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贵州广播电视台-动静新闻】
随着全国大中小学陆续开学,2025年暑期旅游季正式收官。近日,国内两大旅游平台美团和携程相继发布《2025暑期热点及趋势报告》,其中,贵州省贵阳市、黔东南州、铜仁市和毕节市等四地凭借“凉爽气候+玩水体验+民族文化”的独特优势,成为今夏增长最快、口碑最好的避暑旅游目的地。
数据说话:避暑旅游迎来“贵州时刻”
美团旅行《2025暑期热点及趋势报告》显示,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以197%的文旅热度增速,位列全国小众避暑目的地榜首。铜仁和毕节也凭借其独特魅力,跻身“小众避暑目的地”排行榜前十。
携程《2025暑期出游市场报告》显示,贵阳、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平均气温不超过30℃,两地携手冲进口碑榜“暑期十大玩水避暑目的地”。其中,贵阳位列国内亲子游目的地TOP14,登榜“暑期国内自驾热门城市”与“暑期十大玩水避暑目的地”。
气候优势:山水之间的25℃夏天
七月盛夏,全国多地气温突破35℃之际,贵州多地仍保持着20-28℃的舒适温度,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造就天然的“大空调”。
这份清凉不仅吸引了大批游客,也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暑假以来,贵阳酒店订单量同比去年增长21%,贵州酒店订单量同比增长17%。
玩水体验:漂流瀑降引领清凉经济
在有着“矿泉河”美誉的黔东南杉木河景区,多个漂流项目创下近年来暑期客流新高。7月以来,“漂流”搜索量环比暴涨247%,高过河、杉木河等景区成为年轻游客的“必打卡项”。
在社交平台上,“高过河漂流”话题播放量达9.6亿次,“杉木河”话题播放5202.7万次,00后游客占比超60%。
黄平县野洞河景区热度同样攀升,其核心景点——120米高的飞水崖瀑布凭借震撼的自然风貌与丰富的沉浸式体验,迅速跃升为全网追捧的热门打卡地。
铜仁市松桃苗族自治县盘石镇的黔东草海,盛夏均温仅20摄氏度左右,成为湘渝黔交界处的避暑打卡地。自旅游旺季以来,已接待游客16万余人次,游客量同比增长65%。
毕节体验:中国溶洞之王与花海的完美结合
毕节市以其20℃出头的夏季气温和世界级地质奇观,成为四川、重庆游客的重要避暑选择。从成都出发,最快高铁2.5小时就能抵达毕节。
织金洞拥有“中国溶洞之王”的美誉,洞内常年保持16℃左右,是绝佳的天然空调房。“织金洞外无洞天”的说法,更是体现了它作为地下喀斯特艺术宝库的地位。
大方县九洞天景区是一个洞中有洞、洞里有天,集伏流、洞穴、天桥、天坑、峡谷于一体的喀斯特地质博物馆。乌江在此“九隐九现”,6公里暗河上凿出9个天窗。
赫章县的阿西里西草原铺展百万亩,拥有世界面积最大的野韭菜花带,也是全国唯一的野生韭菜花保护区。每年8月底、9月初准时绽放,将近4万亩的紫色花海,令人叹为观止。
体验升级:民族文化加持避暑旅游
除自然气候优势外,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成为吸引游客的另一重要因素。据统计,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拥有侗族大歌、苗族刺绣、银饰锻造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达20余项。
在西江千户苗寨,层层叠叠的吊脚楼与蜿蜒的河水相映成趣。学习苗族的传统农耕知识,欣赏精美的银饰制作,参与热闹的苗家歌舞表演,亲身感受苗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而在有着“侗乡第一寨”美誉的肇兴侗寨,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侗族大歌悠扬婉转,聆听中体会侗族人民对生活的热爱,还能动手制作侗族特色美食,度过欢乐又充实的时光。
贵阳市则推出了“周末夜经济+避暑旅游”组合产品,青岩古镇夜游、天河潭光影秀、森林公园星空露营等项目,让游客既能避开白日高温,又能享受夏日乐趣。
文旅融合:非遗体验与康养旅居的新模式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作为全国苗侗文化的核心地,被誉为“原生态民族文化博物馆”。近年来,丹寨县凭借丰富的非遗资源、深厚的历史底蕴和宜人的凉爽气候,全力打造“非遗+康养+旅游”融合发展的旅游目的地。
集生态观光、避暑康养、非遗体验于一体的特色康养旅游,吸引了众多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前来旅居避暑,清凉度夏。
在丹寨县龙泉镇卡拉村的云上旅居酒店,身着盛装的苗家阿哥阿姐,吹起芦笙,跳着欢快的舞蹈,用醇香的拦门酒和热情的笑容迎接远道而来的客人。
为丰富游客的旅居体验,酒店还整合县域及周边特色景区资源,根据游客喜好量身定制出行路线,提供一对一、多对一的一站式优质旅行服务。
市场反响:清凉资源持续释放经济活力
避暑旅游不仅带来了人气,也创造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在铜仁市万山区挞扒洞社区的长寿湖湿地公园,每年的6月至10月是旅游旺季,截至目前,已接待游客8万人次,同比增长30%,实现旅游收入12万元。
黔东草海自旅游旺季以来,共计接待游客16万余人次,游客量同比增长65%,间接带动了当地旅游服务消费500万余元,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赫章县今年1至7月,全县累计接待游客332.81万人次,增速15%,实现旅游综合花费32.3亿元,同比增速12%,过夜游客52.74万人次,增速10%。
贵州特色美食也让游客品尝舌尖上的民族风味,“冰浆”搜索量上涨近114%,“豆米火锅”搜索量上涨107%,“肇兴侗寨美食”搜索量上涨近80%。
随着暑期接近尾声,贵州的旅游热度却未见消退,许多人,已经开始计划下一次的贵州之行。
本文来自【贵州广播电视台-动静新闻】,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