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工精美的砖雕、色彩艳丽的琉璃、栩栩如生的刺绣等多项非遗展品令人流连忘返;弧形大屏、机械矩阵屏、裸眼3D等多种展陈技术科技感十足。8月21日,记者步入文博会太原展区,千年历史底蕴与现代科技成果交相辉映,不禁让人眼前一亮。
本届文博会太原展区以“宜居宜业宜游地 畅享锦绣太原城”为主题,分为“AI让生活更美好”“博物馆之城”“国潮戏曲之都”“歌迷之城”“非遗太原”“特色文创”六大板块,共有30家企业、200余件展品参展。
依托戏曲文化和国潮新意,太原展区设置了“国潮戏曲之都”主题展区。展区中央以晋祠水镜台为原型,搭建“戏在楼台间,一步一戏眼”的古戏台模型。戏台左侧设置戏曲知识科普区,介绍“生旦净末丑”等小常识;右侧设置展柜,展示霸王盔、驸马盔、金雕、凤冠等戏曲头饰。其中最亮眼的当属“仿十二龙九凤冠”,工艺精美,令人惊叹。
展馆入口处的展演区域,20台身高约30厘米的小型机器人正在表演“集体舞”,举手投足整齐划一,配合《青春修炼手册》的动感音乐,以律动的舞蹈直观展现文化与科技的完美融合,吸引了众多参观者驻足观看、拍照录像。
在“AI让生活更美好”主题展区,重点展陈太原市优必学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的AI机器人矩阵,包含全尺寸人形机器人、跳舞机器人、机器狗等。“我们的人形机器人能跑步、跳舞、抓取物品。有的机器人还能对话、读绘本,甚至还有打电话及面部识别等功能。”该公司表演总监魏平介绍道。
围绕“博物馆之城”文化名片,太原展区运用裸眼3D技术对天龙山石窟造像进行数字化复原,生动再现天龙山石窟艺术的精美绝伦;设置晋祠虚拟世界探索之旅等交互体验区,让文物“活”起来;整合全市106座博物馆线上资源,打造云上文博矩阵。在文博会上,将文物文博、戏曲文化、非遗手工、文旅热点等内容进行数字化呈现,用科技赋能进行文化表达,全面展示了太原市文化发展新成就。“借助数字技术手段,打破时空限制,让观众亦能在云端感知文物的温度。”太原市文物保护研究院工作人员自豪地说。
山西日报 记者丁园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