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雷山县西江镇创新构建“飞常1+6”景村联动模式,以核心景区西江千户苗寨为引领,联动黄里、龙塘、脚尧、白坡、控拜、麻料六个特色村寨,有效破解“景区热、周边冷”发展困局,推动景区“流量”飞入寻常百姓家,实现景村融合和村民持续增收的双赢格局。
西江千户苗寨景区 黄美枫 摄
核心引流,激活全域旅游“联动网”。西江镇充分依托西江千户苗寨作为知名旅游目的地的强大吸引力,通过优化景区导览系统加强周边推介、联动线上开展整合营销、设计跨区域主题旅游线路等方式,精准引导游客向周边村寨有序延伸,推动区域旅游从“单点突破”迈向“全域共兴”。
龙塘村 杨再辉 摄
“一村一品”,特色村寨各展“增收招”。立足各村资源禀赋,西江镇精心培育“一村一品”特色矩阵。“乐在黄里”以沉浸式民俗体验为核心,推出“讨花带”民俗互动活动、苗家米酒夜宴、“烤香猪”“烤羊”美食汇,“蹦苗迪”等特色活动,年接待体验游客超1万人次,带动10余户农家乐增收2万元以上。“居在龙塘”将13栋吊脚楼改造为特色民宿,配套龙灯表演、踩芦笙及天麻品鉴等体验项目,村民通过经营民宿、餐饮等实现年人均增收1万元。“养在脚尧”依托高山生态茶园资源,主打康养主题,推出采茶制茶体验、苗浴养生、茶膳品鉴及夜间“茶话会”等项目,茶产品年销售额突破3000万元以上。“孵在白坡”聚焦文旅新业态培育,发展林下咖啡、苗歌研学、云海观光等,为青年创客搭建艺术乡村创业平台。“银在控拜、麻料”深挖“中国银匠第一村”文化底蕴,推出银饰定制、非遗研学、“夜游方”及“银鸡宴”等特色活动,年均接待游客近5万人次,该村现有银匠300余人,银匠年均收入超10万元,银饰技艺成为“增收金钥匙”。
协同共兴,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飞常1+6”模式不仅放大了西江千户苗寨的品牌辐射力,更唤醒了周边村寨的沉睡资源。如今,六个村寨客流量实现翻倍增长,核心景区与村寨之间形成发展共振,民族文化在互动体验中焕发新生,乡村振兴也有了更坚实支撑。
通讯员 吴贤燕
编辑 彭欣
二审 黄喜文
三审 罗梅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