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阳城上庄村,有一处避暑山庄,古色古香,建筑精美,它建于庄河南岸一山沟两侧,依山傍水,它就是著名的天官王府所在地——上庄古村。被国家建设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命名的“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中国传统村落”。这里也是电视剧《白鹿原》;电影《烽火别恋》;大型古装电视连续剧《三滴血》和央视百集系列片《记住乡愁》的重要外景拍摄地之一。
上庄天官王府是明代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刑、户、吏三部尚书王国光的住宅。王国光家族一门五进士、六举人,历经几代建造了这座著名的人文府邸。关于这座官邸被称作“天官王府”是有缘由的。在我国古代,吏、户、礼、兵、刑、工六部都有各自的别称,他们分别对应的别称就是天、地、春、夏、秋、冬,吏部尚书被称做天官,户部尚书被称作地官,礼部尚书被称作春官,依次类推,所以当地的老百姓把王国光的府第称作天官府也不无道理。
天官王府的主要景点有永宁闸、古河街、官府、司徒第、炉峰院、元代民居、沿街院、8、参政府、樊家庄园等。王国光为明代重臣,在“万历中兴”中起到了积极作用。他所编制的《万历会计录》是张居正推行的“一条鞭”法,是改革赋税制度的依据,成为了明清两代田赋的准则。
走进天官王府,映入眼帘的是一座高大的拱门,其主拱跨度7.6米,为中国古代乡村砖拱式门楼之最。这座拱门就是是为永宁闸,永宁闸始建于明初,如今是上庄村的标志性建筑。永宁闸不仅是一座宗教、风水、风景点缀物,更是一座古代军事防御设施和水利设施,对保护上庄古村的安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沿着古河街是一条古商道,这条道路是明清两代运城、侯马一带通往泽州府的必经之路。古河街同时也是上庄古村的中轴线,官宅、府第、商铺沿河而建,既具备了街道的功能,又保持了山水的韵味,每当雨季来临,潺潺流水,悠悠古韵,颇具江南水乡风韵。
天官府天官府叫“冢宰第”,就是建造于万历年间,呈棋盘四院式院落格局,坚固大方的柱础石,高大巍峨的门楼令人震撼。门楼上有“冢宰第”三个大字,“尚书”二字匾额,为万历二年王国光升任户部尚书后,万历皇帝命当时巡抚朱笈为王国光题写,由阳城知县李栋所立。有达尊堂、听泉居、藏兵洞等建筑。内部阳台式楼阁建筑形制为南方建筑风格。
司徒第为王国光之堂弟,嘉靖丙午科举人,陕西清吏司郎中王道建造的府第。大门上有“奉政大夫户部陕西清吏司郎中王道”的匾额。二门门额题有“司徒第”三个大字。过厅前有雕刻精美的明代月台,古腊梅一株,每当冬季,满树黄花争奇斗艳,数十米之外尚能闻到阵阵清香。
炉峰院炉峰院因建于村南香炉峰上而得名,包括高媒祠、三教堂、关帝庙及马房院。古时为上庄村社所在地,亦为村周文人雅士活动之所,王国光少年时曾在此读书。荣升吏部天官后重游此地,见庵后山峰峭立,松柏苍翠,状似庐山之香炉峰,遂将此庵命名为炉峰院,故民间对这座山有小庐山之称。“南庵晓钟”和“炉峰夕照”均为天官王府八景之一。清代诗人樊梅轩作“云房仙阁背山凹,山顶飞泉落涧斜。长日道人无个事,小松闲处种桃花。”。
上庄元代民居位于中街北侧,院子坐北朝南,用材讲究,梁架奇巧。代表早期建筑风格和建造工艺的蚂蚱头形斗拱、驼峰式粱架结构和短替、收方等建筑手法在该民居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沿街院也叫别驾院,是王国光次子,万历壬午科举人、钦授别驾的王兆河建造的府第,该院落为阳城地区独有的“四大八小五天井”式院落格局。这里也是皇城相府主人清代名相陈廷敬岳丈王祚启居住及行医之处(陈廷敬夫人即王国光之玄孙女)。
参政府也叫忠臣第,始建于明嘉靖年间,经天启乙丑科进士、时任山东右参政的王徵俊于崇祯年间扩建后形成的由务本堂、书房院、厅堂院、仰山居、王氏祠堂等组成的大型封闭式院落群。其内部水井、碾磨等生活设施一应俱全,并有地道通往村外,具有明显的防御特征。
樊家庄园建于清末,民国年间又进行了扩建。该庄园是清末富商、书香世家樊玉麟所建造的宅院。当年樊家曾经营盐店、当铺、钱庄等生意,富足一方。门额上有“樊圃”二字,为清末进士,山西近代著名书法家张衡玉所书。庄园兼有中西方元素,由新院、樊氏宗祠、花园等处组成。走入大门,可见一座中西合璧式建筑,将我国传统的月亮门与西洋欧式风格有机地结合在了一起,樊圃新院的整体建筑装饰华丽,装修集中在外檐。檐柱下有雕花石柱础,檐柱上有布满木雕的额枋与雀替。二楼上柱间均有木栏杆,栏杆及栏杆下的梁托上都有木雕作装饰。其中樊圃正门上方所雕的“八仙过海”、“福禄寿”三星等装饰,堪称木雕精品。为同时期建筑中所罕见。穿过月亮门、“乐琴书”门楼,就来到樊家的后花园,又是一番别致的美景。
天官王府古建筑保存完好的官宅民居四十余处,涵盖了居住、宗教、祭祀、文化、商业等建筑类型。古村的美丽娴雅,在夜间更是表露无遗。到了晚上,轩堂高屋张灯结彩,灯火掩映下的古河街静谧而神秘徜徉天官王府,会让您有“一日穿越四朝,恍若梦回千年。”的时光倒流之感。
天官王府不管是在地形选址上,在修建风格、历史底蕴上、还是人文情怀上,都无疑是晋城大地上的一块亮丽瑰宝。冯骥才先生称之为“前世之宝,后世宝之”,对上庄古村给予高度的评价。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穿越上庄,就是穿越了一部中国古代北方乡村演变过程的历史画卷。不愧为为“中国民居第一村”。请来这一方远离城市喧嚣的净土,让你疲惫的心灵得到深度的休憩。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