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们在江边品美食,吹晚风,拍晚霞
今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培育新增长点繁荣文化和旅游消费的若干措施》的通知,明确提出“发展夜间文旅经济,支持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丰富文旅业态”。近年来,泉州各地已打造了一批夜间消费新场景,逐步形成夜经济聚焦区域。暑假期间,包括餐饮、演艺、观光等在内的夜间活动更加活跃,吸引众多市民游客驻足参与,优化夜经济发展环境的同时,也为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探索出更多可能。
夜市街区:
烟火市井业态丰富
淘宝闪购数据显示,7月,平台上全国县域夜间订单日均环比6月增长70%,其中晋江跻身夜间消费最活跃县级市前三甲,县域夜生活的消费潜力得到全面释放。不止晋江,泉州其他县(市、区)的夜间消费市场在这个夏天同样展现出蓬勃生机,这与夜市业态的持续成熟、主题的日益多元密不可分。
夜幕降临,记者来到位于丰泽区的泰禾海丝蟳风夜市,百余家小吃摊位如一条流动的星河,捞汁海鲜、四果汤、车轮饼、章鱼烧、印度飞饼、街头牛排……囊括中西方风味的夜宵美食吸引众多食客穿梭其中,多个摊位甚至排起长龙。“暑假生意更好了,好多人排队,出摊后就没停过,我恨不得长出八只手。”一家摊位的老板一边炒面一边说道。在旁边等待的食客告诉记者,她和朋友是从浙江来的,“我们是来泉州簪花的,在网上做攻略的时候了解到这里能看到江景、有摩天轮,运气好还能碰到晚霞,而且离蟳埔村也不远,在那里逛完就过来了。刚刚真的看到了粉色晚霞,我们两个拍了好多照片。现在的夜景和灯光搭配也很赞,还有晚风,感觉很惬意”。
位于鲤城区的高山笋江夜村同样热闹非凡,除了美食,这里还有许多创意产品摊位,日均客流超过5000人次。旺盛的商业活力吸引年轻力量入驻,7月29日,来自15所高校的25名大学生在此开启为期5天的“0租金”夜市创业体验,他们带来了捏捏乐、陶土手工艺品、刻纸作品、首饰饰品、钩针织物等商品,也提供海娜手绘等服务,吸引不少周边民众在摊位前翻看挑选。“我们希望通过搭建零门槛、零风险的创业实践平台,帮助大学生积累社会实践经验,提升创业实践能力,同时为鲤城夜间经济注入多元活力。”鲤城团区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除了综合型夜市,还有一些特色主题的夜市街区也悄然兴起。其中,以中医膳食为主题的“养生局”就受到大众的喜爱,在鲤城、丰泽、南安等地均有开设。6月27日,丰泽区卫生健康红色矩阵中医夜市在真武庙广场举行,包括秘制中药药蛋、健脾益气大骨汤、古法冰镇乌梅汤、创意中药冰淇淋、健脾开胃山药粥等在内的药膳美食吸引市民争相排队,现场还设置蟳埔簪花中药贴画DIY、中医药猜谜等互动游戏,许多“00后”甚至“10后”参与其中。8月8日,中山南路中医药膳养生街区首场夜市活动正式开启,通过健康咨询、推拿体验、药膳品鉴等方式,让市民在消暑纳凉之际近距离感受中医药文化的魅力。据悉,该街区未来将作为海丝中医药文化传播基地,进一步传播医药康养知识,展示传统中医药文化。
夜间表演:
古韵新潮同台共舞
乐队演出、戏剧汇演、提线木偶、南音……最近的泉州,不但有常规的夜间表演,还有许多“暑期特供”,或扎根传统,或融入新潮,或沉淀经典,或满溢童趣,尽可能贴合不同受众群体的喜好。
7月12日至8月6日,以“非遗进古城,繁荣夜经济”为主题的第33届“威远楼之夏”戏剧汇演在威远楼广场举行,共有20余家剧团带来26场戏曲演出,每场表演都座无虚席。持续近一个月的汇演涵盖南音、高甲戏、芗剧(歌仔戏)等剧种,其中既有《孟丽君》《太子蒙冤》等传统经典剧目,也有《杨宗英认母》等新编剧目。戏台上,演员们使出浑身解数,力求呈现最佳状态;戏台下,观众们沉浸在剧情之中,“好听!好看!”的赞叹声、掌声和快门声此起彼伏。“这是我第一次看高甲戏,感觉特别新奇,虽然听不懂但还是觉得很震撼。”来自江苏的游客苏女士路过威远楼时偶然看见高甲戏演出,她说:“就和旁边树上挂的‘遇见’灯牌一样,是旅途中的惊喜。”住在附近的戏迷林先生则表示他已经在威远楼看了很多年汇演,“几乎每场不落”。“活”过来的掌中木偶、“跳”下来的南音洞箫声、“动”起来的闽南经典歌曲……一幕幕扣人心弦的故事场景,在小小的窗格银幕上轮番上演。现代影视艺术与传统骑楼建筑元素巧妙相融,打破了时间与空间的界限,让观众在露天的一窗一景间,既能观戏、听曲,也能沉浸式追剧。“千年古城玩出新的火花!”“一口气看到好几种特色非遗,好棒。”不少观众看完演出,都难掩惊喜与赞叹。7月以来,每个周六的晚上,荣宝生活·泉州馆的骑楼下都人头攒动、比肩接踵,大批市民与游客专程赶来,只为观看这场“∠45°刺桐幻幕”国潮快闪表演。即便已为暑期特别加场,依旧场场火爆,连附近的店铺生意也比平日兴旺了不少。
有充满古韵的非遗表演,也有更现代的音乐狂欢。这个夏天,泉州的大街小巷、海边山脚都成为天然的Live house。在泉州西街“抬头遇见鲤”天台,国语流行歌、闽南语金曲、粤语老歌等轮番响起,还时常有王力宏、林俊杰等知名歌手专场,粉丝们身着歌手应援色服装,在古城老街汇成各色海洋;在晋江梧林传统古村落,芳界宅、橘若、侨批馆、胸怀祖国楼四大古建筑化为露台场景,数十名音乐人在此演唱,浪漫的氛围促使许多市民游客也摩拳擦掌、上台歌唱;在泉州工艺美术合作社,来自新加坡的印象南洋艺术协会——yIN Harmony现场热情演绎马来甘榜舞曲《Kampong Dance》、马来民歌《Di Tanjong Katong》、印度歌曲《Singai Naadu》以及新加坡新谣《细水长流》,为古城的夜晚注入别致风味。
此外,丰泽、惠安、安溪等地也纷纷推出夜间演出,木偶剧院、梨园剧院等经常一票难求,以一场又一场的好戏为夜游者提供了多元且难忘的体验。
“好戏”连台的同时,泉州还积极设计和筹备有分量的“大戏”。目前,泉州首个大型沉浸式文商旅综合体项目“偶遇世界·因为刺桐”正处于匠心打磨的关键阶段,预期通过既承古韵又添新态、兼具文化与消费多重场景的专属剧场,助推泉州打造“城市级文化演艺IP”,进一步丰富城市夜间文化体验。
夜游漫行:
深度体验城市光影
泉州的夜晚,不仅有热闹的夜市和精彩的表演,还有令人陶醉的夜游夜景。
霓虹初上时,蟳埔古村的簪花市集与江海夜色交相辉映,乘上免费的“爱美蟳埔号”夜游专线,即可尽情领略浪漫的滨海夜景。该夜游专线采用招手即停方式,线路全长约6公里,串联了簪花里市集、游艇码头、东区野摊、“上岸”市集、文兴宫、江口码头等真武庙至蟳埔村之间的核心景观。“白天步行逛老城区,晚上乘公交看夜景,太巴适了!”来自四川的游客张先生说。
游艇亦是观赏夜景的绝佳选择。例如“蟳埔夏夜·扬帆起航”项目就在船舵转动、光影交织、摇滚热浪与夜市喧腾中为乘客解锁了泉州夜间海上之旅,带来独有的滨海体验。据了解,该项目占地约8000平方米,目前已开通渔人码头三号平台至跨海大桥和渔人码头三号平台至刺桐大桥两条精品航线,乘坐游艇的乘客不仅能饱览沿途夜色,还可体验空中拖伞、帆船观光等十余种海上娱乐活动,让夜游时光更添动感与乐趣。
此外,今年以来,九一街、打锡街、南俊路、状元街、威远楼等古城核心区域,巧妙融合海丝文化符号与现代光影技术,匠心打造多元亮化场景。一入夜,古城便悄然“换装”,形态各异的灯光装置点亮街巷地标,勾勒出“世遗泉州”璀璨的光影图景。因此,不少市民与游客青睐在泉州的街巷里漫步穿梭,于夏夜晚风中细细品味城市景观的独特韵味。“灰塑飞禽、剪瓷花卉、修复后的老店招在光晕中有了新的模样,中山南路的改造很赞!”“走着走着,抬头发现墙上出现老君岩、簪花女、钟楼等图案,好惊喜。”社交平台上,网友们纷纷分享自己在泉州的夜游奇遇,更有人细心整理出夜游路线、打卡攻略,供他人参考借鉴。
□来源:泉州商报
□融媒体记者:林锌柔 文/图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