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街再度装点得花团锦簇,10组立体花坛已经完工亮相并成为热门打卡地。8月26日,市园林绿化局介绍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长安街沿线花卉布置方案。
建国门西北角“珍爱和平”主题花坛吸引行人驻足拍照。(常一鸣 摄)
既观照历史也反映当下
本次长安街沿线布置的立体花坛共10组,东至建国门,西到复兴门,东单、西单路口各布置4组。东单路口4组花坛围绕铭记历史、纪念抗战胜利主题;西单路口4组花坛展现祖国繁荣、人民幸福场景。其中,东单东北角“中流砥柱”花坛顶高最高,达10.9米。
波澜壮阔的历史化作主题花坛中的意象,提醒世人不忘来时路。东单西南角的“众志成城”花坛,还原了陡峭群山中巍峨的万里长城;东单东北角“中流砥柱”花坛,塑造了巍然矗立的延安宝塔和平型关。
观照历史的同时,主题花坛也反映了时代发展。西单西北角“乡村振兴”花坛呈现丰收盛景中助农直播间火热开播;西单东南角“科技强国”花坛亮出雪龙2号、神舟二十号等大国重器。西单西南角“绿色生活”花坛诠释了人民幸福生活的点滴,展开绿水青山间的诗意画卷。
甘蔗、高粱、枣树亮相花坛
市园林绿化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主题花坛共应用新优品种和乡土植物百余种,其中40种是首次亮相。市园林绿化科研院、市农林科学院、莲花池公园等单位培育的万寿菊“美誉”、赛菊芋“炫彩”、莲花“千眼观音”等12个新品种在花坛示范应用。金姬小蜡、黄金柳、非洲凌霄、多花紫藤、星花木兰等色彩丰富、株型自然高大的灌木新品种亮相花坛,营造了宝塔山等自然山体景观。
花坛中还出现多种农作物,谷子、甘蔗、枣树是首次应用在长安街。“中流砥柱”花坛使用谷子来还原南泥湾开荒时期的生产场景。“黄河赞歌”花坛种植了大片高粱,呼应《保卫黄河》歌词中描绘的“河东河北高粱熟了”的画面。“乡村振兴”花坛不仅有大片甘蔗,还有新品种辣椒、生菜、番茄等观赏蔬菜。
“水立方”新材料节水除病害
先进的造景和栽植技术,大量应用在此次花坛布置中,令造型更细致逼真,重量也更轻。“众志成城”花坛的一株“大松树”由五色草混合栽植,呈现大片松针效果,树干采用环保树皮块拼钉;雕塑剪影人物采用穴盘苗栽植工艺;“卢沟桥上的狮子”用上了3D打印与植绒工艺。
“繁荣发展”“科技强国”等花坛中,人物、机器人和雪龙2号破冰船的冰,均应用了玻璃钢工艺和3D建模打印技术。
此次施工践行生态节约理念,硬质地面花坛采用高蓄水性多孔材料灌溉毯——“水立方”。这种灌溉毯用于地面景观植物灌溉,具有优异吸水、保水性能,既能通过底部虹吸实现根区灌溉,减少顶部灌溉带来的病害风险,又可解决花坛地面溢水问题。
纪念活动后,所有花坛不再进行大规模变动,仅对部分花坛进行要素调整和部分植物更换,花坛景观一直延续至国庆,充分体现全市各项工作牢固树立厉行节俭节约的意识。
本市还在长安街沿线布置了3200余平方米地栽花卉,打造建国门、东直门、木樨地、国贸、新兴桥5座月季花箱景观桥区。新闻现场
“会唱歌的花坛”现场看更震撼
眼下,各组花坛已成为市民游客争相打卡合影的景点。
8月26日傍晚,在西单路口注意到一名身穿保安制服的小伙子正在录视频。他说,自己在附近的大厦工作,趁交班间歇来打卡花坛,“我把视频传给老家的亲人,让他们也看看这么漂亮的花坛。”
天刚擦黑,东单东南角“黄河赞歌”花坛被灯光点亮。当时针指向整点,“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的歌声响起,展现保卫黄河的壮阔场景。
它被大家称为“会唱歌的花坛”,歌声响起,总会有路人驻足,跟着一起唱和,在歌声中回顾抗战的艰难岁月。“我昨天在朋友圈刷到了这个花坛,觉得很有新意,今天特意来看。”一位市民表示,现场观看视觉效果更为震撼。
打卡攻略
东单东南角“黄河赞歌”主题花坛,每到整点便会响起抗战名曲《保卫黄河》,配合瀑布流淌和缭绕烟雾,生动展现了保卫黄河的壮阔场景,气势恢宏。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