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绥铁路,是中国自主设计、建设、运营的第一条铁路,是联通西北的第一条交通大动脉。在京绥铁路上,如今的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巴彦街道前罗家营村,有一座承载着百年历史和文化价值的老火车站——白塔火车站旧址。该车站由“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设计,于1921年建成通车,已历经百年,是京绥铁路车站功能保存最好的民国时期火车站。
曾经的白塔火车站,加强了归绥地区与内地的紧密联系,让先进思想得以从北京传入本地。距离京绥火车站1公里处的名言小学,于1936年成立了归绥东郊第一个党支部。百年过去,在这片沉寂的村子里,昔日的滚滚车轮声早已不再。1977年,由于京包线局部改线,该车站已停止使用,沉寂的遗迹等待着觉醒。
如今,百年老站再次迎来了风貌更新。
2025年8月24日,这座依托全国重点文保单位白塔火车旧址,以“白塔记忆传薪火·百年京绥映巨变 ”为主题的文化公园正式开园,文化公园历时100天的建设,通过文旅融合激活城市更新,将工业革命、现代文明、历史保护、文化体验、商业消费融于一体,形成了“一核引领、两区联动、一廊串联”的空间格局,在“北疆文化提升行动”的生动实践中,逐渐发展成为集历史文化、红色教育、现代工业、休闲旅游、文化创意于一体的城市更新样本和首府文旅新地标。
如今,慕名而来的游客,可以在褪色的青砖灰瓦前,在斑驳的碉堡边,穿上旗袍或中山装,站在信号房前伫立,仿佛与民国时期的旅人擦肩而过。黄昏时分,斜阳穿透老站房的木窗,光影交错间,随手一拍,便是《花样年华》的复刻版。游客不仅可以自驾前往,也可乘坐12路、113路、118路、126路公交车到坝堰村委会站,向东北方向步行约2公里即可到达。
百年京绥,铁轨如弦;时代新韵,长歌未央。在这里,沉睡的展品得到了新生,向游客们讲述着一代代京绥铁路人“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护路故事。“北疆文化”在这里愈发鲜活,创新呈现了近代中国首条自主建设干线铁路的工业文明。不远处的京包客运专线上,时速350公里的复兴号动车组疾驰而过,工业革命与现代科技在这里交相辉映,琳琅满目的文创作品中,工业旅游与文化创意在这里深度融合。
赛罕融媒/刘士瑒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