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灰色的民国建筑沉淀着历史的韵味,街边潮流社里年轻人穿梭于琳琅满目的动漫周边间,创意十足的艺术陈设点缀其间……走进路南区建国里文旅街区,浓郁的民国风情、深厚的人文底蕴与当代生活的时尚脉搏在此交融,共同见证着这个百年街区在城市更新中的“破茧重生”。短短时间,建国里文旅街区已成为游客和市民竞相打卡的热门地标。
老街小巷是一座城市的“毛细血管”,串联起城市的记忆与烟火,记录着时代发展的印记。今年,我市持续加快城市更新步伐,通过空间重新整合、提升公共服务设施、重构经济生态等一系列举措,不断更新、优化老街,在传承历史文脉、留住城市记忆的同时,让城市更宜居,让生活更美好。建国里、培仁里等城市“老地标”,在新旧交融蝶变中释放出城市新活力、发展新空间、民生新愿景。
改造后的建国里占地100亩,建筑面积5.6万平方米,对标3A级旅游景区标准,整体规划有特色市集、主题展览、艺术策展等部分,打造出标志性天幕、特色美陈、无动力装置等硬件设施,增强街区艺术性与打卡属性,成为展现城市形象的新名片。记者 闫军 摄
保留“原汁原味”
重燃老街活力
“小时候,每年春节前后,父母都会带我们来建国路市场买新衣、买零食。”在“80后”唐山人刘云的记忆里,建国路市场承载了他儿时的很多快乐,此次建国路市场重新开街,他带着孩子来到这里体验曾经的快乐。“有些建筑还是以前的模样,但现在添加了新锐餐饮、潮流娱乐、二次元、文创跨界IP……这里也会成为年轻一代的文化记忆。”刘云说。
一条老街,浓缩半城烟火。建国里所在的建国路曾是唐山市历史最悠久的商业街之一,被老唐山人誉为“城市原点”。但随着城市中心西移,建国里逐渐没落。今年,在唐山城市更新项目中,建国路市场及周边配套基础设施统一改造提升,以商业街的身份重新亮相。
建国里项目占地100亩,建筑面积5.6万平方米。项目对标3A级旅游景区标准,整体规划有特色市集、主题展览、艺术策展等部分,打造出标志性天幕、特色美陈、无动力装置等硬件设施,增强街区艺术性与打卡属性,成为展现城市形象的新名片。
作为城市更新重点项目,建国里采用“政府搭台、企业主导、市场运作”的多元更新模式,统筹历史文化保护、城市生态修复、老旧小区改造,推动唐山原点商贸文化精彩再现。
赓续城市文脉
旧建筑被赋予新活力
与建国里的商业底蕴不同,培仁历史文化街则承载着我市独特的教育与历史文脉。红砖、黛瓦、铁艺雕饰,中西合璧的建筑……这段满载城市记忆的街区,隐藏于老旧居民楼之间。
“漫步在这条历史街区,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从前。”来自北京的游客张阳走在培仁历史文化街区感慨道,“以前对于唐山的印象是工业历史悠久,通过参观培仁里才了解这也是一座人文荟萃、教育昌盛的城市。”
作为完善城市功能的城市更新项目,培仁历史文化街依托百年老校培仁女中旧址楼,在原有6栋老建筑改造的基础上,增加了6栋风格相近的仿古建筑,形成“培仁历史文化街”。为保护街区整体风貌的原真性,我市组织专业设计团队和具有文物保护资质的施工队伍,协同进行修缮,并统筹街区规划业态布局和业态类型,以历史文化保护为主线,实施街区商业、文化等设施改造升级,形成集餐饮、旅游、教育、培训等功能于一体的文旅综合体。这条依托百年老校培仁女中旧址打造的街区,已成为2025年河北省城市更新范例。
文旅创新融合
“国字号”街区火出圈
城市更新不只是业态的升级,更是活力的重生与释放。
前不久,河头老街文化街区改造案例成功入选自然资源部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第二批典型案例,是我省唯一入选案例。
夜幕降临,河头老街灯火璀璨,游人如织。河道两侧,唐风灯笼绵延,身着唐装的舞者在乐曲声中翩翩起舞,游客置身其中,仿佛穿越到繁华的唐朝。这条有着140多年历史的老街,如今已成为我国首个以运河为依托的唐风文化旅游街区,承载着我市的历史底蕴、文化脉络和市井烟火。
2022年河头老街启动更新改造,定位为北方最大全场景沉浸式水上夜游项目,采取政府、国有企业与社会资本合作共同投资的方式,设计、建设、运营一体化实施。项目计划总投资5亿元,以我市地域特色文化为主线,深挖唐山与唐朝渊源,精选细研后确定项目定位和建设内容。街区围绕文化提炼、塑造IP、主题赋能、场景演绎四方面,建设集特色夜游、民俗体验、潮流购物、美食品鉴、景观打卡于一体的文旅商业融合聚集区。曾经,这条运河是我市通向工业文明的第一条通道,是我市近代工业与商业贸易的源头。如今,沉寂已久的运河两岸重新焕发生机,成为工业重地成功转型的典范。
2021年,我市入选全国首批城市更新试点城市。2022年以来,中心城区共谋划实施城市更新项目912个,已完工项目667个,实施了25个城市更新单元,11项经验做法、10个典型案例列入国家、河北省可复制可推广经验。
在2025年至2027年城市更新行动期间,我市将完成11.93公顷的历史建筑、传统风貌建筑保护修缮和活化利用,盘活100公顷存量低效用地,改造面积达22.26平方公里的5个老旧片区。
从铭刻历史的老建筑到见证民族工商业发展的遗存,一批承载城市记忆的“老地标”正通过城市更新,重塑这座百年工业城市的肌理,延续着生生不息的城市根脉……我市正以文脉为魂、以民生为本、以融合为径,持续焕新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和蓬勃向心力。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