上玩疯了,一阵浪打过来鞋就没了。光脚踩沙,脚趾被海水打得痒痒的,那一刻突然很释怀:旅行没必要完美打卡,反而是这些小意外,让我放松下来。
第三天:开渔节,见识大海的“烟火气”
8月16日是开渔节,天还没亮,我跟着当地人跑去码头看热闹。人山人海,上千艘渔船同时鸣笛出海的场面,真的壮观到起鸡皮疙瘩。
白天跟船出海体验了一次海钓。第一次钓到一只小河豚,看它鼓着腮帮子,手一松把它放回海里,心里突然轻快起来——好像放过它的同时,也放过了自己。
更爽的是蹭了船长的鲜鱼大餐。清蒸上桌后,他随手淋了一点味事达酱油,那个鲜味直接让我破防,差点想打包一瓶回家。原来“鲜”不是餐厅里的形容词,而是大海送给你的礼物。
晚上沙滩放烟花,对岸台湾的灯光若隐若现。我坐在沙滩上突然明白:平潭的风,不是吹你变优秀,而是告诉你:活着,本身就值得骄傲。

碎碎念
三天过得快,但我挺舍不得走。回程路上,我想起赤脚走在沙滩上的自己,突然觉得:生活没那么复杂。学生能听懂一堂课很厉害,宝妈能安抚好孩子很厉害,甚至每天能顺畅拉屎,也是种“了不起”。
每个人的花期不同,不用硬挤着和别人比。平潭教会我的第一课是:先好好爱自己,山海自然会来拥抱你。
小贴士(防踩坑攻略):
- 平潭风大,带冲锋衣和宽松裤子,比小裙子靠谱。
- 【仙人井】看日落,拍照出片率100%。
- 海钓跟着师傅混就行,不用自己瞎折腾。
- 记得带双钉鞋,别像我丢拖鞋只能光脚走。
下次要不要一起去更野一点的地方?风已经吹到耳边了~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