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华夏文明的浩瀚星河中
古蜀文明
如一颗璀璨的明珠
吸引着全世界的目光
新都
这座被《华阳国志》记载为
“古蜀三都”之一的城市
不仅是古蜀文明的核心承载地
更是串联三星堆与金沙文明的
“中转站”
到新都
不妨来一场
“古蜀文化游”
解锁千年古蜀密码
感受古蜀文明的无穷魅力
穿越历史
就能感受古蜀先民
面对自然的挑战
将新都作为迁徙的
目的地和文明新起点的
地理密码
历史尘埃落定
新都的传奇
却从未停止
随着褚家村遗址、马家战国木椁墓等
考古发现出土
无声诉说着这片土地
从史前聚落
到开明王都的壮阔历程
通过AI重现
让我们沉浸式体验
古蜀开明王朝定都新都的
恢弘时刻
感受古蜀王都气象
进而理解新都在古蜀文明
“双核”结构中的重要地位
然而,新都的魅力远不止于曾经的辉煌。她是一座充满活力的古城,千年文化积淀,早已融入城市肌理与灵魂,化作触手可及的诗意风景。
如今,新都区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市委全会精神,全力塑造“香城宝地·古蜀新都”文商旅体品牌,创新打造“古蜀文化游”“影视演艺游”“潮玩运动游”“锦绣沸腾游”四张名片。诚邀您漫步其间,在古今交融中,通过“游新都”,感受香城宝地的千年魅力。
徜徉在新都,仿佛走入了一条跨越千年的时光隧道。这里有6800余件馆藏文物,429处不可移动文物,更以“三个首批”,即“四川省首批历史文化名城”(新都)、“四川省首批历史文化名镇”(新繁)、“四川省首批历史文化名人”(杨升庵)闻名于世。
新都还计划通过对宝光桂湖4A级景区的“微更新、精提升”,实现景区街区一体化,让新都成为古蜀文化旅游的重要承载地。
新都博物馆
坐落在桂湖之畔的新都博物馆,是您读懂新都的第一站。
馆藏1600余件珍贵文物,尤其是37件国家一级文物,如东汉说唱陶俑(那穿越千年的笑容,是成都乐活精神的最佳注脚)、汉代石棺画像砖、战国巴蜀铜剑等,生动讲述着从古蜀时期到汉唐盛世,再到明清的千年“新都故事”。
这里不仅是历史的浓缩,更是连接古蜀文明与现代观众的桥梁。博物馆还将进行文物数字化工程,让这些瑰宝以更鲜活的方式与您“对话”。
桂湖
这里是全国八大赏荷胜地与五大赏桂胜地之一。
盛夏,桂湖红莲怒放,碧叶连天,曾是87版《红楼梦》的取景地,杭秋廊桥畔,步步皆景,恍若画中游。几率只有十万分之一的“并蒂莲”奇观,更添一份祥瑞。
金秋,满城桂香浮动,沁人心脾,“香城”美誉实至名归。
漫步湖畔,别忘了探寻那850米长的明代古城墙,其独特的“状元帽”造型城垛,承载着杨升庵家族保境安民的善举传说,是新都人共同的文化记忆。
宝光寺
与桂湖相邻的宝光寺,始建于东汉,历史悠久,是长江流域四大丛林之首,是中国唯一保存早期“寺塔一体,塔踞中心”典型布局的寺院。
寺内30米高的舍利塔,又名无垢塔,始建于唐中和三年(公元883年),塔高30米,是一座造型精巧的13级密檐式方形砖塔,塔身微斜,被誉为“东方斜塔”。
最令人叹为观止的是罗汉堂,500余尊高达2米的清代彩塑罗汉,形态各异,栩栩如生,堪称立体的人物艺术画廊。也是中国现存历史最久、规模最大的泥塑罗汉堂。
宝光寺还是收藏大家,拥有元明清及近现代名家书画近2000件,其中200余件为国家珍贵文物,器物类珍贵文物更达数千件,其藏品规模与质量堪比市级博物馆。这里是祈福静心、欣赏古代艺术瑰宝的绝佳去处。
东湖与龙藏寺
位于新繁街道的东湖,由唐代名相李德裕修建,距今1200余年。
它奇迹般地保留了唐代园林的格局与风韵,是成都平原罕见的唐代古典园林遗存。曲径通幽,亭台精巧,漫步千年西蜀园林的四季诗画,都市喧嚣瞬间隔绝,只余古意盎然。
龙藏寺作为省级文保单位,其古建筑和珍藏文物,默默见证着新都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深厚底蕴,是探访古建筑艺术的清幽之地。
夕阳西下,宝光斜塔沐金辉,桂湖红莲曳晚风,古城墙默默诉说着状元善举,博物馆里的说唱俑笑容依旧灿烂……杨升庵笔下“君来桂湖上,湖水生清风”的意境,穿越数百年时光依然鲜活。
新都,这座“香城宝地”,正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将厚重的古蜀文明、精致的园林艺术、悠久的历史文化、独特的商贸记忆完美融合,精心烹制出一道道丰盛的“古蜀文化游”大餐。她让沉睡的文物“活”起来,让古老的园林“香”起来,让城市的气质“雅”起来。
到成都,游新都
在桂湖的荷香桂影里
在宝光寺的晨钟暮鼓中
在东湖的唐风古韵间
在博物馆的千年凝望下
来邂逅一场跨越时空的
“古蜀文化”盛宴
感受“香城宝地·古蜀新都”
独有的烟火气与雅韵情
解锁属于您的
文化记忆新篇章!
记者 | 熊林海 张晓迪 李津(实习记者)
编辑 | 张晓迪
审核 | 郑雪 张璐玮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