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刘小顺的旅行和生活研究所。
广州这座屹立于华南大地的璀璨都市,不仅是广东省的省会,更是与北京、上海、深圳并驾齐驱的“四大一线城市”之一。广州是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经济活力澎湃,摩天楼宇鳞次栉比;同时,作为有着两千多年建城史的岭南古都,它的街巷里又沉淀着厚重的历史,骑楼斑驳的墙面、粤语悠扬的声调,都诉说着独特的广府韵味。
如今的广州,下辖11个区,其中,越秀区、荔湾区、天河区、海珠区等等这些核心城区早已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了,承载着广州的繁华与现代。而白云区、花都区、从化区、增城区等等这些曾被视为“偏远”的郊区,也在城市发展的浪潮中加速崛起,基础设施日益完善,产业布局不断优化,越来越多地走进大众视野,成为广州发展版图上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而在广州中南部,有一个郊区正以惊人的速度蜕变,它就是番禺区。凭借着优越的地理位置与强劲的发展势头,番禺早已成为公认的广州最具潜力的重要郊区之一。对于许多来过广州的游客而言,番禺区的名字肯定不陌生——大名鼎鼎的长隆旅游度假区就坐落于此,无论是惊险刺激的游乐园,还是萌趣十足的野生动物世界,都让无数游客在这里留下了欢乐的记忆,也让番禺的知名度响彻全国。
前段时间,我特意走进了广州市番禺区的市桥。这里曾是番禺作为县级市时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老街区里,骑楼连绵,老字号商铺依稀可见,公园里晨练的老人操着地道的方言闲聊,街角的糖水铺飘出阵阵甜香,几乎每一处细节都透着番禺独有的历史气息,让人仿佛能触摸到这片土地过往的脉搏。
只是,随着番禺区城市建设的加速,南村万博商务区的高楼拔地而起,成为新的商业中心;广州南站作为华南地区的交通枢纽,日均客流量数以万计,带动着周边片区飞速发展等等,这些新兴城区的光芒,让市桥这个老城区显得有些“落寞”,街道两旁的建筑带着岁月的痕迹,与新区的现代化气息形成了鲜明对比,难免让人觉得有些感慨。
但很多人可能不知道,“番禺”与“广州”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历史渊源。早在秦汉时期,广州的古称便是“番禺”,是当时岭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后来,随着城市格局的演变,“广州”之名逐渐普及,而“番禺”则成为了从广州分设而出的县级市。直到2000年,番禺撤市设区,才正式成为广州市现在的一个辖区。
从历史脉络来看,广州与番禺本就是“同源而生”,两地同属广府文化圈,无论是饮食习惯、民俗风情,还是语言特色,都一脉相承,有着割不断的文化纽带。然而,由于番禺曾经长期作为单独的县级市而存在,这样的记忆深深烙印在几代人的心中,使得许多番禺人始终有着强烈的“番禺认同感”——他们不会说自己是“广州人”,而是笃定地称自己为“番禺人”。
即便如今番禺已融入广州多年,这种认知依然普遍存在。在番禺人眼中,去越秀区、天河区这些地方,依然会习惯性地说“去广州”,而不是说“去市区”。
不过,随着番禺区与广州主城区的联系日益紧密——地铁线路四通八达,产业协同不断深化,公共服务逐步一体化——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模糊“番禺”与“广州”的界限。或许在不久的将来,随着城市融合的进一步加深,“番禺”这份独特的地域认同会慢慢融入更广阔的“广州情怀”之中。对此,你怎么看呢?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刘小顺
用有趣的角度看世界,做最有态度的旅行家。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