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游客痛恨摆渡车,认为是景区赚钱的套路。可真要取消了,你可能又会骂景区瞎胡闹。
前不久,自驾去邻市的森林公园游玩,刚停好车就被保安拦下:“往前3公里才到检票口,坐摆渡车不?20一位。”
我瞅着太阳直晃眼,没辙掏了钱,车上听见后排大爷骂:“这破车就是景区圈钱的,要是能自己开车进去,谁遭这罪!”
这话估计不少人都听过吧。
景区摆渡车确实招骂——要么是门票里藏着摆渡车费,买完才发现“不坐不行”;要么是大门修得老远,步行得走俩小时,摆明了“逼你坐”。
所以总有人在期待:要是把摆渡车全取消,让咱自驾进景区,多痛快?
但真取消了,可能痛快不了两天。
去年我去西南的一个古镇景区,那会儿景区刚试放开自驾——之前是必须坐摆渡车,游客骂得厉害,景区就松了口。
结果呢?我早上9点到的,离核心景点还有1公里就堵死了。
路边全是乱停的私家车,有的车主为了抢个近车位,直接把车怼到石板路上,压得青石板都裂了。
当地导游说,前一天更夸张,有两辆车在窄巷子里会车,堵得后面二十多辆车动不了,最后是景区保安喊来拖车才弄走。
不光堵,还危险。

很多自然景区的路根本不是给私家车修的——去年夏天,某景区没设摆渡车,允许自驾上山。结果有个游客开着小轿车拐急弯,没注意对面来车,直接蹭到护栏上,差点掉沟里。
景区救援车想上去,路边停满了私家车,愣是堵了40分钟才到。后来景区赶紧又把自驾禁了,重新开摆渡车,游客骂归骂,但至少没再听说堵路或者刮车的事。
更要命的是,无车族要遭殃。
去年一个网友带老人去海边景区,景区没摆渡车,允许自驾。
该网友开着车逛得挺爽,但同团的一对老夫妻没开车,从入口走到沙滩,顶着大太阳走了快一小时,老太太差点中暑。
景区里连个共享单车都没有,想打车?私家车堵得连网约车都进不来。最后老两口没逛完就回去了,一路念叨“还不如坐摆渡车呢”。
有人说“那是景区管理差,好好规划停车场不就行了?”
可规划停车场哪那么容易?去年去的那个湿地景区,为了修自驾停车场,愣是把湖边一片芦苇荡推平了。
当地护鸟的志愿者说,那片芦苇是候鸟落脚的地儿,停车场修好后,秋天来的候鸟少了一半。
景区后来没辙,又把停车场拆了,重新种芦苇,再把摆渡车开起来——折腾一圈,钱花得比之前还多,最后还得游客掏腰包。
说白了,景区摆渡车招人恨,不是“有车”的错,是“玩套路”的错。
比如有的景区大门本来能修在离景点近的地方,偏要往后挪5公里,就为了多收摆渡车费;
有的摆渡车明明10分钟能发一趟,偏要攒够人再走,让游客在太阳底下晒半小时。这些才是该骂的。
结尾,我想补充几句

说句实话,我也曾讨厌摆渡车,认为就是景区二次收费的套路。但是静下心来想想之后,我发现景区还真离开不了摆渡车,尤其是规模比较大的景区。
你想啊,真要是一刀切把摆渡车全取消,自驾的堵在路上骂,没车的走断腿骂,景区为了修停车场、雇人指挥交通,还得把门票涨一截——最后谁也没捞着好。
所以说,与其吃力不讨好,还不如盯着景区改套路:别把摆渡车费藏着掖着,明码标价;别故意把大门修那么远,能让自驾到近点的停车场就别硬拦;摆渡车多加点班次,别让游客苦等。
总之,我们拒绝的其实不是摆渡车,而是背后玩套路与心机。
温馨提醒:本文部分配图系网图,若侵权,请联系删除,感谢。
【互动】你认为景区设置摆渡车靠谱吗?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