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8月19日晚,由云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指导、云南省南亚东南亚区域国际传播中心主办的“港口之夜”山海青年文明对话会斯里兰卡主题活动在科伦坡举办,活动包括青年云茶会、“来自郑和故乡的问候”非遗展演、“世界遗产游斯里兰卡计划”发布仪式等。
中国和斯里兰卡的青年齐聚一堂,沉浸式体验“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通过音乐欣赏、品茶、故事分享等方式开展交流对话,讲述云南与斯里兰卡“山海情深”的暖心故事,为中斯友谊凝聚更多青年共识和力量。
云南民歌表演。供图
一场活动一座桥梁
在“港口之夜”山海青年文明对话会斯里兰卡主题活动上,两国青年在品茶赏乐中,围绕“青年这样与世界相处”的主题进行了分享,讲述了在各自领域增进中斯友谊的故事,引发在场嘉宾热烈反响。
“这是一场非常有意义的活动!”斯中社会文化合作协会主席阿贝赛克拉表示,活动形式新颖、内容丰富,为斯中青年交流、文化交流搭建了平台。云南省是中国距离斯里兰卡最近的省份之一,“郑和”“茶叶”等是双方共有的文化元素,“往返科伦坡和昆明的直航航班,也拉近了斯里兰卡和云南的距离。”
今年6月,斯里兰卡国家通讯社英语新闻部主编克里斯汀受邀到访昆明,报道了中国—南亚博览会。在云南期间,她圆满完成了各项报道工作,也结交了一群云南朋友。时隔不到两月,在科伦坡与云南朋友再次相聚,她难掩内心的激动。她说,“港口之夜”山海青年文明对话会斯里兰卡主题活动不仅搭建了青年对话交流平台,更是一场新老朋友的温馨聚会。“朋友越走越亲,希望青年朋友借助活动开展,为斯中两国友谊贡献力量。”她说,人民间的友谊是两国双边关系的真正基石。
“作为青年,我们应该在交流中相互学习、相互了解,传承斯中友谊,因为友谊让我们团结在一起!”斯里兰卡凯拉尼亚大学大众传播学硕士研究生沙努克·库马拉辛格十分喜欢中国文化,此次参加活动让他有了沉浸式体验中国文化的机会。“在活动上,我欣赏了来自中国云南的茶艺表演,听到了来自郑和故乡的音乐,学习了中国剪纸和书法……”他说,沉浸式的体验让自己对中国文化有了更新的认识,希望未来有机会到中国参观访问。
“人文交流活动是促进青年相互了解的桥梁。”斯里兰卡国家电视台助理制片人图斯塔是第一次参加中国文化交流活动,来自异国他乡的音乐舞蹈、非遗展示、茶艺表演让他倍感新奇。“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音乐表演,尤其是弦乐四重奏《郑和组曲——远航之歌》既优雅又富有历史感,让我真切感受到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他说,音乐如同一座沟通的桥梁,它带来情感共鸣,也让来自不同国家的人相互理解、相互尊重。
云南大学外国语学院僧伽罗语教师苏嘎特在昆明生活多年,对斯里兰卡和云南文化和青年交流有着独特体会和见解。“斯里兰卡和云南饮食文化有着相似性,活动中的品茶环节,滇红与锡兰红茶的芬芳交织,这如同双方的友谊一样,跨越山海,却紧紧地连接在一起。”
斯里兰卡青年体验中国剪纸。供图
一群青年心向未来
传承中斯传统友谊,青年应该有怎样的担当和作为?参加活动的青年有着各自的实践经历和理解。
斯里兰卡林赛女子学校中文教师瓦鲁尼卡·纳德沙尼曾在南京师范大学学习。她认为,真正的友谊是超越国界的,它应该建立在善意、关爱和交流的基础上。青年充满活力和创造力,是弘扬斯中传统友谊的重要力量。“作为一名中文教师,我致力于做斯中友谊的使者,通过推动民间、教育、科技等领域交流,为增进两国友谊贡献力量。”她说。
“青年是斯中合作的未来。”克里斯汀认为,两国青年应通过各种方式加强交流和了解,打破刻板印象,增进理解互信。在尊重共同价值观的同时,包容多样性,在求同存异中建立持久的情感纽带、友谊纽带和利益纽带。
斯里兰卡《中国镜像》杂志主编马山都表示,青年是推动进步、创新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力量,是推动斯中合作的重要贡献者。“作为媒体人,我们应面向青年读者,客观准确介绍彼此国家,介绍两国合作,引导两国青年为斯中友谊贡献更多力量。”
王维来自中国重庆,目前在斯里兰卡科伦坡大学攻读管理学硕士学位。在国外工作、求学的经历让她对青年如何在跨文化交流有着深刻认识。“在异国他乡工作、求学的经历,是我了解世界的‘媒介’,青年人应当积极拥抱世界,在‘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中,去理解世界、探索世界。”
科伦坡海岸线。 记者郭瑶摄
斯里兰卡科伦坡大学教师萨嘎拉·昌德拉瑟卡拉曾在中国等多个国家求学。他说,在中国求学的经历让他明白,多元知识就像不同的航道,最终都会汇入理解世界的海洋。他鼓励青年人既要扎根本土,也要扬帆远航,在跨文化交流的海洋中找到属于自己的航向。
斯里兰卡皮利扬达拉国际蒙特梭利幼儿园负责人司亚兰介绍,自己曾在中国学习生活5年,对中国和中国人民有着特殊的感情。“中国如同我的第二故乡,在中国期间,我交到了很多朋友,这份友谊不仅是回忆时的甜蜜,更是一条剪不断的纽带。作为教育工作者,我很愿意分享我与中国的故事,播撒斯中友好的种子。”
苏嘎特表示,中国是斯里兰卡的朋友,两国有着悠久的交流交往历史,两国友谊建立在相互信任和尊重的基础上,有着深厚的民众基础。他呼吁,两国青年加强交流学习,携手将斯中传统友谊传承下去。
云报全媒体记者 祖红兵 王靖中 郭瑶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