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集~第八十六集 挚友“二翁”的精彩人生(“鱼翁”之“鱼趣”;“健步翁”之“用脚步丈量河山”)
我有十几个挚友,其中与“二翁”(“鱼翁”、“健步翁”)相交最好。人生的第一个春天(20年前),我们在一个学校共事,我搞教学,他们管理学生和干训;人生的第二个春天(退休后),人各有志,人各有所长,我继续著书立说,发明创造,他们则“乐衷于垂钓”或“用脚步丈量河山”,同样取得了辉煌的业绩。
一、“鱼翁”之“鱼趣”(精彩的垂钓生涯)
二、“健步翁”之“用脚步丈量河山”(精彩的旅游生涯)
(续):
中国“四极”游,比较精彩的是“南北极”,因此,“健步翁”用精彩的美文形成了“游记”,现附载如下,请欣赏。
附“健步翁”丈量中国“四极”的精彩美文二则(看后犹如亲临其境,难以忘怀):
其一、“乘南海邮轮赴西沙”圆梦之旅
乘邮轮去游中国的宝岛一西沙,是我的追求和梦想。但因超龄和天气等原因,经过几番周折,才终于在海南三沙邮轮公司的支持下得以成行,将不可能变成了可能。
2023年3月2日下午,我和老伴从小区打车到了三亚市凤凰岛国际邮轮港,接待我们的是“黄皮”领队。办理登船手续后,便开始登船,我俩被编在第21组。
16点30分邮轮一声长笛,缓缓驶离码头,我们挥手向三亚告别。黄领队带领我们先参观和熟悉邮轮(总服务台、礼品店、超市、棋牌室、邮局、电影厅、书屋、医务室、自助餐厅、贵宾餐厅、酒吧、烤吧、咖啡屋、星空剧场,南海海上流动博物馆、底舱,还有网球场、健身场等)。邮轮长167.5米,宽25.2米,有十层楼高,载客721人,工作人员100多人。今天乘客有500多人,分住在豪华海景房、高级海景房、海景六人间和内舱六人间等4个档次的客房之中,我和老伴住在内舱六人间(7260房)(非常幸运的是,只有我俩,等于住上包间了)。
乘邮轮出海,我们是第二次了,上一次是在2017年从厦门乘“泰山号”邮轮去日本宫古岛游。泰山号邮轮的条件,比南海邮轮要好些。西沙航线上还有“长乐公主号”邮轮,与南海邮轮(姊妹俩邮轮)交错航行。
18点左右,吃过晚饭后,到甲板上看日落。迎着晚风,伴着晚霞,望着夕阳西下,余晖洒向大海,当太阳和大海融为一体时,映红了南海的景色,真的是美不胜收。
只见“落日沉溺于橘色的海,晚风沦陷于赤诚的爱;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这凉爽的海风,迷人的景色,令人久久不愿离去······
夜空当幕,海水作道具,海风作音响。大家在甲板星空剧场上,尽情的欣赏着船上工作人员和游客表演的歌舞,虽不很专业,但很真情,使大家都陶醉在这南海之梦之中······
早饭过后,开始按组分批去登岛。我们21组在九点多来到邮轮底舱,穿上救生衣,依次登上来接客的冲锋舟,16人一艇。
冲锋舟启动后,像离弦的箭冲向大海,溅起的浪花迎面扑来,没穿雨衣的我们湿透了衣服,全然不顾,任凭风吹浪打,有人不时发出尖叫或笑声。我屏着气,尽情的欣赏着祖国南海之美,在这一望无际的大海中,浪花是海上的奇景,惊涛骇浪何所惧,敞开怀抱,去接受大海的洗礼。经过15分钟的劈波斩浪,我们到达了北纬16度的西沙银屿岛。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面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旗和写有“中国三沙”字样的灯塔,显得是那么亲切、那么渴望!
下了快艇,我以十分好奇的心情。踏上了这块既陌生而又神圣、神奇、神秘的处女地,并揭开了她的面纱。久违了,美丽的西沙——
迎面的楼房墙上写着“祖国万岁”四个大字,让我感到好像回到了祖国的怀抱,爱祖国、爱国族;爱大海、爱宝岛的敬仰之情油然而生······
大家先在大红横幅上纷纷签下了自己的名字,留下来到西沙一游的佐证。然后开始漫步游岛,亲身感受西沙人的特殊生活。
银屿岛的面积只有0.006平方公里,岛上有五栋政府给渔民建造的同样户型的小别墅(防涨潮的水泥吊脚楼),住着19名渔民(3名党员);有一栋五合一的三层办公楼,银屿社区党支部、居委会、警务区、民兵和渔政等,都在此办公。这里是全国人口最少的居委会。此外,还有一座海水淡化厂房和一座小庙(信仰的力量是无穷的)。
岛上靠太阳能和柴油机发电,有雷达通讯设备,移动信号很强。真可谓“红旗在,组织在,人民在,江山在。”
岛屿上只有白沙和形态各异漂亮的珊瑚(可看可摸不准带走),没有土,但有一块格外引人注目的小绿地,是渔民从岛外带来的土,种的小青菜。让人感到在这热带之地也有春的气息,彰显了这里的渔民是多么的热爱生活。
还有民宅周围种的树木,是沙岛上绿的占缀。岛上还有一条温顺可爱的小狗叫“小白”,日夜陪伴着主人守卫着这小小的宝岛。岛上渔民开了一个小集市,有几家海鲜店,出售的绝对是野生的深海鲜活的海产品,不少是我第一次见到的五彩斑斓的珍贵名鱼,如苏梅和特别好看的“青念鱼”等。有个别游客在此品尝,一斤“石猴鱼”480元,价格不菲,我们只能一饱眼福了。西沙的鱼产非常丰富,有人说:“西沙群岛是一半海水一半鱼”。
岛屿的一侧有一片七色(墨蓝、深蓝、浅蓝、碧绿、翠绿、湛绿、杏黄)海,变换着不同色彩(有的肉眼看不出),瑰丽无比,充满了迷人的神韵。这里的海域被称为“玻璃海”,令人驻足观看和拍照。不少急不可待的人下海戏水拍照,也有人在沙滩上或坐或卧摆姿拍照,无拘无束,手舞足蹈,千姿百态,十分任性,忘掉年龄,放飞自我,宣泄着爱西沙、爱大海、爱祖国的情怀。
所有游客纷纷来到“中国西沙永兴边防派出所银屿警务区”石碑和“银屿,北纬16°35、东经111°42、三沙市人民政府立,二O一六年七月”石刻的地标前打卡拍照,见证我来了!
银色的沙滩,静静的躺着;碧绿的海水,轻轻地拍打着,像是一次次亲切的拥抱。
时间很快,大家怀着恋恋不舍的心情,乘快艇返回邮轮。
途中经过鸭公岛,可望而不可及(暂时不许游客登岛)。
午饭过后,稍作休息,下午再乘快艇出发,行驶5分钟到达了“全富岛”。这是一个无人居住的小岛,面积0.0062平方公里,比“银屿岛”稍大些,海拔约1米。岛上只有一面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旗,这是南海的定海神针,这是国权主权的象征。如果说“银屿岛”是玻璃海拥抱的地方,而“全富岛”就是中国的粉色沙滩。
岛上有一形状呈牛轭形的小沙滩,四周海水清澈见底,潮起时“滩隐”,潮落时“滩现”(这才是真正的“时隐时现”)。因海水冲刷,“全富岛”是个会移动的岛,原来岛中心的“地标石”,现已被包围在海水之中。
岛上有两块写有:“西沙群岛”、“全富岛”的枯旧“木桩”,很有古老、沧桑而又原生态的感觉。游客并不因为标牌简陋而疏远,反而更加积极、热情的去拍照留念,记录下这宝岛时代变迁的印记。
这里的沙滩,比广西北海银滩还漂亮,游客自然不会放过大自然的恩赐,非常豪迈,非常热情地投入美丽西沙的怀抱,感受这画一般的海水、海沙、海风、海韵。我在这里抢先发现了一个小生灵:“寄居蟹”,拍照后,便任其横行霸道去了,充分感受美丽岛屿上的生态魅力。我们也天真地展示了自己,在海水冲刷过无痕的沙滩上留下了我们十分清晰而独有的脚印照,又写下“西沙,我们来了!”再次向宝岛报到。此时的心情,就是我自豪!我骄傲!年近八旬的我,在有生之年,冲破年龄上限,远航登西沙,挑战自我,证明我还行!
游完全富岛返回邮轮,看“南海风云”电影,那是1974年1月19、20日在全富岛东北方向不远的“甘泉岛”海域,同当时的南越发生的一场海战,是81岁的毛主席带病亲自指挥的最后一战:“西沙海战”。我军以小(舰)胜大(舰),以海上拼刺刀和甩手榴弹的英勇顽强的战斗精神,毙、伤南越官兵百余人,俘敌48人,一举收复西沙三岛。然而我军也有18名勇士长眠在南海之中,他们永远坚守在保卫祖国海疆安全的战位上。打出了国威,打出了军威!
尊严只在剑锋之上,真理只在大炮射程之内。我国海疆虽然很大,但一滴海水都不是多余的。尽管当下南海有时乌云翻滚,但我中华巨轮乘风破浪,勇往直前,犯我者必自焚!
4日重复登两个岛屿,上午再登全富岛后,九点钟举行升国旗仪式。游客有序排列在旗杆前,由领队主持升国旗仪式,大家跟唱国歌,行注目礼,国旗冉冉升顶后,还进行了宣誓:爱我中华,爱我西沙······
升旗仪式虽然很简朴,但依然很庄严,爱国之心是那么的热烈、忠诚、豪放和执着。升旗仪式集体拍照后,我们又单独与国旗拍照,特别是我和老伴站在美丽西沙宝岛上,伴随着南海风云,共同手挚国旗的镜头,留下了这最难忘的记忆······
我又以老铁警的身份向国旗敬礼,向祖国敬礼!并发自内心的最强音:我爱你,中国!无论何时何地,祖国永远在我心中!
下午,第二次去登银屿岛,游客兴趣不减,取景拍照,弥补第一次登岛因时间仓促而留下的缺憾。
连续两天重复游一个景点,在我的旅游史上算是破天荒了。游客也没有对两个小岛简朴的景色感到枯燥无味,而是继续深度细致的去观看,去体验,去领悟宝岛之美。
宝岛之神圣风韵,还因为这里是目前国内游客能够到达的祖国最南端,也是最难到达的岛屿,具有最神秘、最敏感、最向往、最简洁、最难忘、最有魅力的天堂。让我们合力读懂西沙,讲好美丽西沙的故事,讲好南海的故事,讲好大中国的故事吧!
昨天第一次登岛是拜访,今天第二次登岛是告别,而且将是我今生今世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游西沙了。最后再一次拍照有“中国三沙”字样的灯塔。再见了,美丽的宝岛——西沙!
虽然冲锋艇载着我们快速驶离了宝岛,但也割舍不了我们对美丽西沙恋恋不舍的情思。邮轮于晚上九点半起航,5日上午九点许,停靠在三亚凤凰岛国际邮轮港,结束了“南海之梦,乐游西沙”的梦幻之旅。
其二、 “放眼‘金鸡之冠’,畅游‘北极村’”
自从2023年3月,我在三亚乘邮轮去游目前国内游客只能到达最南端的西沙群岛后,又萌生一个想法,去游祖国最北端的漠河北极村。
在哈尔滨亲属的帮助下,报名参加了哈尔滨铁路局旅行社6月20日开行的北极村旅游专列四日游。
2024年6月15日我与老伴乘火车提前赶往哈尔滨。在哈期间,除会友外,还游览了太阳岛、索菲亚教堂、防洪纪塔、“侵华日军第731部队旧址”等景点。
20日下午,我同亲属共4人登上了开往漠河的旅游专列绿皮车,全列有游客520人。列车驶过大庆后,我们吃晚饭,是自带的几个可口菜,并小酌二杯,边品美酒边聊我们身边的多彩故事,这应该是旅游达人天花板级的享受吧。
列车在齐齐哈尔站,换乘少有的内燃机车后继续向西北进发,夜幕降临,大家陆续休息了。
一觉醒来,天已吐白,向车外望去,列车已进入了大兴安岭地区。此时,蓝天白云,青山绿水,茂密的林海,连片的白桦林,还有远处云雾缭绕在山川间,尤其是旭日东升,照耀这广袤的大地上,山恋起伏,诗情画意般的景色分外妖娆。
美伦美唤,江山如此多娇,令我目不暇接。绿皮列车穿越在高大挺拔的白桦林中,仿佛进入了时空隧道,很有年代感。久违了,80年我第一次来到祖国这壮美的大兴安岭,梦已成真。列车继续奔驰在北国疆土上,奔向诗和远方!
列车运行近20个小时,行驶1200多公里,穿越了黑龙江、内蒙古二省区,于21日上午11时到达了我国铁路最北端的漠河站,我以老铁警的独有心情,在站舍前打卡拍照,留下了第一张照片。
午饭过后,乘大巴车沿着醉美的331边防国道一路向北,去探索北国之最的秘境:“乌苏里浅滩”。公路两侧大片的白桦林,让游客大开眼界,令人赞叹不已。白桦林是俄罗斯的国树,我国大兴安岭也盛长白桦树。白桦树像闪亮的明星,以她独有的笔直、挺拔、纤细、飘逸的树干,再坡上白莎,婉如亭亭玉立的少女,随风摇曳的舞姿,给人留下这美的享受乐,也让我陷入沉思之中,40载的北方人,40载的中原人,弹指一挥间,思绪万千!
这故乡的云、故乡的山、故乡的土、故乡的水,故乡的路,游子回故乡,不尽乡愁滚滚来······
来到“北纬53°33'42"”祖国的最北点,与俄罗斯一江之隔,一眼望两国,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还有对岸俄罗斯的异国风光,尽收眼底。游客在“中国最北点”、“中国”、“党徽闪耀最北点”、“风景这边独好”、“北国擎天石”等标志物前,争相抢位拍照。
我站在金鸡之冠,面向北京,心系南海西沙群岛,倍感祖国疆域之辽阔,为伟大的祖国而自豪,此时此刻,我也想起了我国版图原是盛开的秋海棠,可现在“世人只知雄鸡图,谁人犹记海棠泪”?勿忘国耻,牢记历史,让我深知弱国无外交,落后就要挨打。
一眨眼,半个小时很快过去了,我们怀着依依不舍的心情,再抢拍一次最北点后离开这里,前往有着“金环岛”之称的“龙江第一湾”,它是黑龙江流经大兴安岭时,江水回流急转而形成的半圆圈独特景观。
游客在“1龙江第一湾”巨石前和江湾边留影。有些人还登上1000多个台阶,去山顶俯瞰“龙江第一湾”之美。因山太高,时间紧,我们只是像征性的登了一小段(这次没敢“逞能”,只是量力而行了)。
随后向西前往位于北纬 53。33'43"的漠河县北极镇的“北红村”(原名大草甸子),这才是真正最北的村庄,比北极村还北7公里。现有人口320人,俄裔占40%以上。这里不少是俄罗斯风格的木楞房,相对比较滞后,仍是没有深度开发的原始村庄。我们满怀好奇心,坐车闪游了祖国这最北的小村庄和最北的“北红哨所”。由于是最北,也吸引不少游客,停放不少房车。之后又沿着209/207边防公路向西前往北纬53.29'52.58"的祖国最北的村镇:北极村。这里是观看神奇北极光的最佳点,也是刚送走晚霞又迎来朝霞的不夜城而著称的5A级旅游景区。
汽车穿越在茫茫林海中,特别是火红的夕阳穿透白华林的余晖格外美,就像在风景如画的仙境之中前行。
晚上近21点到达“北极村”。导游购买门票进村,在“北极村大堂”吃第一顿晚饭后,将我们分散送到民宿家入住。由于时间已晚,加上一天的舟车劳顿,我们洗漱后就休息了。
北极村有243户人家,963人,冬长夏短,无霜期只有50几天,冬季最低温度能达到零下50多度。
22日凌晨2点多,我们就起床去看北极光。立夏前后是观看北极光最佳期,天刚刚放亮,但日还没出,小镇上行人很少,空气清新,乡土气息浓郁,气温只有零上5~6度,静谧的小镇美的沁人心扉,凉爽的晨风给人以生机与活力,很是惬意。
我们先来到黑龙江边的“七星广场”,有些想看北极光的游人架起帐篷整夜在守望。标有“东西南北”的巨大指北针吸引游人纷纷拍照。各地游客来到这里找北、找冷、找纯、找静,我站在江边,看那江水在身边静静流趟,远处的晨雾,像身披白纱柔情似水的少女,横卧在山水间熟睡,不忍心去打扰她。
顺着北极街向前走,来到赫赫有名的“北极村“(53°29'52.58")巨石前,先睹为快,由于时间太早,没有游客抢位,我们尽情、任意的在此拍照留影,以证与北极村相约,终于圆了我到北极村之梦。
我们又来到“中国最北邮局”,鸿雁飞向南方,心中的家乡是北方。我们又来到北极光最佳观测点,等待神奇北极光的出现,可等到3点多,火红的太阳冉冉升起,晨光绚丽,只見朝霞无限好,也没见北极光闪现。据统计,能見到北极光的几率很低,我只好在刻有“我在漠河看极光”、“极光出现的村落”三棱石柱前拍照,以弥补没见到北极光的缺憾了。
我们又来到江边的神州北极广场,“神州北极”巨石,坐落于广场中央,此石与三亚天涯海角的“南天一柱”齐名,与之遥相呼应,这是中华北极的标志物。娇美的晨光洒在“神州北极”上,映射出淡淡的玉白柔光,蕴含着无限的梦灵之韵。
回到民宿吃过早饭,随团游览北极村。先来到“北极村广场”(北纬53.29'51")这里也是“北”字广场,遍布大、小异、不同字体的众多“北”字石头。其中一块“我找到北了!”的石头格外引人注目,都排长队争相排照。这不正是千里迢迢来到这里,就是为了找这“北”吗?
这里的一切事物都跟“最北”相关,一切都冠有“北”字,如北极村(北极光)、神州北极、最北的广场、最北的邮局、最北的学校、最北的医院、最北的供销社、最北的银行、最北的加油站、最北的飯店、最北的厕所、最北的人家、最北的哨所、最北的界碑,等等。边陲北极村的“最北”可谓创下了国内之最。
祖国东西南北中,唯有这里“北”最多,处处都有“北”的故事。我之所以对“北”感兴趣,除了这里是祖国“北”的极至,还因为古人有“北斗七星”辨方向,现代有“北斗导航”指方向,让我们永不迷失方向(北里有灵魂)。
接下来我们乘船去游中国第三大江:中俄界江“黑龙江”。2004年我在退休前夕,曾在同江市乘船游过黑龙江下游,20年后再游黑龙江上游,兴趣不减,感慨良多。一侧是北极村的美景,另一侧是俄罗斯的青山密林风光,“鸡鸣二国”,再次近距离观看这战斗民族的俄罗斯。
下船后,乘车去看多年央视春节晚会上,向全国人民拜年而扬名四海的“最北哨所”,令我油然起敬,辛苦了,共和国的卫士(因是军事禁区,我们只能在车上抢拍这哨所的雄姿)!
又来到“大兴安岭知青馆”,引起三位同行知青人的同频共振,她们忆当年、话成长、有感而发,打卡拍照,这是一个时代人的艰苦历程,这是历史的永恒记忆。往日的一切啊,仿佛都在昨天,这一转身就是岁岁年年。
最后,游览民族风情园“老北极村”。随后前往漠河,再见了,心中向往的神秘的“北极村”!
经过一个多小时,行驶了95公里,来到了漠河“北极星广场”,这里的“北极星雕塑”是漠河县的标志性建筑,名为“腾飞”,意为“漠河”是祖国北陲的“一颗璀灿明珠”。
午飯后参观“松苑”原始森林公园,这是1987年5月6日大火过后,漠河县城内幸存下来唯一的一片原始森林,也是全国唯一的一处城区内的原始森林公园。稍有遗憾的是“大兴安岭五、六火灾纪念馆”,因休息闭馆而未参观,只好怀着恋恋不舍的心情,离开了祖国的北极。
22日16:25 踏上返程旅游专列,23日13点回到了哈尔滨,结束了寻梦“北极村”之旅。
3,世界各国
柬埔寨的第二大城市
俄罗斯的冬宫博物馆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