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黄浦,你最先想到的是什么?是车水马龙的南京路,是充满格调的淮海路,还是古色古香的豫园?作为“全国看上海、世界看中国” 的重要窗口,黄浦在 “十四五” 期间凭借丰富的文旅商体展资源,把消费活力“玩”出了新高度,让每一位来到这里的游客都能在商圈里看快闪,在剧场里喝精酿,“打卡开心,刷卡舒心”。
黄浦区演艺文化发展服务中心主任康骐,多年来致力优化区域演艺文化发展的配套服务环境,推动演艺产业、文化事业蓬勃发展,促进文旅商深度融合,积极打造“演艺大世界,活力艺街区”。“十四五”期间,黄浦以满足消费者新需求为目标,优化资源配置,深挖消费潜力,将巨大的流量更好转化为销量,全力服务上海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对于这项工作,她既是亲身参与者,也是积极实践者,体会颇深。
消费破圈,植入多元基因
今年六月,演艺大世界“天天有戏”演艺市集成功出圈,在“中华商业第一街”西首的六合路上,集合近二十家演艺机构强力出摊,更有餐饮潮玩、时尚生活品牌,吸引五湖四海的朋友前来打卡,成为了黄浦区通过文旅商体展联动,激发消费活力的一个缩影。
康骐告诉记者,黄浦已经集聚了多家酒店、网约车企业、餐饮公司等,凭演艺大世界的票根,不管是纸质的,还是电子的,在这些地方消费都能享受优惠。在她看来,“十四五”期间,“演艺大世界”已经从注重内容的感染力,升级到了更加重视演艺品牌对于消费者的感召力上。黄浦的商圈已经打破了传统边界,将文旅体展的基因深度植入空间改造与业态升级,让 “逛商圈” 成为兼具历史感与潮流感的体验之旅。
文艺出圈,激发消费动能
今年暑期,上海演艺大世界服务中心联动外滩中央广场、巴黎春天V店、上海新天地、华狮广场等核心商业场所,凭借丰富的演艺资源和深厚的商业底蕴,以“演艺+商圈”为创新纽带,将演出快闪、街头互动巧妙引入商圈。消费者在逛街休闲的过程中,仿佛踏入充满惊喜的艺术世界,自然地 “入戏” 其中。在康骐看来,把观众们喜闻乐见的演出内容从剧场里请出来,走到商圈中,与观众近距离互动,能让大家更好地体验黄浦最上海的文化氛围,自然而然地“买买买”。
在古城公园举办的 “公园里的莎士比亚” 演艺市集第三季活动,涵盖户外剧场、露天影院、艺术市集、公园巡游、沉浸式小舞台等多种形式,拉近观众与戏剧的距离,推动文化与商业交流,在10天时间里,共吸引15万人参加。
在上海大世界,年轻人喜爱的众多小剧场成为了沉浸式消费地。20多个演艺空间与潮流消费业态融合,形成“消费里有剧场,剧场里有消费”的格局。
康骐认为,这些不断出现的文化娱乐新场景,能够激活城市文化生态,重新定义城市公共空间的文化功能,为文旅商联动带来了更多新的思考与可能。
“十四五”期间,黄浦不断焕新消费场景、吸引客流驻足、增强互动体验;不断强化跨界思维和创新思维,促进消费供给迭代升级,百联ZX创趣场等消费新场景新业态快速发展,巴黎奥运资格系列赛、上海国际花展等活动精彩纷呈,“繁花”“豫园灯会”等文化IP引爆消费热潮,青春经济、银龄经济、节展经济、赛事经济、首发经济、甜蜜经济方兴未艾。同时把握入境消费新机遇,推出多语种标识、支付便利化等服务,强化退税便利度;率先实现“全市通退”,完成全市首单支付宝国际版支付;离境退税规模实现跨越式增长,全方位构建起了“文旅商体展”深度融合的消费生态,为黄浦打造上海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核心承载区注入持续动能与鲜活活力。
记者 / 盛寅敏
编辑 / 樊陆佳
图片 / 盛寅敏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黄浦官方微信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