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丰富职工子女的暑期生活,传递工会对职工及其家庭的关怀。经过前期精心策划,8月18日-8月22日,赛罕区总工会开展了农牧民工、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困难职工子女“古都寻韵,工会同行”山西大同第二期夏令营活动。
此次活动是以大同古城、云冈石窟、华严寺、应县木塔、大同博物馆等具有历史厚度的文化探秘之旅。活动中还去了大同古城东南邑的刘老醯儿醋坊,在那里孩子们了解了制醋工艺,并亲手制作了“老陈醋可乐”。
在云冈石窟,孩子们一边听讲解,一边用手机记录佛像的细节,在导游的带领下开启“石窟艺术之旅”,不时驻足惊叹——北魏工匠以刀为笔,在石壁上留下了1500余年的信仰与艺术。孩子们说“课本里的历史突然变得鲜活起来”。
午后前往大同古城内的华严寺,这座辽金时期的古寺坐西向东,藏着太多惊喜,大雄宝殿内高11米的五方佛金身庄严,阳光透过殿宇窗棂洒在佛像上,更添神圣感;薄伽教藏殿内的“辽代彩塑群”栩栩如生,参观途中,导游从古建筑文物的各个细节出发让大家加深了对古寺的了解。
当67.31米高的应县木塔出现在眼前时,大家无不震撼——这座建于辽代的木塔,仅靠榫卯结构支撑千年,历经地震、风雨仍屹立不倒。孩子们仔细观察了木构衔接的细节,通过导游的讲解认识了榫卯结构。听导游讲述“木塔呈双八角套筒结构”“塔内暗层防腐”“避雷设计”等智慧,大家纷纷感慨“古人的建筑智慧太了不起了。下午回到大同古城,大家沿着城墙漫步,抚摸着青砖上的岁月痕迹,远处的鼓楼与街巷尽收眼底,工作人员还组织了古城小游戏,通过游戏让每一个孩子都能融入其中,感受团队的温暖。
通过参观大同博物馆了解了大同地区从旧石器时代至秦汉时期的文物。看到了旧石器时期出土的的石制器与新石器时代的通体磨制石器。还了解了大同博物馆展出恐龙化石与北魏琅琊王司马金龙墓出土的陶俑阵,被网友称为“微型兵马俑”。
四天夏令营活动结束后,大家纷纷分享感受,孩子们纷纷感叹,“云冈石窟的佛像让我感受到信仰的力量”,“华严寺的菩萨笑得太治愈了”,孩子们被应县木塔的“双八角套筒结构”震撼,大同博物馆的馆藏品类繁多,底蕴深厚,体现了多民族文化交融的特点。不少孩子都说“这趟旅程不仅收获了友谊,增长了知识”。
通过本次工会夏令营活动,丰富了孩子们的暑期生活让孩子们对中国古代文化与工匠精神有了深刻认识,也为职工家庭提供了支持,增强了职工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下一步,赛罕区总工会将持续关注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和困难职工等群体家庭需求,创新方式方法、拓展服务内容,让更多职工家庭感受到党和政府关心关爱及工会组织的温暖。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